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528

  自从汉武帝当年玩了一手漂亮的孤儿军政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时不时就会学着玩这么一出。
  黄安对于李承乾会这么安排也不觉得奇怪,没有想太多就躬身答应下来。
  ……
  等到李承乾活动的差不多了,刚刚回到宜春宫,就有一个内侍进来拜道:“启禀殿下,吐蕃大相禄东赞求见。”
  李承乾有些好奇禄东赞为什么这个时候来见自己,犹豫了一下才说道:“把人带进来吧。”
  很快,禄东赞在内侍的带领下走进殿中。
  李承乾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他,禄东赞就恭恭敬敬地大礼参拜:“罪臣禄东赞,拜见太子殿下。”
  话还没说完,眼泪就已经流了下来。
  看到禄东赞这样,李承乾连忙叫人扶起他,温言询问:“大相何以如此?莫非是在我大唐受了什么委屈?”
  “殿下……”禄东赞悲戚一声,开始给李承乾讲起了最近这几天发生的事……
  原来自从那天朝会之后,长安市井关于太子为什么会遭遇刺杀的就传开了。
  大唐朝廷碍于面子,同时也顾忌吐蕃会和西突厥联手来犯,没有在这件事上说什么,可是那些留在长安的各国使臣就没有顾忌了。
  他们之前被吐蕃人借着宴会的事情奚落了一通,正憋闷的不行,看到吐蕃人倒霉,立马就开始落井下石。
  长安百姓对于这些导致太子殿下受伤的「罪魁祸首」们也没有了好脸色,只是短短几天工夫,就有好几个单独出门的使团成员被人揍成了猪头。
  搞到现在吐蕃使团的人每天只能待在鸿胪寺客馆里数星星,不把身上的衣服换了连门都不敢出。
  面对种种压力,就连性子坚韧的禄东赞一时也有些禁受不住。
  如果不是身怀使命,他甚至想干脆就此回转吐蕃算了。
  ……
  将事情说了一遍之后,禄东赞恭敬拜倒:“殿下,那两个胡言乱语的家伙已经被外臣处置了……鄙国愿出金百斤,铜钱三十万向殿下赔罪,还望殿下看在贵我两国马上就要和亲的份上,宽恕我等的罪过。”
  李承乾看着禄东赞那副可怜兮兮的模样,虽然知道对方八成是在演戏,却还是说道:“大相无需如此,孤也知道此事与贵国使团无干……孤预备过两日在宫中宴请吐蕃使团的诸公,不知大相以为如何?”
  只要李承乾这个当事人站出来表示不怪罪吐蕃,其他人自然就不会再揪着不放。
  禄东赞也明白这一点,他今天来东宫为的就是这个,闻言连忙再拜谢恩。
  李承乾满面和善的与他聊了一会儿,期间又提出想要让禄东赞出仕大唐的想法,可惜禄东赞依旧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答复,只说还要再考虑考虑。
第211章
:掉进坑里的禄东赞
  看着禄东赞离开的背影,李承乾嘴角露出一个奸计得逞的坏笑。
  他这次在东宫宴请吐蕃使团,表面看上去是为了替吐蕃人开脱,可私底下同时也是他给禄东赞挖的又一个大坑。
  上次天然居的宴会,禄东赞因为担心手下人不识礼数,在李承乾面前施礼,所以并没有带着他们。
  李承乾拉拢禄东赞的事眼下只有那一帮大唐的二世祖和禄东赞自己知道。
  李承乾这次宴请整个吐蕃使团,就是为了当着所有人的面再次招揽对方。
  不管最后能不能成功,这件事都一定会借着吐蕃使团其他人的嘴传回吐蕃国内。
  人都是会嫉妒的。
  这些人看到李承乾招揽禄东赞却不招揽自己,心里能痛快才怪。
  心里不痛快了,说出来的话自然也就不会有多好听。
  三人成虎,等到这些人把李承乾的行为添油加醋的和松赞干布一说,松赞干布必然会对禄东赞起疑心,就算不直接对他动手,暗地里也会加上几分防备。
  君臣不能同心,国家又怎么能治理的好?
  ……
  休息了一会儿,用过午膳,李承乾便让人准备马车,往太极宫去找李二陛下。
  因为刺客的事,李承乾还没有来得及将自己的谋划告诉皇帝老爹,眼下想要继续给禄东赞挖坑,就必须要和皇帝老爹说一声了。
  一来是想从皇帝老爹那里得到一些帮助,二来也是和皇帝老爹商量一下,该怎么把他的计划和皇帝老爹原本的计划融合到一起,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
  当天下午,就在客馆的各国使臣准备乘胜追击,继续把吐蕃按在地上摩擦的时候,又一个消息在市井之间传播开来——太子将要在东宫宴请整个吐蕃使团。
  这一次散播消息的依旧是吐蕃人,不过这一次他们学乖了,不再宣扬自己多受大唐重视,而是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吹捧太子「仁义良善,体恤属国臣子」这些方面。
  如此一来,就算那些人想要说什么,那也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口,只能咬牙切齿地看着吐蕃人再次在长安城里「作威作福」。
  ……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三天后,傍晚时分,李承乾安排东宫卫队出动,十分隆重地将吐蕃使团众人迎入太子宫。
  席间,李承乾故意对禄东赞表现的十分亲近,同时也有意无意地冷落其他吐蕃人,悄无声息中完成了对二者的分化。
  等到酒酣耳热之际,李承乾再次提出招揽禄东赞的事,禄东赞这时已经喝的有点上头,加上李承乾几次三番招揽,他已经习惯了,除了例行公事的拖延之外,并没有再做其他反应。
  可惜他没有发现,就在他身后的使团众人中,几个原本在吐蕃国内就和他不对付的人脸色已经变了,闪烁的目光在李承乾和他之间来回穿梭。
  ……
  长安的冬天很冷,尤其是下了几场雪之后,就更是冷的让人绝望。
  不只是百姓,就连当值的官员,都缩在衙门温暖的火盆边,不愿挪动分毫。
  就在这种呵气成冰的日子里,大唐的太子殿下就好像突然觉醒了昏君模式一样,三天两头带着人去郊外围猎。
  李氏皇族的成员对于游猎有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喜爱,李二陛下的兄弟和儿子们被人弹劾,十有八九的理由都是游猎无度,践踏民田,就连李二陛下自己也不止一次被魏征用这个理由喷过。
  原先的太子殿下是李二陛下众多儿子里唯二不喜欢游猎的人之一——另一个是胖的连马都爬不上去的李泰。
  百官原本以为好不容易遇上一个「文静」的太子,却没想到李承乾一玩就玩大发了,只是半个多月的时间,东宫闲厩里豢养着用来围猎的猎物就消耗了大半。
  如果不是因为现在正值冬天,没有农作物给他祸祸,百官早就忍不住上书弹劾了。
  ……
  宽阔的围场中,一队队的士卒驱赶着各种各样的野兽在场中来回奔走,供后方的大人物们射杀。
  禄东赞骑着一匹黄鬃马跟在李元吉身边,和李元吉的兴奋不同,禄东赞看上去有些兴致缺缺。
  吐蕃国内已经传回了消息,赞普同意了和大唐的和亲,将卓玛公主封为恰果苏巴公主,让其和大唐的太子殿下和亲。
  恰果苏巴是吐蕃语,翻译成中原话就是「雪山的白莲花」。
  莲花在吐蕃的宗教体系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象征着和平、纯洁与神圣,松赞干布给女儿取了这么一个封号,显然就是希望她能像神圣的天女那样,为吐蕃和大唐带来和平。
  公主和李承乾的婚期定在明年春二月,大唐的迎亲使者已经带着大唐送给吐蕃的聘礼出发迎接公主。
  作为吐蕃使者,禄东赞需要留在长安,作为征婚使参加李承乾和恰果苏巴公主的婚礼。
  原本禄东赞应该为这件事情感到高兴,可是最近发生的事情让他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自从东宫宴会之后,使团里就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有几个一直和他不对付的人开始明里暗里找他的麻烦,说他有意投靠大唐,出卖吐蕃的利益。
  刚开始禄东赞并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说这种话,可是当李承乾一连好几天派人请他一起参加游猎,却不许其他使团成员参与的时候,他就明白过来了。
  这一切都是这位太子殿下的谋划,为的就是把他逼上绝路,让他在吐蕃没有容身之地,最后只能选择投靠大唐!
  禄东赞曾经试着和同僚们说出真相,可是那些人本来就和他有旧怨,又怎么会相信他的解释。
  几次三番之后,禄东赞也不想再说什么。
  他只想快些完成自己的任务,早日回到吐蕃,当面向赞普解释。
  随意地射杀了两只兔子之后,禄东赞有气无力地和李元吉道了个别,拨马离开大部队,朝围场中搭建的那个帐篷跑去。
第212章
:民族
  厚布搭建的帐篷中,李承乾正和几个亲近臣子相谈甚欢。
  一阵觥筹交错之后,李承乾对坐在右侧第三席上的林木问道:“林卿,孤吩咐你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林木放下手里的酒杯,拜道:“殿下尽管放心,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以天海商号如今的能力,用不了多久,殿下放出的消息就能传遍整个天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