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超级农场(校对)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64

  李正的外公王二脸色一变,怒斥大儿子:“夯货声音小点!还不滚去把门关严实了!”
  活得久的人就算是本分人,也有点生活的智慧的,见过的人多了,吃过的亏多了,知道这一车子大白菜会引起什么样的血腥。
  寻常时期,有钱人看到都尚且动心,更何况这灾荒之年,活不下去的人,为了活命,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李正的大舅王前是个老实的庄稼人,以前他听说李正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跑去找神仙,气的说不出话,一个人走了十几里找到李正,非要把李正揍一顿。
  一听老爷子的话,立马就反应了过来,灰溜溜的跑去关门,还不忘探出头看了几眼门外。
  老爷子王二正色看着李正:“一路上有人跟着你吗?”
  “可曾被别人看见?”
  李正一听,微微一笑,“外公,一路上都捂着严严实实,不曾被人看到,也不曾被人跟着。”
  “现在这年景,都在自己家里守着一亩三分地,一路上别说人了,连只野猫野狗都没看到。”
  老爷子还没有说话,李正的大舅王前就抢着说道:“爹娘,这下好了,咱们有吃的了。”
  老爷子脸上怒不可遏,“愚蠢,今天的事情,你把嘴闭上!”
  “是福是祸,还说不定啊!”
  老爷又严肃看着李正,他已经从惊骇和狂喜之中反应了过来,他现在想知道,李正从哪里搞来这么多白菜。
  “我的孙儿,这些东西从哪来的?”
  “有没有其他人知道?”
  李正摇摇头,“外公,这东西是我自己的,咱们之外没有其他人知道了。”
  “好,好,再也不能让其他人知道了!”
  “孙儿,你这东西还有多少?”
  李正笑了笑,也没有隐瞒,“外公,家里还有几千斤吧。”
  王二懵逼了,老脸抽搐,但毕竟是久经人事的老庄稼人了,惊骇之中强行镇定下来之后,意识到这些白菜,太危险了。
  “说书先生那句话怎么说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孙儿,这些东西得藏好啊。”
  李正坦然一笑,拿起一颗白菜,白菜上还有水滴,撇下外面的一片叶子,塞进了老黄牛嘴里。
  刹那间,老黄牛就如获至宝,哼哧哼哧就大口咀嚼了起来。
  “外公,外婆,舅舅,这白菜真的是我自己种出来的,只是比较隐秘而已。”
  李正也明白老爷子担心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千里之堤饿殍遍野,人们易子而食,这种惨剧史书上描述过的。
  但史书上细节不够,其他文献之中也是有的,饿极了的人,真的和野兽没有什么区别。
  李正的舅舅王前此时嘟囔着,“爹,娘,那可怎么办啊。”
  “不能让小正有危险啊。”
  王前是那种三棍子打不出来一个闷屁的人,他现在知道,李正能让他们这些人活下去。
  白菜这东西好啊,真饿极了草根树皮都能吃,白菜是绝对的好东西。
  他一开口,老王也沉默了。
  李正则是摸着大黄牛的脑袋,把正在白菜堆里睡觉的两个小家伙脸上沾的菜叶叶拿掉。
  老王思忖许久,那一双本来已经黯淡的眼睛里又泛起了生命的智慧。
  你可以说庄稼人没有文化,但不能说他们没有智慧,智慧这东西有时候和文化教育不相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老王想了许久:“孙儿,这些白菜都是你的,可你要想好怎么去处置。”
  李正点点头,随即笑了笑:“外公,外婆,大舅,娘,这东西我想好了,白菜也是粮食,虽然在县城之外,可能会有危险,但我家在县城里面,而且老宅那一块儿孤儿寡母的家庭很多,官差出现的比较勤快。”
  “这样的话,其实就很好办了。”
第9章
以物换物
  李正微微一笑,“需要什么,就把白菜拿到清河县内城去卖,不贪多,够活着就行。”
  李正现在势单力薄,他还不想引起别人注意,枪打出头鸟,老祖宗的话还是有道理的。
  “好,好!我的孙儿就是聪明。”
  “不过你还小,你的弟弟妹妹也都只是孩子,这世道是什么样谁也说不定。你大舅和二舅都是本分老实的人,让他们跟着你干吧!能吃口饭就行。”
  “这年头,咱们穷苦人家,想要活命,就得抱成一团才行。”
  王二说者无心,李正听者有意。
  抱团!
  这个词在李正脑海里闪过。
  自己现在势单力薄,换句话说得苟起来发育,不能浪。
  为什么势单力薄,因为没有影响力,没有人拥护,也没有保护家庭的能力。
  看来,在这个封建时代,是时候想办法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慢慢笼络一些人在跟前了。
  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自己也肯定不会被饿死的,但难保不被别人惦记着。
  这是一个不讲道理的时代。
  李正点了点头,“外公说得对,这事情我是不好出面。”
  这算是同意了。
  李家的宗族早就把李正一家人踢出了族谱,然而在王家这边,老人还惦记着自己的女儿能不能活下去。
  大舅和二舅李正都见过,做生意他们也不行,但一次带着个几颗白菜出去换点钱,还是没有问题的。
  老爷子心中计较已定,面色严肃地交代儿子道:“大郎听到了吗?!往后你就跟着正儿,他说什么你就做什么!”
  王前一听老爷子这么说了,老实本分的他立马连连应是。
  李正也适时地开口说道:“放心,大舅,有我在,咱们家没有人会饿死。”
  一听李正的话,外婆杜氏抹着眼泪,抱着李正不撒手。
  自己的外孙,成了一家上下的救命稻草啊。
  “好孩子,你有出息了,咱们老王家也跟着你沾光啊。”
  ……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午后,解决了娘家人的粮食问题,回去的路上,王氏终于宽了心,看着自己的儿子,她莫名心里涌出一种骄傲。
  清河县的县城里面似乎并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县城里面住的人都是一些真正的乡绅和有钱有势的人。
  他们是饿不死的,也不会受饿的。
  牛车缓缓进入县城内城,李蛋和李清早就迫不及待了。
  过去的日子里,每一次李家进内城,就会买很多好吃
的东西,两个小馋鬼怎么可能放过大快朵颐的的机会呢?
  李正的老宅位置在外城,也是庄稼人住的地方,如果不是之前家里遭遇的变故,李正或许也在内城里面吧。
  内城的李家宅子,现在已经改换门庭,成了别人的府邸。
  街道上,小商贩们吆喝着,望着来往的行人,喜忧参半。
  李正在融合的记忆里面见过类似的一幕,但亲身经历还是第一次。
  这地方,让李正想起了某个演义小说里面的阳谷县,不管任何时候,都有烟火气。
  内城,是整个清河县最安全的地方了。
  “白菜啊,地窖里藏的白菜,便宜了,五文钱一斤啊!”
  一个小商贩的声音传来,李正顿时被吸引了过去。
  小商贩年纪也就二十出头,脸上有一道细微的疤痕,身体有些佝偻。
  “小哥,来点?”
  看着李正的穿着打扮,小商贩不觉得这是一个能买得起菜的人,这样的人,一般到城里就是去买粮食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