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528

  这在长孙皇后看来无疑证明了两人的缘分,因此才想着干脆现在就撮合两人算了。
  ……
  长孙皇后说的「纳入宫中」的「宫」指的是太子宫,李承乾却理会错了,还以为她说的是将武处纳入太极宫,做李二陛下的美人。
  沉默了片刻之后,李承乾小心说道:“母后,父皇身边的美人已经够多了,也不在乎少武处一个……不敢瞒母后,雉奴对那位姑娘似乎很有好感,央求儿臣来向母后请个恩典,等他大婚之后,将这个小娘纳入王府做侧妃,还望母后能够成全。”
  在这个时代,儿子和老子抢女人属于典型的不孝,所以李承乾这话说的也有些犹豫。
  见李承乾误会了自己的意思,长孙皇后解释道:“本宫说的召入宫中是指的承乾你的东宫,不是太极宫。”
  至于李承乾说的李治喜欢武处的事,被长孙皇后自动无视了。
  皇后娘娘早就对武处有过深入的调查,对她的脾气秉性都很了解,对于武处这样的女子,非得要有个性情坚定,行事果决的夫君方能制服。
  自家那个小儿子虽然看上去很跳脱,不过内里还是个随和,不怎么有主见的人,如果让他娶了武处,只怕将来会有许多麻烦。
  反倒是李承乾娶了她会好很多,有这么一个人在后宫辅佐苏薇,能给李承乾省下不少精力。
  ……
  听了母亲的解释,李承乾有些皱眉。
  一来是因为武处的事情他已经答应了李治,二来也是因为武处在历史上的名声实在太过响亮,李承乾没有抖M的爱好,太过强势的女人她可受不了。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李承乾躬身拜道:“母后的好意儿臣心领了,只是儿臣先前已经答应了雉奴,要撮合他和武处,还望母后能够成全。”
  李承乾的这个理由很强大,强大到长孙皇后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说下去。
  稍作考虑之后,长孙皇后说道:“既然如此,此事就暂且搁置吧,等到陛下回京,本宫再与陛下商量商量。”
  “儿臣谨遵母后懿旨。”李承乾恭敬拜道。
  ……
  出了立政殿,李承乾在心里盘算了起来。
  他能看得出来,长孙皇后并没有放弃让他迎娶武处的打算。
  为了完成对李治的承诺,也为了把自己从这件事里摘出去,李承乾必须要在皇帝老爹回京前把李治和武处之间的事情敲定,否则等到大军凯旋,皇帝老爹和皇后老娘一起施压,他就只能老老实实的俯首听命,将未来的则天大帝接近东宫。
  想想则天大帝在历史上的威名,李承乾就觉得后脖子有些发凉。
  有这么一尊大神待在后宫,李承乾真担心哪天苏薇、卢嫣她们和历史上的王皇后等人一样,被则天大帝玩死。
第239章
:巧夺金山城
  视线回到辽东。
  如今已经是薛仁贵进入新城的第七天,七天来薛仁贵每天只是站在城墙上向着金山城的方向张望,却始终没有进军的意思。
  刚开始的两天,大家还不觉得有什么,可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一部分人心里开始嘀咕起来。
  眼下唐军在高句丽境内作战,每耽误一天时间,就会让敌人多一天的准备,最后决战的时候就要多一分伤亡。
  每天都有将军找上薛仁贵,希望他能马上下令,率军攻取金山。
  面对众人自认为正确的劝谏,薛仁贵始终充耳不闻,大军每天都在修整,可是进军的命令却一直没有下达。
  ……
  这天晚上,薛仁贵再次登上城楼,在他身边并没有亲卫相随,只有一个身穿细布长衫的老者跟着。
  这老者就是当日在城外求见薛仁贵的左元英。
  因为一些外人不知道的原因,薛仁贵对左元英十分看重,这些天来经常会将他叫过去密谈。
  每天晚上的看风景时候,也会让左元英跟在身边。
  二人时不时的会聊上几句,可是聊天的内容外人就无从知晓了。
  ……
  城楼上,薛仁贵目光朝北方看了片刻,有些忧虑地问道:“左公,已经过去这么多天了,金山那边依然没有消息传回,是不是出了什么变故?”
  左元英捋了捋胡子,一脸成竹在胸地说道:“将军且放宽心,王家在这辽东之地是数一数二的望族,有王德出手,金山城迟早是大唐的囊中之物。”
  薛仁贵回头看了对方一眼,笑道:“没想到左公身为商贾,居然能说动一方守将临阵投降,还甘愿为王前驱,薛某真是钦佩不已。”
  “呵呵,老朽不过是沾了太子殿下的光,有些微末手段而已,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虽然嘴上说着谦虚的话,可是左元英的表情却没有丝毫谦虚的意思。
  ……
  二人这边正说话的功夫,那边一个身披甲胄的中年武将走上城头,来到薛仁贵面前拜道:“末将拜见将军。”
  薛仁贵看了对方一眼,皱眉问道:“刘将军此来所为何事?”
  刘忠再拜道:“末将此番是想问问将军,我军究竟何时进军金山?”
  薛仁贵严肃道:“何时进军本将军自有成算,时机未到,不方便与诸君明言,将军只管等候就是。”
  刘忠不依不饶地问道:“敢问将军以为什么时候才是合适的机会?莫非要等到高句丽人将金山打造成一个铁桶,将军才肯进军不成?!”
  薛仁贵神色一冷:“刘将军慎言,此番进军的主将是薛某人,不要忘了你自己的身份!身为属官,妄议主将,本将军现在就可以将你军法从事!”
  刘忠丝毫不惧,梗着脖子说道:“某家是大唐的臣子,是陛下的臣子,不是你薛仁贵的臣子!你行此乱命,陷数千将士的性命于不顾,某家为何不能直言。今日你给出答复还则罢了,若不然,某家就要上书天子,求天子给个裁断!”
  ……
  刘忠这么说倒不完全是在吓唬薛仁贵,他虽然官职低微,可是背景硬扎。
  在投靠大唐之前,他是瓦岗军的人,和秦叔宝、程咬金等人的关系都不错。
  此番他完全是是看在李绩的面子上才会来「辅佐」薛仁贵这个晚辈,之前与高兴万一战,他对薛仁贵的手段还是很欣赏的。
  只是薛仁贵这几天缩在新城按兵不动,让他以为薛仁贵是畏敌怯战,原本良好的形象也就渐渐保不住了。
  在刘忠自己看来,他能忍到今天才发飙,已经是很给李绩和李靖面子了。
  ……
  看着刘忠倚老卖老的模样,薛仁贵气得太阳穴直跳。
  就在他心里考虑着是不是该杀鸡儆猴,把刘忠抽一顿的时候,一边始终没有说话的左元英突然指着北方的天空说道:“薛将军你看,金山起火了!”
  薛仁贵闻言连忙转过头去,就见北方的天空被火光染得一片赤红,连天上星辰的光辉都被掩盖了下去。
  薛仁贵脸上露出狂喜的神色,也没工夫再理会刘忠,和左元英说了一句之后快步跑下城墙。
  很快,设在城主府的将军行辕中就传出鼓声。
  薛仁贵甲胄齐全的身影出现在一众将领面前,左手扶在刀柄上,振奋道:“诸君,时机已到,尔等回去各自点兵,半个时辰后拔营出发!”
  众人也都看到了北方天空的异样,早已迫不及待,闻言轰然应诺:“诺!”
  月上中天,新城的城门轰然开启,装备齐整,手持火把的唐军鱼贯而出,向着北方的金山城奔去。
  ……
  金山城和新城的距离并不算远,疾驰之下,半个晚上的工夫就走完了全程。
  天色刚刚破晓,唐军已经到了金山城外。
  经过一夜的大火,金山城早已被烧的面目全非,只有几缕轻烟依旧不依不饶的飘向天空,向众人宣告着昨夜城中发生过什么。
  金山城外,数千高句丽士卒在几个将军的带领下扔掉手中武器,恭恭敬敬地跪到道路两旁,等着唐军的检阅。
  看到薛仁贵,领头的一个中年将军连忙上前拜道:“高句丽罪将王德,拜见上国将军。”
  薛仁贵坐在马上,神色漠然地看了对方一眼:“将军能够深明大义率部反正,本将心中甚是欣慰,必会为将军在天子驾前请功。”
  王德脸上露出一抹喜色,接着恭敬道:“高氏小儿不自量力,胆敢触怒天颜,获罪于天,无可祷也。罪将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人臣子的本分,不敢居功。”
  薛仁贵对于王德的态度很满意,脸色也好看了一些,温言说道:“王将军不用谦虚,此番将军立下大功,陛下定然会不吝赏赐……如今战事未平,将军还是先带本将进城去看看吧。”
  “诺!”
  王德答应一声,上前牵住薛仁贵的马缰为他引路。
  薛仁贵吩咐两个副将带人去接收俘虏,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人由王德带着往金山城中走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