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528

  虽然车玄英曾经夸下海口说炸药管够,可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才发现问题——只有精炼到一定地步的鲸鱼油才能用来制作炸药。
  如果鲸鱼油的纯度不够,不仅做不出炸药,反而会抑制火药的爆炸,让火药变成呲花。
  因为这个原因,唐军这次出征携带的炸药数量其实并不是很多。
  如果不是为了尽快拿下卑沙城,张亮根本就不会将炸药交给程名振。
  经过卑沙城一战,张亮手里的炸药只剩下再用一次的分量,这些炸药,不到紧要关头,他是肯定不会动用的。
  诸将并不知道张亮心里的打算,一听说没有炸药可用,这些人立马就怂了回去。
  ……
  眼见没人说话,张亮也不生气,他本来就没打算继续进军。
  此番和高句丽的战争,辽东李绩那边才是主力,他不过是作为策应的偏师。
  如果他这里表现得太过牛逼,难免会让李二陛下的面子上不好看,真到了那个时候,他的下场恐怕会比打了败仗更惨。
  在心里琢磨了一番之后,张亮开口对众将吩咐道:“本帅收到消息,辽东那边英国公(李绩)刚刚渡过辽河。我等此时不宜妄动,只需待高句丽人增援,再出兵半路拦截即可。”
  一听不用冒着损兵折将的风险去攻城,众人心下都是一松,齐齐抱拳一礼:“末将等谨遵大帅之命!”
  张亮微微颔首:“我等虽然不用进军,却也不能完全没有动作……丘将军,本帅命你率麾下人马前往鸭绿水演兵,向高句丽人宣示我大唐军威,若彼辈胆敢来犯,汝可自决。”
  程名振有了攻占卑沙城的功劳,张亮自然要给丘孝忠一个立功的机会,否则两个副手功劳不对等,迟早会因此生出嫌隙,不利于大军内部的稳定。
  丘孝忠闻言大喜,连忙拜道:“末将领命!”
  张亮点点头,对众人吩咐道:“我军还要在这卑沙城待上一段时间,诸位将军先下去准备吧。尔等各自约束好自己的手下,不可随意侵扰百姓,违令者,斩!”
  按照李二陛下的意思,这一次朝廷不仅要打败高句丽,还要将所占领的城池全都纳入大唐版图。
  这样一来,唐军就不能再像之前历次战争那样随意烧杀抢掠,反而要对城中百姓保持礼遇,这样才能以最快速度巩固大唐在这里的统治。
  众人也知道这里面的利害,当下轰然应诺。
  ……
  丘孝忠点选兵马朝鸭绿水进发的时候,卑沙城东北方向,李绩统领的大唐主力跨过辽河,抵达了玄菟郡。
  玄菟郡,是汉武帝攻灭卫满朝鲜之后设立的东北四郡之一,是四郡之中面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终汉一朝都极受重视,成为了华夏民族「自古以来」的神圣领土。
  不过世事无常,随着汉朝的灭亡,三国争霸、五胡乱华,玄菟郡逐渐脱离中央政权的控制,成为一个没爹疼、没娘爱的「游子」。
  最终,被崛起的高句丽人吞并。
  数百年来,无数君王想要收回这块土地,可是从始至终都没有人能成功,隋炀帝更是因此把国家的前途和自己的生命一起搭了进去。
  ……
  深吸了一口陌生的塞外空气,薛仁贵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
  之前在长安统领东宫卫率,虽然地位超然,身边每天都有无数人阿谀奉承,可是薛仁贵却并不开心。
  在他看来,像他这样的大丈夫,就应该纵横沙场、快意恩仇,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看着薛仁贵一脸陶醉的模样,李绩笑了笑:“薛将军似乎很喜欢这塞外的风光?”
  对于薛仁贵,李绩真是怎么看怎么喜欢,无论是军事能力,还是为人处世,薛仁贵都极合他的心意,如果不是对方已经被太子送去了李靖门下,他还真的有意将之收为自己的弟子。
  听到李绩的话,薛仁贵回过神,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抱拳道:“久别沙场,骤然回归,有些情不自禁,让大帅见笑了。”
第231章
:二百五和疯子
  李绩摇了摇头:“将军不必如此,你我都是武人,本公能理解将军的心意,无需像文官那般惺惺作态。”
  薛仁贵在长安待了几年,多少沾染上了一些文官的酸气,身为前辈,李绩觉得自己有必要提点他一下,以免他误入歧途,对未来的发展不利。
  薛仁贵听出李绩话里的意思,神色郑重了几分,躬身拜道:“多谢国公赐教!”
  李绩坦然受了他一礼,微笑着捋须问道:“我军眼下已经渡过辽河,依将军之见,下一步该往何处去?”
  薛仁贵明白李绩这是在考校自己,稍作考虑之后答道:“回禀大帅,末将以为我军当先攻新城,再下金山,最后再回过头来对付安市城与辽东城的守军。”
  李绩眉毛一挑:“为何?将军难道不知安市城才是平定辽东的关键吗?”
  薛仁贵解释道:“高句丽沿辽河一线,共设四城:安市、辽东、新城、金山。”
  “安市城作为辽东门户,向来囤有重兵,本就易守难攻,更何况其又与辽东城互为犄角,无论先攻打哪一个,另外一个都必然来援。”
  “既然如此,我军不如暂时放弃安市与辽东,先将新城与金山拿下,切断安市守军的退路。等到时机成熟,再与郧国公(张亮)南北夹击,安市城自然能够一鼓而下。”
  听完薛仁贵的解释,李绩不无感慨地说道:“李药师能有将军这样的传人,真可以称得上是后继有人了。”
  薛仁贵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大帅谬赞了。”
  李绩摆摆手,问道:“既然薛将军心中已有成算,那这攻取新城的任务,本帅便交予将军负责,将军可有把握?”
  薛仁贵闻言大喜,拜道:“末将必不负大帅重托!”
  李绩点点头,之后就亲自点选了一万兵马交给薛仁贵。
  其实以薛仁贵如今的职位,最多也只能统率五千人马,不过有李绩这个大帅亲自下令,也没人敢说什么。
  整顿一番之后,薛仁贵带着人马当先朝新城的方向赶去。
  李绩率领大军随后而行,防备安市城和辽东城的守军增援新城。
  ……
  为了防备大唐有可能的进攻,高句丽人在辽河四城间铺设了平坦宽阔的直道。
  这个布置原先是为了方便各城相互支援,可是如今,却成了高句丽败亡的导火索。
  顺着直道,薛仁贵统领的万骑一天时间就赶到了新城城下。
  新城的守将名为高兴万,和如今的高句丽王高建武是叔侄关系。
  二十年前,这位高兴万就是高句丽国内最激进的好战派,在高句丽和隋朝的斗争中,这位高兴万率军几次抵挡住了杨广大军的进攻。
  当隋朝被十八路反王联手覆灭,无力再理会高句丽人的时候,这个高兴万做了一件让所有华夏子孙义愤填膺的事——
  他将阵亡的隋朝将卒的首级堆砌成了一座前所未有的宏伟京观,并且让人写了一篇诗赋,将这件事作为他的荣耀,在高句丽国内广泛传扬。
  在这个二百五的眼里,以前的隋朝人,现在的唐朝人,根本就没什么可怕的。
  所以当他收到唐军来袭的警报之后,并没有按照高句丽朝廷固守待援的命令行事,而是大大咧咧地带着麾下士卒出城列阵,想要和唐军野战决胜!
  ……
  薛仁贵的万骑来到新城附近的时候,远远就看见一片连绵数十里的营寨。
  对于这个高兴万,薛仁贵有些了解,对他将隋人尸骨筑成京观的事迹更是早有耳闻。
  在薛仁贵的心里,早就已经给高兴万判了死刑!
  至于另一边的高兴万,当他发现领军来对付自己的居然不是李绩,而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的时候,这位自视甚高的高句丽「名将」心里是十分不屑的。
  唐军这边正在扎营,那边高兴万就已经派了一个使者过来,同时带来的还有高句丽辽东王、神武大将军高兴万大人送给唐军将领的礼物——一个小孩子玩的拨浪鼓和一件花花绿绿的小棉袄。
  看到这两件礼物,薛仁贵麾下的诸将义愤填膺,薛仁贵自己却很淡定,他并没有向高兴万回礼。
  面对高句丽使者索要回礼的要求,薛仁贵只给了他一个回答:“在我大唐,给死人送礼是件很不祥的事,所以本将不会给他回礼。不过本将可以给他一个承诺:等他死后,本将会将他的脑袋放在京观的最上层,让他看着我大唐的铁骑攻灭整个高句丽!”
  高兴万的使者自然是拂袖而去,不过唐军诸将却因为这句话而热血沸腾,就连某几个之前还看薛仁贵不爽的人,也在他说出这番话后选择了服从。
  薛仁贵的话很快就在两军之中传开,唐军这边自然是士气高涨,高句丽人也不逊色,每个人都愤愤不已,扬言要给唐军一点颜色看看。
  对于这种情况,只能说有什么二百五领导者,就有什么二百五士兵。
  ……
  次日一早,两军的营寨中就响起战鼓声,薛仁贵手下有一万骑兵,而对面的高兴万不止有人数相当的骑兵,还另有两万步兵。
  正是因为军队规模是唐军的三倍,高兴万才会选择和唐军野战,否则他又不是真的白痴,怎么可能会放着好好地地利不用,而选择吃力不讨好的野战。
  两军阵前,双方主帅例行的见面。
  须发花白的高兴万好整以暇地看着薛仁贵:“怎么样?小娃娃,看到老夫的三万大军,你是不是要尿裤子了?”
  薛仁贵不想和他废话,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就像在看一个死人:“老匹夫,某家还是那句话,今日某家定会亲手将你的人头斩下,放在京观最上面一层,让你看着高句丽灭亡的那一天!”
  听出薛仁贵话里森寒的杀意,高兴万的心里生出一股莫名的凉意,突然有些后悔选择出城和唐军野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