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528

  静下心仔细听了一番之后,李承乾越发满意了几分。
  那个少年虽然做儒生打扮,可是听他字里行间透出出来的信息,却有几分法家的味道。
  说句实话,李承乾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人。
  在李承乾看来,过于儒家,会变得迂腐而不知变通,过于法家,则有刑罚过甚,国家动荡的危机。
  真正的治国正道,乃是「兼吞儒法,合并孔墨」,「以霸王道杂治之」。
  历史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只不过最后被不肖子孙和某些阴谋家带偏了而已。
  ……
  听了片刻之后,李承乾对身边的黄安小声吩咐道:“去打听一下,那个白衣少年是哪家的子嗣。”
  “唯。”
  黄安躬身而退,很快就回来禀告道:“回禀陛下,那人名为崔明,是苏夫人的族侄,其父是礼部尚书崔浩真的长兄。”
  “崔浩真?”李承乾的眉头微微蹙起。
  崔浩真这个名字他当然不会陌生,当年他战胜东突厥,得胜还朝,在御前和他争论该如何处置颉利可汗的人里就有他一个。
  不过二人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疏远,反而在日后的相处中越走越近。
  在李承乾还是太子的时候,除了孙伏伽之外,张放和崔浩真是为数不多旗帜鲜明站在他这边的人。
  李二陛下临终前甚至把崔浩真运作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上,作为李承乾这个新君的班底。
  ……
  “朕记得崔卿好像是纯粹的儒门子弟吧?”李承乾有些疑惑的说道。
  其实不仅是崔浩真,山东齐鲁出身的官员,大部分都是纯粹的儒家门徒。
  这个崔明作为崔浩真的侄子,怎么会动不动就把法家的言论挂在嘴上?
  “陛下,需不需要让缇骑卫去查一查?”黄安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承乾摇了摇头:“算了,由他去吧,左右也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是一个士子文化取向的问题,如果连这都需要缇骑卫出动,那缇骑卫也太不值钱了。
  更何况李承乾现在巴不得有人学习百家之说,这个崔明如果真的能在法家这条路上走下去,将来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第346章
:归来
  又在一旁听了片刻之后,李承乾的兴致也退了下去,对黄安吩咐道:“行了,咱们去其他地方看看吧,不要打扰他们了。”
  “唯。”
  黄安答应一声,躬身在头前引路,带着李承乾往花园另一边走去。
  一行人走出没有多远,恰巧碰上皇后苏薇带着一群女眷走进花园。
  看到李承乾,众人连忙上前,莺莺燕燕地拜道:“参见陛下。”
  “平身吧。”李承乾淡淡应了一声,对苏薇问道:“皇后怎么过来了?”
  苏薇牵着蹒跚学步的李钰,转头看向身边的几个先帝公主,微笑道:“兕子她们几个眼看着也要到婚配的年纪了,妾身想着今日府中有不少年轻俊彦赴会,索性带她们过来看看是否能有相中的……”
  听到苏薇这么说,刚才还谈笑自若的兕子等人顿时小脸通红,神色间尽是扭捏。
  李承乾目光落在几人身上,心里有些感慨。
  最近自己确实是太忙了,以至于居然忘了给几位妹妹定亲的事情。
  稍作思索之后,李承乾对苏薇说道:“既然是为了给兕子她们挑选夫婿,皇后就带她们过去吧。”
  苏薇应了一声,继而问道:“陛下要一同过去看看吗?”
  李承乾倒是很想亲自给妹妹们把关,不过想了想之后还是摇了摇头:“朕还是不要过去了,有朕在场,那些青年才俊只怕会有些拘束,皇后带着兕子她们几个过去吧,稍后和朕说一声就行。”
  苏薇也没有强求,闻言微微颔首,之后就带着一众女眷和李承乾告别,向着小亭子的方向走去。
  ……
  入夜,李承乾一家在苏府用过晚膳,这才在禁军的护卫下回转太极宫。
  立政殿,沐浴过后的李承乾躺在御榻上,苏薇坐在他身边,轻轻给他按着头部。
  享受了片刻之后,李承乾幽幽问道:“薇儿,今日给兕子她们择婿的事情进展的怎么样了?”
  苏薇手里的动作不停,轻笑道:“妾身和妹妹她们确实看上了几个人选,不过最终如何决断,还需陛下拿主意才是。”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说吧,你们看上了哪家的子嗣?”
  苏薇在心里回忆了一下,说道:“妾身更为看好彘儿那个伴读和礼部尚书的那个侄儿,常山妹妹则对舅父大人那个从弟长孙诠有些好感,至于兕子和新城……”
  想到两个妹妹跟自己说的择偶条件,皇后娘娘就有些不知该如何开口才好了。
  见苏薇突然不说话了,李承乾好奇地睁开眼睛问道:“兕子和新城怎么了?”
  苏薇有些古怪地看了李承乾一眼,掩嘴轻笑:“兕子和新城说要找一个与陛下一模一样的夫婿,这个要求妾身可做不到,还是陛下亲自为两位妹妹挑选夫婿吧。”
  听到苏薇这么说,李承乾也觉得有些尴尬,干咳了两声,强行挽尊:“兕子她们年纪还小,怕是还不知道男女之情是怎么回事,等过两年她们年纪大一点,自然也就不会说这些了。”
  见李承乾这么说,苏薇也不再和他开玩笑了,转而说道:“陛下,那狄仁杰与崔明确实是难得的人才,品行风度也是不差。妾身以为,或可成为两位妹妹的良配。陛下若是有意,还当早做决断才是。”
  虽然狄仁杰和崔明眼下才不过十岁出头,但是大唐的男女结婚都很早,说不定过两年这二人就会和别家定亲。
  对于这两个人,苏薇还是很欣赏的,是以才会有这个建议。
  李承乾也知道大唐的风俗,沉思片刻之后说道:“皇后说的也有道理,只是此事事关两位皇妹的终身幸福,还是先容朕与狄、崔两位卿家商量之后再说吧。”
  大唐可不是后世宋明,什么人都想和皇家结亲。
  此时的那些世家大族,结亲的时候都讲究一个门当户对。
  李氏虽然是皇族,但是论起门第来,和那些真正传承了数百上千年的豪门望族还是差了几分的。
  虽然李承乾可以下旨命令他们必须娶自家妹子,但是强扭的瓜不甜,如果狄、崔两家并没有和皇室结亲的想法,就算妹子们嫁过去了,最终也可能落个惨淡收场的结局。
  苏薇本身就是世家出身,自然也明白这一点,点了点头之后不再说什么,只是专心的替李承乾按摩。
  ……
  次日一早,朝会之后,李承乾就让人将长孙无忌和狄知本、崔浩真传召入宫,将自己有意让皇妹下嫁的消息告诉了三人。
  对于皇帝的好意,长孙无忌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他早就有心和皇室亲上加亲,只是因为李二陛下之前的那些女儿都已经许配人家,而长乐公主和长孙冲的婚事又被李承乾搅和了,这才一直未能如愿。
  眼下皇帝要把常山公主许配给长孙诠,对于长孙家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至于狄知本二人,虽然也很意动,不过因为他们二人并非狄仁杰和崔明的生父,所以不敢随便做主,只是说回去之后就给二人的生父去信,询问他们的意见。
  这个要求很合理,李承乾也就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
  就在狄、崔两家各自派出人马联系家族的时候,辽东之地,辽河之畔,经过大半个月的航行,前往倭国捕奴的河北王李恽一行终于回到了辽阳。
  辽阳城外,提前收到消息的各路人马将辽河码头围的水泄不通。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来看热闹的普通百姓,他们只是想来见识见识传说中的倭国人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但是人群中却也有不少身穿锦绣的身影闪现,这些人都是辽东本地的各种作坊业主和捕鲸船主,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来买奴隶的。
  ……
  随着十几艘舰船陆续靠岸,那些被李恽抓来的对马百姓出现在甲板上,人群中爆发出剧烈的欢呼声。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些番邦异人出现在这里,代表了大唐国力的强大,代表了王师的赫赫武功,身为大唐子民的他们当然有理由为之骄傲。
  但是对于那些「资本家」来说,这些倭国人不仅是王师的战利品,更是一座座移动的小金库。
  只要有了他们,自家的产业就能进一步扩张,就能挣到更多的小钱钱。
  看着那些衣衫褴褛的身影,每个人的眼中都射出了贪婪的光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