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528

  现如今做捕鲸这一行的,每年最少也能挣上个三四百万,多数时候岁入千万也是寻常。
  只挣一百万,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说你是捕鲸的。
  林木微微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那敢问伍公今岁收入能有多少?”
  刚刚还志得意满的伍次公脸色瞬间变得像吃了屎一样恶心,嗫嚅着不知该怎么回答,其他人的脸色也都不怎么好看。
  虽然说海盗从出现到现在不过才猖狂了两个月,可是造成的破坏却绝对不小,很多人上半年的收入基本上都用来弥补这两个月的损失了。
  如果这种情况再不出现改观,明年大家基本上铁定是要倒贴的。
  ……
  看着众人阴沉的脸色,林木老神在在的坐回自己的位置,端起酒杯喝了起来。
  他知道自己没必要再多说什么了。
  这些人都是在商界摸爬滚打的老人,之前只是因为被「交税」两个字蒙蔽了眼睛,为了反对而反对。
  只要将利害关系和他们交代清楚,不用再说什么,他们自己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果然,过了没多久,在心里权衡了一番之后,很多人脸上都露出意动之色。
  宣奇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神色平静地问道:“看来诸位心里已经有结果了。”
  众人用眼神交换了一下意见,同时起身拜道:“我等身为大唐子民,虽粗鄙不文,却也知忠君爱国之理,自当为朝廷尽一份心力。”
  宣奇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诸位就回去准备吧……”
  准备什么?
  当然是给各家背后的大佬通气,让他们在朝堂上建议对捕鲸业开始收税。
  众人齐声应诺,起身再拜之后鱼贯离开。
  宣奇的目光在林木身上扫了一眼,对即将走出大门的王姓商贾说道:“王大郎,你回去后将手里的事务交给他人,自己去京兆府投案吧。”
  在大唐,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一旦说出口了,就要为之付出代价。
  与其等林木把他刚才的话传到太子耳朵里,大家跟着一起遭殃,不如弃车保帅,牺牲一个王胖子,保住其他人。
  王大郎闻言身子猛地一颤,有些僵硬地转过身,苦着脸对宣奇一拜:“诺,小子谨遵宣公之命。”
  话还没说完,整个人就已经抖成了筛子。
  至于违背宣奇的命令,他是不敢那么做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宣奇背后站着的是长孙家!
  作为已故文德皇后的亲长兄,当今太子的亲娘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长孙无忌虽然没有在朝廷里担任具体官职,可是他的影响力却还在三位阁老之上。
  作为长孙无忌在捕鲸行业的代言人,宣奇的命令,没有任何人敢违背。
  王大郎现在只能期盼自己的恭顺能给妻儿老小争取一条活路,仅此而已……
  ……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之后,厅堂里只剩下了宣奇和林木两个人。
  林木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神色莫名地看了宣奇一言,语含深意地说道:“一言决人生死,宣公好大的威风。”
  宣奇就好像没听出林木话里的异样,神色平静地说道:“宣某哪里有什么威风,不过是为主家办事而已。”
  说完,端起面前的酒杯,「滋溜」一声喝了个干净。
  林木一对好看的丹凤眼微微眯起,却没有再说话。
  ……
  东宫,显徳殿。
  李承乾站在殿外的台阶上,目光遥遥看往东市的方向,久久未动。
  黄安走上前,拿着一件黑色皮裘替李承乾披上,轻声道:“殿下,朔风阴寒,殿下不妨先进殿暖和暖和吧。”
  李承乾没有动,轻声问道:“林木那边应该有结果了吧?”
  黄安看了看时间,躬身应道:“应该是有结果了。”
  李承乾神色微动:“也不知那些人究竟是个什么打算,会不会赞成对捕鲸业收税?”
  黄安略作思忖,小小地拍了个马屁:“有殿下运筹帷幄,想必那些人应该不会反对……”
  正在主仆二人说话的工夫,一个宿卫快步跑到近前,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殿下,鸿鹄传信。”
  黄安从宿卫手里接过书信,在得到李承乾的示意之后打开书信念了起来……
  听完林木信中对于今日宴会情形的详细叙述,李承乾瞳孔微微一缩,沉默片刻之后仅是淡淡说了一句「知道了」,吩咐黄安将信件销毁,然后就转身往显得殿内走去……
第306章
:再度昏厥
  醉长安酒会之后没多久,赶在新年到来之前,很多官员就开始上书,找各种理由佐证海疆也是大唐的疆域,希望朝廷循古制,对捕鲸业进行征税。
  例行公事的三次辞让之后,李二陛下最终在新年朝会上同意了百官的请求,下旨由东宫联合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共同制定新的《海税律》,对包括捕鲸在内的一切海洋贸易活动进行收税。
  同时,李二陛下也下旨命令驻扎在长江口的水师出海围剿海盗,还海疆安宁。
  之后几个月,大唐水师全军出动,对流窜在海上的「海盗」进行清剿。
  一番动作下来,确实让他们找到不少「海盗」,顺势捣毁了不少海盗的巢穴,还海疆一片安宁。
  大唐的捕鲸船每次来往长江口,看到沿岸堆成一座京观的「海盗」头颅,顿时觉得自己这点税费交的真是划算。
  只有少数知道内情的人躲在暗处,连肚子都快笑破了。
  ……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
  可能是流年不利的原因,就在李二陛下的圣旨下达之后不久,李承乾准备大展拳脚,带着各个衙门的人为制定《海税律》而努力的时候,李二陛下又发病了。
  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更怪异。
  以往李二陛下每次都是在情绪激动,或者遭遇大喜大悲的情况下才会昏厥。
  可是这一次不一样,李二陛下白日里还好端端地带人在禁苑中游玩散心,晚上回到太极宫就突然觉得胸闷气短,浑身难受,还没等黄易将孙思邈请进宫,李二陛下就昏迷不醒,而且还不断说着胡话。
  李承乾收到消息,立马连夜进宫探望。
  ……
  当李承乾来到甘露殿的时候,孙思邈对李二陛下的诊治还没有结束。
  李承乾站在殿中,看着御榻上神色萎靡,面容消瘦的皇帝老爹,泪水逐渐模糊了视线。
  他没想到母亲去世还没有满一年,皇帝老爹居然也到了这个地步,这让他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韦贵妃站在李承乾身边,看到他伤心的模样,劝解道:“太子勿忧,孙道长说了,陛下的病情尚不至于危急性命,只是有些麻烦而已。”
  听到韦贵妃的安慰,李承乾擦了擦眼角,郑重拜道:“母后崩逝,后宫诸事有劳贵妃娘娘了。”
  自从长孙皇后去世以后,这太极宫里的大小事务都是由韦贵妃来负责。
  今天李二陛下昏厥,也是她派人去将李承乾请来的,因此李承多少要承她这个人情。
  韦贵妃上前扶起李承乾,温和道:“皇后娘娘生前对我母子多有照拂,妾身做这些也是应该的。”
  李承乾微微颔首,没有再说什么。
  ……
  二人这边正等着孙思邈给李二陛下诊治的功夫,守在外面的黄易轻手轻脚走了进来,凑到李承乾耳边说道:“殿下,赵王李福、曹王李明,城阳、晋阳、常山、新城四位公主前来求见……”
  李承乾闻言沉默了一下,小声吩咐道:“不要让他们进来了,孤出去见他们。”
  兕子等人原本就因为长孙皇后的过世伤心不已,如果再让他们看到李二陛下这个样子,只怕会出什么意外。
  黄易也明白这一点,躬身答应一句,走出内殿吩咐去了。
  李承乾和韦贵妃说了几句,也转身走出甘露殿。
  ……
  甘露殿外,看到李承乾走出来,赵王等人躬身行礼,晋阳公主小兕子则直接跑上前抱住李承乾的大腿,眼泪汪汪地问道:“大兄,父皇也要离开兕子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