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528

  随着场上双方你来我往,围观百姓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一间防范严密的包厢中,以李承乾为首的皇帝诸子次第而坐。
  看了一会儿比赛,李承乾收回目光,对身边坐着的几兄弟说道:“说说吧,诸位皇弟今日邀孤出宫所为何事?”
  虽然早已从李贞那里得知了李佑等人的谋划,不过李承乾却不打算自己说破。
  李佑和李恽对视了一眼,轻声问道:“大兄,我等听闻朝廷有意许吴王开府之权,不知是否属实?”
  就在李恪回京之后没两天,长安市面上就开始流传起便有意让吴王开府建牙的消息。
  李恪自己最近这几天也在四处奔波,拉拢各种关系,私底下更是放出话,要在国子监中遴选幕僚。
  虽然太极宫始终都没有就此事发表回应,不过有时候不回应就是一种回应。
  眼看着李恪越爬越高,现在居然连开府的权力都快到手了,李佑几人哪里还忍得住,这才有了今天几个兄弟联名请李承乾出宫游玩的事。
  ……
  李承乾的目光从众兄弟的脸上一一扫过,最终神色平静的说道:“开府建牙这种大事向来唯有天子能够决断,尔等当去向父皇询问才对。孤虽然奉父皇之命协理朝政,不过此事却不在孤的管辖范围之内……”
  见李承乾有意推脱,李恽连忙上前拉住他的衣袖说道:“不瞒大兄说,我等眼看着吴王兄建功立业,心中时常自责不已。同为高祖血脉,父皇子嗣,我等若每日待在这长安城中斗鸡走狗,岂不是辜负了皇祖父生前的殷殷教诲?”
  看着李恽一脸恳切的模样,李承乾实在是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其他人这么说也就罢了,他李恽在高祖在世的时候几乎从来不去大安宫问安,这个时候说什么皇祖父教诲,实在是有够嘲讽的。
  好在李承乾的城府够深,虽然心里对李恽嗤之以鼻,表面上却还是点头赞同道:“蒋王所言不差,我等身为人子,自当勠力王事,为君父分忧才是。蒋王能有如此见识,想必父皇知道了也会龙颜大悦的。”
  听李承乾这么说,一旁的李佑神色一喜,连忙接口道:“大兄所言极是。我等身为父皇血脉,为朝廷效命,为圣上分忧,乃我等义不容辞之事。臣弟斗胆,还请大兄为我等谋划一二。”
  说着,给其他几人使了个眼色,众人同时起身向李承乾躬身一拜。
  李承乾心里早有定计,不过还是装出一副惊恐加为难的模样,连忙扶起李佑和李恽:“皇弟快快请起,诸位皇弟是父皇下旨召回长安的,孤身为人子,岂敢违逆父皇的旨意……”
  李佑拉住李承乾的胳膊:“不瞒大兄,臣弟等有意向父皇请求就藩。只是有吴王前例在先,父皇怕是不会让我等回到原来的封地。”
  “我等求见大兄,就是希望大兄能看在骨肉同胞的份上,替我等谋划一条出路。一时的苦楚我等也受得,只是希望日后能如吴王一般便可……”
  李佑终于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李承乾抬头看了看其他几个兄弟,只见所有人都在用一种期盼的目光看着自己。
  李承乾故意做出一副为难的表情,“思索。”许久之后才叹息道:“既然是诸位皇弟的请求,孤作为兄长,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也罢,孤就替诸位皇弟谋划一二,还请诸位皇弟稍候几日……”
  听到李承乾答应自己等人的请求,众人连忙躬身再拜:“多谢大兄……”
  ……
  等到李承乾和李佑等人看完马球回到东宫,意外见到了等候已久的晋王李治。
  自从李承乾和武媚娘的婚约定下以后,李治已经很久都没有到他的东宫来了。
  两个月不见,李治的相貌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不过李承乾却突然莫名其妙地生出一种疏离感,这让他一时有些发愣。
  看到李承乾,李治从坐席上站了起来,躬身一拜:“臣弟拜见太子大兄。”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李承乾的心不由的一沉,他从李治身上看到了李恪的影子。
  略作沉吟后,李承乾上前扶起李治,像以前那样亲昵地揉了揉他的脑袋,故作轻松地问道:“雉奴今天怎么有空来大兄这里了?”
  和李承乾担心的一样,李恪并没有像从前那样跟他撒娇,而是神色平淡地一躬身:“臣弟已经向父皇和母后请旨,年后便前往太原就藩。知道太子大兄接下来一段时间会很忙,所以提前来向大兄道个别。”
  李承乾突然陷入沉默,过了很久才沉声问道:“是因为武氏的关系吗?”
  李治抿了抿嘴唇,摇头默然不语。
  看着李治平静的面容,李承乾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整个显徳殿安静得落针可闻。
第267章
:天威难测
  李治不说话,李承乾也不知该如何开口,兄弟二人就这么枯坐着。
  黄安守在门外,看着殿中的两位大爷,不敢贸然说话。
  也不知过了多久,就在黄安额角已经隐隐有些见汗的时候,一个小内侍形色匆匆的朝显徳殿跑来。
  「哒哒哒」的脚步声响成一片。
  黄安神色一动,连忙伸手止住了那内侍的脚步,将他拉到一边小声问道:“怎么回事?!殿下面前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小内侍慌忙告了声罪,缓了两口气之后凑到黄安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那小内侍的话才说到一半,黄安的脸色就变了,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你说的都是实话?”
  小内侍有些焦急地说道:“此等大事,奴婢哪里敢有虚言,那几人现在就等在显徳门外。”
  黄安咬了咬牙,吩咐道:“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此事暂时不要声张,尤其不可让太子妃知晓。”
  “诺。”小内侍答应一声,躬身退下。
  ……
  等到小内侍离开,黄安转身跑进显徳殿,急切之下一脚踢在门槛上,险些摔了一跤。
  看到这一幕,李承乾皱了皱眉,沉声问道:“怎么回事?”
  黄安快步走到殿中,躬身拜道:“殿下,陛下遣禁军前来传旨,召殿下甘露殿见驾。”
  言语间在「禁军」两个字上有意加重了语气。
  ……
  一般来说,天子如果想要召见某人,一般都是派内侍传旨,偶尔也会由身边随侍的文官代为传召,鲜少有派禁军传旨的道理。
  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一件事——天子对某人十分不满,要对他动手了,派遣禁军是以防万一,担心对方选择鱼死网破。
  李承乾自是也明白这一点,只是他实在想不通自己究竟哪里得罪了皇帝老爹,居然把皇帝老爹气得动用禁军传旨。
  一旁的李治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皱眉唤了一声:“大兄……”
  李承乾抬头露出一个苦笑,无奈道:“雉奴你先回府吧,大兄只怕是没时间设宴招待你了。”
  李治还没来得及说话,黄安就在一旁说道:“殿下,陛下此番催促甚急,殿下还是速速前往吧。若是耽搁了,只怕那些禁军就要闯进来了……”
  李承乾没想到事情居然会到这种地步,听黄安话里的意思,这哪里是召见,分明就已经是捉拿了。
  他原本还想着把赵元茂等人找来商议一番,现在看来显然是没机会了。
  匆匆和李治交代了几句之后,李承乾快步带着黄安向殿外走去。
  空荡荡的大殿中只剩下了李治一个人,皱眉沉思了片刻之后,李治一跺脚,转身朝殿外追去。
  ……
  显徳门外,一队十几人的骑士井然而立。
  李承乾带着黄安跑出宫门,看到这些人的穿着打扮,一颗心更沉了几分。
  按照如今的大唐军制,卫戍长安的军队总共有两只,其一为南衙诸卫,负责整个长安城的治安,由十六只卫军轮流负责。
  除此以外,还有所谓的北衙禁军,专门负责皇宫禁卫。
  和卫军由府兵中挑选不同,北衙的军队都是从身世清白的人家直接选拔,只对皇帝一个人负责,属于皇帝的私人武装。
  这些人从成为禁军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接受最严格的训练,经年累月下来,每一个都是可以以一当十的精锐。
  而在这些禁军中,还有一只由皇帝亲自挑选和训练的人马,名为「百骑」。
  这些人是皇帝的贴身护卫,时刻不离皇帝左右,是精锐中的精锐,心腹中的心腹。
  可以这么说,就算全天下都反了,这些人也绝对不会背叛皇帝。
  因为其身份的特殊性,所以皇帝一般不会动用他们,而只要动用了他们,就说明皇帝真的是气到暴走了。
  很不幸的是,现在李承乾面前站着的这些人就是百骑。
  ……
  看着那个朝自己走过来的百骑队正,李承乾不死心地问了一句:“李队正,不知父皇此番召孤进宫所为何事?”
  不愧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即便是面对太子的询问,那队正也没有吐露一个字,从怀里掏出一枚令牌亮了亮,一板一眼地说道:“殿下还是跟我等一起走吧,见了陛下自然一切都有分晓。”
  李承乾无奈地点点头,翻身上了一匹对方给自己准备的战马,十几个骑士半是护卫半是挟制的将李承乾围在中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