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528

  《括地志》虽然重要,却并非迫在眉睫,李泰完全可以过几天再来禀告,偏偏赶在今天这个日子进宫,要说他没有私心,鬼都不信。
  【到底还是太嫩了,如此浅薄的算计也敢拿出来卖弄。】
  在心里评价了一句之后,李二陛下不动声色地吩咐道:“将人带进来吧……”
  ……
  甘露殿外,李泰听到黄易说皇帝老爹召自己觐见,顿时喜形于色。
  他其实早在李佑等人之前就已经进宫,只不过一直躲在暗处没有露面。
  他在等,等着看皇帝老爹到底要怎么处置李承乾。
  一直到李佑几人在甘露殿外跪下,自以为看透了皇帝老爹用意的他这才有了动作。
  ……
  恭敬应了一声之后,李泰抬脚向御阶走去。
  感觉自己被区别对待的李佑顿时就不服了,作势要站起来与二人理论。
  不等他起身,李承乾就沉声斥道:“李佑跪下!”
  对于李泰被皇帝老爹单独召见这件事,李承乾心里也很不爽,这一声训斥难免就带了几分火气,多年积攒起来的气势一时没有收住。
  怎么说也在尸山血海里打过滚,李承乾的气势根本就不是一般皇族子弟能比的。
  看着他阴沉的脸色,李佑心里一个哆嗦,不敢再说什么,老老实实跪了回去。
  不只是李佑,一边的李恪等人也都被李承乾突然的变化吓了一跳,谁也没有想到,平日里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太子大兄发起火来的时候居然这么可怕,一个个立马变身乖宝宝。
  走到一半的李泰回头看了众人一眼,对于李承乾的变化,他丝毫不觉得害怕,反而有些得意。
  在他看来,李承乾的反应就像是野兽面临绝境时徒劳的反击,虽然看上去气势十足,不过也就仅此而已,在猎人的弓箭刀斧面前,翻不起丝毫风浪。
  李泰觉得自己现在就是猎人,所以他丝毫不把李承乾的愤怒放在眼里,一张圆脸上露出得意的微笑,脚步更是前所未有的轻快。
  ……
  跟着黄易走进甘露殿,李泰脸上的笑容稍稍收敛,恭敬走到御陛之下拜道:“儿臣李泰拜见父皇。”
  李二陛下面色平静地答应一声,继而道:“朕听说青雀你的《括地志》已经编纂完成了?”
  李泰恭敬应道:“父皇圣明,儿臣奉父皇之命编纂《括地志》,如今书稿已成,特来呈与父皇御览。”
  说着就将几本厚重的书稿举过头顶。
  黄易从他手里接过书稿,呈递到李二陛下面前。
  李二陛下只是随便翻了几页,就将文稿扔到一边,不置可否地问了一句:“你还有别的事吗?”
  事到临头,李泰犹豫了一下,念头转了几转之后才叩首问道:“儿臣听闻父皇将太子召入宫中问罪,心中颇为惶恐,不知大兄做了什么,竟惹得父皇如此生气?”
  虽然是来给李承乾挖坑的,不过李泰不是傻子,知道不能直接说李承乾的坏话,所以就打算先问出李承乾到底犯了什么事,然后再旁敲侧击的给他上眼药。
  他的想法虽好,不过这份机灵却抖错了时候。
  李二陛下双眼微微一眯,神色陡然转冷:“怎么?魏王莫非也是来替太子求情的?”
  ……
  当初李泰对于储君之位的觊觎,李二陛下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否则也不会收回他手里的权力,让他去编纂《括地志》了,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他和李承乾兄弟相争。
  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李二陛下不想再看到皇家出现兄弟阋墙的惨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愿意看到李承乾和李泰两兄弟「沆瀣一气」。
  眼下的局势,李恪等人摆明了已经成为李承乾的拥趸,如果连李泰都和李承乾穿上了同一条裤子,那么自己这些儿子可就都站在了同一阵线。
  虽然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内斗,但同时他们更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拧成一股绳,李二陛下也不例外。
  因为前者会让朝堂陷入派系斗争的漩涡无法自拔,而后者则会直接影响皇帝的权威。
  ……
  李泰虽然不知道李二陛下心里的种种盘算,不过看到皇帝老爹语气转冷,对自己的称呼也从青雀变成了魏王,哪里还不明白皇帝老爹这是生气了,连忙拜道:“儿臣不敢。太子大逆不道,竟然忤逆父皇,父皇施以惩治本就是应有之义……”
  或许是因为前二十年的人生太过顺利,虽然经过了上一次的磨砺,可是心性依旧是李泰的弱项。
  被李二陛下一吓唬,顿时就将之前想好的种种布置忘得一干二净,还没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就口不择言地把「大逆不道」这种话说了出来。
  看着李泰诚惶诚恐的模样,李二陛下嘴角有些抽搐,心下对这个儿子也越发的失望。
  狠狠一拍桌子止住了李泰的话头,李二陛下伸手揉了揉有些胀痛的太阳穴,有气无力地吩咐道:“朕乏了,魏王先行退下吧。”
  “呃……”
  李泰不知道皇帝老爹为什么突然这么对自己,犹豫了片刻之后躬身再拜,一步三回头地退了下去……
第273章
:皇帝陛下的处置
  看着李泰离开的背影,李二陛下突然觉得自己很可悲。
  因为当年的事,李二陛下自从登基以来就一直想做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圣君。
  在文治武功方面,李二陛下自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
  对内推行改革,打压豪强,同时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仅仅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就将天下从隋末战火的泥潭中拉了出来,显露出盛世之像。
  对外先后战胜了东突厥和高句丽,拓土数千里,将大唐疆域足足扩张了一半。
  但是在家庭生活方面,李二陛下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几个儿子就没有一个给他省心的。
  李佑、李愔、李恽这三兄弟一个比一个混账,三人的「罪行」简直罄竹难书。
  和他们比起来,李贞性子阴弱,气量不足;李慎过于胆小,没有主见;
  李泰又过于清高自大,有时难免显得有些刚愎自用。
  李恪虽然有能力,性子也和善,无奈他却是杨妃的儿子,朝廷里许多人还对前朝有所留恋,为了维护李家的统治,李恪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继承皇位的。
  所有的儿子里,也就只有之前的李承乾和李治两个人能让李二陛下稍稍宽心。
  可是这两个月以来,一个嚷嚷着非要去封地就藩,另一个威望日隆,对他这个皇帝老爹的地位造成了威胁。
  看着眼前这一片乱局,李二陛下心中惆怅不已,实在是没心情再敲打李承乾,长吁短叹了片刻后,对黄易吩咐了一声:“传旨,让他们全都给朕滚回去!”
  ……
  甘露殿外,李承乾等人看着刚刚还一脸得意的李泰灰头土脸地退了出来,正自莫名其妙的时候,黄易紧跟着也走了出来。
  将皇帝的意思传达了一遍,黄易袖着两只手,笑眯眯地对几人说道:“太子殿下,几位大王,若是没有其他事情的话,诸位这就请回吧。”
  几人在各自内侍的搀扶下挣扎着起身,对视了几眼之后都将目光投向了李泰。
  皇帝老爹之前还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转眼却又把众人放了,很显然是在李泰入殿的这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
  以李泰的个性,是绝对不会替李承乾说好话的,那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李泰想要坑李承乾,结果把自己给埋进去了。
  想通这一点以后,李佑幸灾乐祸地笑道:“权师时常告诫本王「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本以为这是诓世之言,今日方知古人诚不欺我。”
  李佑嘴里的「权师」名叫权万纪,是李二陛下派给他的王府长史,同时也是他的王太傅。
  权万纪为人极其严苛,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和李佑之间的关系像仇人多过像师徒。
  如今李佑能放下成见引用权万纪教他的话,足见他的心情有多好了。
  ……
  见李佑揶揄自己,李泰神色冰冷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直接拂袖而去。
  李佑还想追上去再说两句,却被李承乾伸手拉了回来。
  看了看几个兄弟,李承乾拱手道:“诸位贤弟今日援手之情孤不胜感激,眼下时间也不早了,我等不如各自回府,过几日孤设宴酬谢诸位贤弟。”
  听李承乾这么说,李恪等人也都不再停留,拱手作别。
  李承乾将几个兄弟一一送走,回头向甘露殿看了一眼,带着黄安往宫外走去……
  ……
  甘露殿中,李二陛下看着儿子们一个个离开,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等到李承乾的身影也消失在甘露门外的时候,李二陛下展开一卷帛书,提笔在上面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轻轻盖上天子印玺,李二陛下提起帛书吹了吹,将之交给一边侍候的黄易:“去东宫传旨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