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528

  话说侯君集领了李二陛下的圣旨,神色阴郁地向太极宫外走去,一路上思绪不断翻腾。
  如果皇帝依旧春秋鼎盛,赐死贤王就算不得什么大事,以皇帝的威权,完全能将此事的影响压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可是皇帝的身子眼看着就不行了,就算按着孙思邈的说法,也只剩了两三年的寿元。
  如果他这个时候对李建成下手,等到将来太子殿下继承大统,以太子和贤王、靖王的关系,能饶得了他才怪。
  别看李二陛下承诺说要保着他,真到了那时候,身为皇帝的李承乾有的是办法绕过李二陛下的布置对他下手。
  ……
  在回国公府的路上,侯君集绞尽脑汁谋划着自己的出路。
  最终,侯君集决定像当年投靠李二陛下那样,向李承乾投诚,将这件事告诉太子,由太子决断。
  不管太子是要保贤王,还是准备按照李二陛下的安排杀掉贤王,至少能把他自己从这件事里摘出去,免得日后太子记恨自己。
  如果太子最后决定要保贤王,那他这么做无疑能在太子和贤王、靖王面前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
  虽然不可能仅凭这一件事就成为太子心腹,不过双方之前的那些恩怨应该能化解不少。
  只要能够不被新皇记恨,对于侯君集来说就已经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了。
  回到国公府后,侯君集派人将侯景叫到面前,通过侯景的渠道,将这件事暗地里告诉了李承乾。
  在接到了李承乾的命令之后,他才带着所谓的「毒酒」来到贤王府求见。
  ……
  李建成当然不知道这里面的许多曲折,不过他却明白一点,皇帝确实有杀自己的心,却被太子给搅和了。
  贤王殿下稍作沉吟之后喟然一叹:“承乾这又是何必呢?”
  侯君集没有理会李建成的感慨,直接说道:“大王,事态紧急,还请大王遵从太子殿下的安排行事,迟恐生变……”
  李建成连忙收回注意力,询问下一步该怎么办。
  侯君集凑上前,将李承乾告诉自己的计划原原本本和李建成说了一遍。
  须臾之后,侯君集走出贤王府,在他身后,整个贤王府陷入一片哀恸之中……
第311章
:消逝的王者
  李建成突发急病,猝然离世的消息很快就传进了太极宫。
  或许是对侯君集太过放心,李二陛下并没有派人查看,直接下旨赐李建成以帝王之礼下葬,陪葬高祖献陵。
  他的几个儿子,长子李承道和次子李承德分别继承了他一半的封地,一个被封为江宁王,一个被封为山阳王,至于其他三个儿子,也都得到了郡公的封号。
  消息传出,不知情的人自然是连声赞颂皇帝圣德,李元吉却瞬间暴跳如雷。
  李建成前脚和他一起喝酒吃肉,后脚就突然「疾病离世」,这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
  暴怒的靖王当时就要带人去给大兄报仇,可惜还没等他走出王府大门,就被赶到的禁军全数堵在了府里。
  靖王卫队全数被扔进了大理寺监狱,李元吉则被软禁在了王府之中,每天只能对着府里供奉的高祖灵位咒骂李二陛下,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
  ……
  贤王李建成的「丧礼」有条不紊的举行着,长安城却又陷入另外一番动荡之中。
  就在李建成的死讯传出的第二天,李二陛下下旨对护卫长安的南衙卫军进行换防。
  按照大唐军制,守卫长安的南衙卫军每隔五年会轮换一次,可是上一次的换防才不过过去了一年多时间,李二陛下就再次进行换防。
  每个人都从这个不同寻常的布置里察觉出不妙的气息。
  随着卫军的接连调动,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氛围当中。
  ……
  贞观十四年春二月戊申(十五),深夜。
  卫军的换防今天刚刚结束。
  百官的心刚刚放下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被孙思邈断言还有数年寿元的李二陛下就突然吐血数升,卧床不起。
  东宫、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主官全都被人从被子里拉出来,连夜入宫见驾。
  ……
  李承乾行色匆匆地跟着黄易走进甘露殿。
  一进内殿,李承乾就发现殿内的气氛有些凝重。
  李二陛下闭着眼睛靠坐在御榻上,韦贵妃站在天子御榻边无声地抹着眼泪,以孙思邈为首的十几个御医聚在一旁摇头叹息。
  看到御榻上骨瘦如柴的李二陛下,李承乾眼窝一热,膝盖一软跪在了地上,泣声道:“父皇!”
  他这一喊,御榻边的韦贵妃也跟着抽泣出声。
  御榻上的李二陛下身子微微一动,睁开眼睛,转头看向李承乾,抬了抬手:“承乾吾儿……”
  李承乾连忙膝行上前,抓住李二陛下皮包骨头的手,流泪道:“父皇龙体有恙,儿臣竟浑然不觉,实在罪该万死……”
  说着,李承乾狠狠盯了孙思邈一眼,这老家伙之前还说皇帝老爹有好几年的寿元,却没想到这才不过一个多月,就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李二陛下反手握住李承乾的手,温和道:“承乾不要怪孙卿,是朕吩咐他不要与你说的。本想着过两天再告诉你,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啊……”
  “父皇……”李承乾哽咽着,已经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
  李二陛下拍了拍李承乾的手,说道:“好了,朕时间不多,这种小儿女姿态收起来吧,朕有些事情要嘱咐你。”
  李承乾闻言哭得更厉害了。
  看着他这个样子,李二陛下面色一沉:“行了!朕的儿子,在不该哭的时候,就算刀斧加身,也绝不能落下一滴眼泪!”
  这一刻,李二陛下仿佛又成了那个主宰天下的王者,一举一动言出法随。
  “唯!”
  李承乾下意识地应了一声,泪水瞬间被逼了回去。
  李二陛下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是朕的太子,大唐的储君……”
  称赞了一句之后,李二陛下继续说道:“承乾,朕知道你年轻气盛,鬼点子也多,只是治国之道如履薄冰,很多事并非你想的那么简单。以后遇事,多听听房卿他们的意见……多与你伯父商议商议……”
  李承乾没想到皇帝老爹会突然提起李建成,虽然心里依旧很悲伤,不过却还是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跪倒叩首:“儿臣有罪……”
  李二陛下笑了笑,无所谓地摆摆手:“此事朕早就知道了,再说许多也没什么意思。你既然想保着他,那就让他活下去吧……
  朕这里有一道诏书,若将来事有缓急,你压制不住他了,就将这诏书拿出来,一切自可迎刃而解。”
  说着话,李二陛下从身侧取出一道圣旨,将之交到韦贵妃手里,让她交给李承乾。
  李承乾接过诏书,打开看了一眼,接着将诏书收进怀里,恭敬拜倒:“儿臣谨遵父皇之旨。”
  李二陛下喘息几声,继续道:“西突厥虽然暂时收敛,不过贼心不死,朕驾崩后,彼辈必然要再次兴兵来犯。”
  “朕知道你与侯卿有嫌隙,但是对付西突厥,侯卿是最佳人选,你万万不可因小失大,延误战机。”
  说起战争,李二陛下的脸色也郑重了不少。
  “唯,父皇教诲,儿臣必不敢忘。”李承乾再次叩首应是。
  李二陛下微微颔首,转头看向黄易:“黄易,去将四位阁老和司空叫进来,朕要录遗诏……”
  “唯。”黄易答应一声,抹了抹眼角,转身朝外走去。
  ……
  没过一会儿,黄易就将早已在外间等候多时的房玄龄等人带了进来。
  君臣见礼之后,李二陛下稍作思索,缓缓开口。
  负责录诏的宦官连忙拿起笔墨记录:“夫天命之重,绿错奉其图书;天子之尊,赤县先其司牧……朕拂衣于舞象之年,抽剑于斩蛇之地。
  虽复妖千王莽,戮首軘车;
  凶百蚩尤,衅尸军鼓……朕于天下士大夫,可谓无负矣;朕于天下苍生,可谓安养矣。”
  “皇太子承乾,大孝通神,自天生德,累经监抚,熟达机务。凡厥百僚,群公卿士,送往事居,无违朕意……
  皇太子即于柩前即皇帝位,依周汉旧制,军国大事,不可停阙,寻常闲务,任之有司……”(《资治通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