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528

  李承乾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房玄龄的话让他想到了一些东西,可惜就差那临门一脚,让他有些模模糊糊地看不真切。
  房玄龄继续说道:“如今这位赞普共有三位兄弟,这三人的实力在伯仲之间,平日里就谁也不服谁,只等赞普崩逝,吐蕃国内必然掀起战火。
  彼时若有一人,身怀赞普血脉,以上国皇子的身份继承王位,岂不是顺理成章?”
  听了房玄龄的解释,李承乾眼前一亮,接着用一种十分微妙的目光看向对方:“此计怕是仆射大人献给父皇的吧。”
  房玄龄老神在在地捋了捋颔下的胡须,嘿然不语。
  ……
  虽然李二陛下提出了让松赞干布嫁女的办法,可是这方案显然不符合吐蕃君臣事先的谋划。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禄东赞一边派人将李二陛下的意思传回国内,一边在长安城里四处请客,想要拉拢一些官员为自己说话,好让李二陛下收回成命,答应嫁女儿去吐蕃,而不是让吐蕃把公主送来长安。
  朝臣们碍于身份,不能和禄东赞走得太近,最后出席的基本上都是各家的子嗣。
  这些人大多都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东宫的属官。
  没过两天,李承乾就已经从长孙涣等人那里得知了禄东赞在长安的各种行动。
  李承乾一方面感叹禄东赞对于吐蕃的忠心,另一方面也对他这种不识抬举的行为有些不满。
  在大唐生活了二十年,李承乾多多少少染上了几分「大唐民族主义」思想。
  在他看来,李二陛下身为天子,言出法随,出口成宪。
  吐蕃君臣这个时候就应该毫无保留地按照李二陛下的吩咐,将公主洗白白擦香香了送来长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到处上蹿下跳,企图违逆天可汗陛下的旨意。
  ……
  在心里就此事发了几句牢骚之后,李承乾对身边侍候的黄安说道:“把长孙涣他们都给孤叫来。”
  黄安领命而退。
  等众人到齐,李承乾直截了当地问道:“禄东赞接下来请了你们哪几家?”
  以长孙涣为首的几个二世祖们出列拜道:“殿下,禄东赞接下来要宴请的是臣等几家。”
  看着几人,李承乾微微颔首,吩咐道:“尔等赴宴时不妨旁敲侧击一番,让他也来请孤过去坐坐。”
  众人有些不明所以地互相看了看,最后由和皇室关系最为亲密的长孙涣开口问道:“下臣愚昧,不知殿下此举有何深意?”
  李承乾目光从众人身上一一扫过:“尔等以为禄东赞此人如何?”
  能被送来给李承乾当属官的,就没有一个是笨蛋,听他这么问,只是稍稍思索之后就有人说道:“禄东赞其人气度不凡,学识渊博,加之心思缜密,行事果决,实在是难得的人才,若在我大唐,当可为一州刺史。”
  众人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因为身为天朝上国子民,对四方蛮夷固有的偏见。
  平心而论,以禄东赞的才能,别说是做一州刺史,就是登堂入室,执掌一部都绰绰有余,甚至就连宰相,他也不是没有能力做一做。
  “既然诸卿皆以为这禄东赞有大才,那么将此人放回吐蕃,日后岂不是要与我大唐为难?”李承乾问了一句。
  众人有所明悟,问道:“殿下想将此人留在我大唐?”
  李承乾肯定地点点头。
  禄东赞能力这么强,有他在吐蕃坐镇,松赞干布那几个弟弟还真不一定能打得起来,他们打不起来,大唐又怎么能愉快的趁火打劫?
  为了以后能少点麻烦,李承乾觉得禄东赞还是留在长安比较好。
  长孙涣等人虽然不知道李承乾的种种谋划,不过还是躬身应道:“臣等谨遵殿下之命。”
  ……
  又过了几天,禄东赞果然在长孙涣等人有意无意地引导下把主意打到了李承乾的身上,派人将一封烫金请柬送进了东宫。
  “好家伙,铜一千斤,金沙三斗,宝石一斛,禄东赞这次可真舍得下本钱,不过可惜了,在太子殿下面前,这点东西算什么。”
  秦怀道等人围成一圈,一边看着禄东赞用来拜门的礼单,一边啧啧感叹,说到最后还不忘小小地拍了次李承乾的马屁。
  李承乾接过秦怀道等人手里的礼单,笑眯眯地看了起来,目光不停闪烁。
  禄东赞的这张礼单让他想起了之前遗忘的一件事。
  作为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交界地区,青藏高原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而且种类繁多,各种各样的资源都能在那里找到。
  其中最让李承乾渴望的就是铜矿。
  如今大唐境内的铜矿数量十分稀少,而且经历了历朝历代的不断开采,已经到了几乎枯竭的地步。
  大唐之所以会出现钱荒,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能够占领吐蕃,那些储量丰富的铜矿,无疑会大大缓解大唐铸币原料不足的局面。
  除此之外,有了利益的诱惑,朝廷里那些原本对占领吐蕃还有疑虑的大臣也肯定会改弦更张,成为灭亡吐蕃计划最坚定的拥护者。
  禄东赞如果知道自己今天的行为不仅没有给吐蕃带来任何好处,反而成了促进吐蕃灭亡的导火索,只怕会气的一头在墙上撞死吧。
第204章
:挖坑小能手
  天然居,长安西市一间十分有名的酒家。
  天然居听上去似乎是只有中国人才会取的名字,可事实上这座酒家的幕后老板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西域商人,而且还是西域某个小国的王族。
  因为这种特殊的身份,天然居在长安商界的地位十分超然,黑白两道都不敢在这里惹事。
  禄东赞将宴请李承乾的地点选在这里,足见他对这次宴会的重视。
  ……
  时至黄昏,天然居宽阔的大厅中央点燃一堆熊熊的篝火,几个衣着「简单」,身姿曼妙妖娆的异域女子围着篝火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胡旋舞。
  身姿舞动之间,露在外面的大片肌肤上渗出点点汗水,在火光的映衬下闪烁着迷离的光芒,刺激着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荷尔蒙极速飙升。
  李承乾等人围坐成一圈,禄东赞作为主人,十分殷勤地给众人劝酒。
  这一刻,禄东赞表现的丝毫不像之前在朝堂上那般沉稳,口齿伶俐非常,一个个马屁不要钱一样拍出来,顿时就让在一边作陪的秦怀道等人眉开眼笑,身上骨头都轻了三两。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禄东赞端着一杯酒来到李承乾身边,恭敬拜道:“太子殿下能够赏光参加外臣的宴会,外臣感激不尽,还请殿下满饮此杯。”
  李承乾端起酒杯和禄东赞碰了碰,然后各自饮下。
  等到将酒杯放下,李承乾故作不解地问道:“不知大相今日请孤过来所为何事?”
  禄东赞知道李承乾这是故意在和他装傻,不过却也不说破,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满脸凝重地拜道:“殿下,天可汗陛下有意为鄙国公主赐婚,鄙国上下无不与有荣焉。只是鄙国久处蛮荒,不识礼数,只怕会恼了天朝,因此外臣斗胆请殿下替鄙国谏言,还请天可汗陛下收回成命。”
  李承乾笑眯眯地看着禄东赞,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这一套他见的多了。
  说什么请皇帝收回成命,无非就是想在这件事上为吐蕃多捞到点好处而已。
  想到这里,李承乾也不说话,就那么微笑地看着禄东赞。
  看到李承乾的反应,禄东赞也知道自己打算恐怕已经被眼前这位太子殿下看穿,不过他却不打算就这么放弃。
  在心里衡量了一番之后,禄东赞躬身拜道:“我主赞普真心诚意愿聘大唐公主为后,若殿下能够说服皇帝陛下下嫁一位公主与我吐蕃,鄙国愿每岁奉献黄金三千两,铜五万斤,宝石三斗,以谢殿下援手之情。”
  禄东赞的话让列席的众人同时吸了一口凉气,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吐蕃这个他们眼里的弹丸小国,居然会那么富有。
  仅仅是刚才禄东赞说的那些,至少也是每年两三千万钱的财富,足足相当于两个亲王的岁收了。
  ……
  如果换一个人,或许禄东赞的谋划很有可能成功,可惜他选错了贿赂的对象。
  对于李承乾来说,这个世界上最不值钱的就是钱。
  两千万钱,和他真正想要的东西比起来,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禄东赞的话没有在李承乾的心里泛起丝毫涟漪,太子殿下一脸平静地说道:“大相的好意孤心领了,不过此事乃陛下亲自裁定,孤就算有心襄助,也是有心无力。”
  禄东赞神色一暗,似乎还想说些什么。
  不等他开口,李承乾就继续说道:“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孤知道贵国赞普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若是孤有办法让农稼百工之术传入吐蕃,贵国该当如何?”
  禄东赞神色微动,提起酒壶替李承乾倒了一杯:“外臣斗胆,敢问殿下有何计划?”
  李承乾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不知大相来到长安这么多天,可能听闻过天海商号。”
  禄东赞点了点头:“自然是听过的。”
  禄东赞这次前来长安,除了认怂和求亲,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代表吐蕃和大唐沟通贸易。
  天海商号是整个关中最大的商号,吐蕃想要和大唐商人进行交易,自然绕不过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