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528

  仔细权衡一番之后,李泰幽幽问道:“皇帝有什么事需要本王去做的?”
  李泰相信,以自己和李承乾的关系,如果不是有事要自己去做,李承乾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亲自登门,能派个宦官过来就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事实也确实如他所料,他的问题刚一说出口,李承乾就说道:“朕希望青雀你能像河间王那样,上一道请「立嗣以贤」的奏表。”
  立嗣以贤的事才刚刚开了个头,正是最脆弱的时候,如果李泰不像李孝恭那样上表请求「立嗣以贤」,而是继续走回以前的老路,毫无疑问会给李承乾带来很大的麻烦。
  是以,为了自己的政策能够不受阻碍的继续推动,李承乾不得不来见李泰一面。
  ……
  听到李承乾的要求,李泰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可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眼见李泰半晌都没有反应,李承乾嘴角露出胸有成竹的微笑,没有再等他的回答,直接起身朝殿外走去。
第386章
:庙算新罗
  元新三年五月甲申(二十一)。
  大明宫,含耀殿。
  大唐朝廷的勋贵武将们济济一堂。
  此时距离李泰去世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魏王的棺椁被葬进了昭陵的陵园,常伴太宗皇帝左右。
  在将朝堂上的事情大概捋了一遍之后,李承乾就打算履行自己和李泰之间的约定,开启对新罗半岛的征服了。
  皇帝的身影在近臣和宦官们的簇拥下走进大殿,正在殿中窃窃私语的众将连忙躬身拜道:“臣等参见陛下!”
  李承乾缓步登上御陛,转身看着众人,平静道:“众卿平身,赐座。”
  “谢陛下!”众人躬身再拜,这才起身朝着自己的座位走去。
  李承乾坐上御座,目光灼灼地扫视众人,开门见山道:“寡人欲收新罗半岛之地,诸卿有何策以教朕者,尽可畅所欲言。”
  ……
  有关朝廷要收服新罗半岛这件事,早在先帝还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基调,因此当皇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众人没有丝毫意外。
  李承乾的话音未落,左领军大将军、安国公执失思力就迫不及待地出列拜道:“末将愿为陛下先锋,为吾皇取高句丽三国之土!”
  执失思力之所以这么急切,也是有原因的。
  被大唐暗中祸祸了这么多年,现在的半岛三国,那就是一个扔在地上等人去捡的功劳,根本就不需要有什么带兵的本事,随随便便就能轻松碾压。
  这种好事,只有傻子才会错过。
  只是执失思力不傻,其他人也笨不到哪里去。
  此番前来面圣的众人里,有一个人名叫牛进达。
  这人是当年和秦琼、程咬金等人一起投靠李唐的大将。
  这么多年下来,秦、程等人都已经位列国公,倍享尊荣,只有他,还在县公的位子上徘徊,连个郡公都没混上,实在惨淡的可以。
  因此,当他看到执失思力这个国公居然「恬不知耻」地出来抢先锋的位置,立马忍不住跳了出来:“安国公当世名将,战功卓著,高句丽三国不过蕞尔之邦,何须劳动国公大家。末将不才,愿为陛下取高句丽三王首级,谨献天子御前!”
  眼见来了抢功的,执失思力心里十分不爽,转头怒视牛进达。
  执失思力是突厥人,长相粗豪,满脸虬髯,一般人被他这么一瞪,心里多少会有些发虚,不敢和他再争。
  只可惜,他碰上了土匪出身的牛进达。
  面对执失思力的威胁,牛进达丝毫不放在心上,反而义无反顾地瞪了回去。
  二人争锋相对,谁也不愿意退让,整个大殿的气氛似乎都为之沉重了几分。
  ……
  李承乾面带微笑的坐在上首,目光平静地看着这一切,心思却已经飘到别的地方去了。
  眼下这个场面,看上去似乎是执失思力和牛进达之间在较劲,不过往深处说,其实是现在朝堂上的两个派系在角力。
  执失思力身为突厥降臣,高祖女婿,自然是义无反顾地投入代表着宗室力量的李建成麾下。
  而牛进达作为瓦岗旧人,李二陛下登基前的嫡系,则和同为先帝心腹的长孙无忌走到了一起。
  看看大眼瞪小眼的二人,再看看跪坐在众人前列,一脸淡定的李建成和长孙无忌,李承乾心里不免有些感慨。
  和聪明人一起做事就是轻松,他只是稍稍表现出一些想要分化朝局、互相制衡的想法,这两个家伙就已经心照不宣地将权力都分割好了。
  至于这两人会不会故意在自己面前演戏,然后暗地里筹划架空自己这个皇帝,李承乾根本就不担心。
  派系这种东西一旦形成,那就基本上没有走回头路的可能。
  就算派系高层想要和平共处,联合起来给皇帝找麻烦,下面的人也会不断制造各种矛盾,最终将联盟瓦解。
  李承乾需要注意的只是不要让这种立场上的对立,转化为后世宋明时期那种「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党争就可以了。
  ……
  在心里打定注意之后,李承乾摆了摆手,对眼看着就要上演全武行的二人说道:“两位卿家不要争了,诸卿还是先来议一议我大唐该如何进军吧。”
  听到皇帝发话,眼睛都瞪红了的牛进达和执失思力这才算是罢休,互相冷哼一声,朝着御座上的李承乾躬身一礼,这才各自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不再言语。
  等到二人落座,李承乾继续说道:“朕意,两个月内平定新罗半岛,诸卿可有何建议与否?”
  ……
  两个月内结束半岛战事,是李承乾深思熟虑的结果。
  根据缇骑卫传回来的消息,这一年多来,西突厥靠着在西方的劫掠,实力迅速膨胀。
  如果任由他们继续发展下去,等到将来唐军出塞,只怕要碰一鼻子灰。
  因此,对于新罗半岛的征服,必须在今年之内结束,趁着接下来的冬天,完成对十六卫的改革,将府兵制淘汰,转为更适合的募兵制。
  然后,用两年的时间来整合训练新军。
  最终,在三年后,大军出塞,和西突厥人一决雌雄。
第387章
:三国的反应(一)
  听到皇帝给出的条件,众人一时都有些沉默。
  随着大唐在辽东的统治日益稳固,现如今朝廷对于高句丽三国的了解也比当年清楚了许多。
  新罗半岛山地众多,并不利于骑兵行进。
  征服新罗半岛,众人自问都有把握做到,可是要赶在两个月之内完成任务,那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
  沉默半晌后,被李承乾派人从武苑接回来的李靖出列拜道:“陛下,依臣之见,以关宁卫渡鸭绿水而下,水师由齐鲁之地渡海而击,再辅以河北王大军自对马岛北上,三管齐下,或可在月余之内平定三国……望陛下圣裁……”
  此议一出,所有人眼前同时一亮,李承乾精神一振,看向众人问道:“诸卿以为李卿之策如何?”
  诸将对视一眼,同时拜道:“卫国公谋划深远,臣等附议。”
  李承乾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进军之事便就此决定,至于这领军之人……”
  李承乾从御座上站起来,目光从殿内诸将身上一一扫过,最终还是落在了牛进达身上。
  牛进达的个人能力还算不错,就是运气不怎么好,一直都没捞到立功的机会,年过半百才混了个县公。
  秉着雨露均沾的原则,李承乾觉得还是给他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比较好。
  稍作考虑之后,皇帝陛下开口道:“中书令何在?”
  中书令岑文本出列拜道:“臣在。”
  李承乾肃声吩咐道:“制诏:令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居拔道行军大总管,领水师一万,征伐百济!”
  岑文本毫不犹豫地拜道:“臣谨奉诏!”
  牛进达一脸激动地出列叩首:“臣牛进达谨奉陛下之制!”
  李承乾安抚了他一句,继续说道:“其令,关宁卫将军薛礼为平壤道行军总管,领关宁卫两万,攻伐高句丽。”
  “其令,安州都督、河北王李恽为金城道行军总管,领军一万,攻伐新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