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超级农场(校对)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464

  “那你要制盐之法干嘛?你以为这东西你可以在民间自己贩卖?”
  “盐铁这样的东西,关系到国运,明年,或者用不了明年,就会在大唐官方手里掌握着,你现在去制盐,就是给别人做嫁衣。”
  “这嫁衣若是做好了,就还好说,一旦有人存在心思,你必死无疑。”
  李正清楚记得,李二登基之后,唐律也经常更新,其中就有一条,盐铁一类,大唐掌控,就算不是官方掌控,也得是勋贵商人掌控。
  这利益,不是你一个小小商贾可以碰的。
  “高掌柜,现在还不到时候,以后机会合适了,或许你可以做这一门生意。”
  高良脸上露出了落寞,叹息一声,“是高良唐突了,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环。”
  “呵呵,无妨,你和吴师爷一起把海带生意做好,清河县很小,在整个大唐的圈子之中,只是沧海一粟,现在的咱们这里不管是谁,太过高调,逃不过一个死字。”
  李正说完,指了指大海,“海带生意可以做,那是因为这东西靠的不是利润,而是量。”
  “制盐之法,等到你们二人在天下商人之中举足轻重,可以影响国计民生的时候,自然可以做,到时候卖的便宜一点,让天下百姓得利,呵呵,那时候,谁也动你不得!”
  李正说完,高良和吴清脸上的表情精彩至极,一开始是惊讶,后来是震撼,随后听到关系重大,面色凝重。最后,竟然隐隐有些兴奋。
  对于男人来说,征服,是永远的主题。
  征服的过程,想想就刺激,也是每一个枭雄不断前行的动力。
  既然决定了要做海带生意,李正也不藏私,自己种好地,什么都有了。
  吴清和高良不一样,一个是奔走南北大地的商人,一个是清河县有名的宗族,他们想要的,定然不是维持现状或者赚钱那么简单。
  “先生,海带这东西您之前说可以治病?”
  “海带不可以治病,但可以预防,意思就是多吃海带,人就不会得一种大脖子病。”
  李正说完,高良脑子飞速旋转。
  吴清和高良到了饭点的时候,撒腿就跑,出门面带喜悦,还有劫后余生的庆幸。
  喜悦的是获得了新的发财之路,庆幸的是,幸好跑得快,不然那虫子你是吃还是不吃?
  客人走了,王氏就憋着笑,“小正,你也不跟他们说清楚,你看看,客人都吓跑了。”
  李正朗声笑着,“阿娘,这两个人又想蹭吃蹭喝,哈哈,我也没说让他们吃这虫子啊,他们自己吓坏了。”
  “人家两人帮了咱大忙,让人吃点东西怎么了。”王氏没好气的说道。
  李正耐心解释道:“阿娘,不是这样的,他们想蹭饭,随时可以来,但现在清河县的一切刚刚开始复苏,没有了宋家宗族,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
  “他们若是天天想着吃的,那怎么能行啊。”
  反正李正说的都对,王氏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只能笑了笑,“那你自己把握好分寸。”
  李正点点头,“李蛋,李清,你们两个过来。”
  两个小家伙现在已经把所有的虫子都捣成了浆糊,“这些虫子一会儿就倒进那些麸皮和糟糠之中,混合在一起,加上近日的剩饭一类的,喂猫喂狗。”
  李蛋和李清是小孩子,小孩子不可能怕肉呼呼的虫子,他们就算是怕,也怕的那种会咬人的东西。
  一听李正让他们喂猫喂狗。刹那间,两个小家伙跳了起来。
  “哥哥,今天就可以喂小猫小狗了吗?”
  “它们不是要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吗?”
  李正摸着李蛋的脑袋:“呵呵,你今天喂猫狗的时候,小心一些啊。”
  李蛋用力点头,“放心,我放在那里就先离开。”
  猫狗们经历了血腥的考验之后,似乎恢复了正常,今日李正看到那大黄狗的情绪似乎也稳定了许多。
  昨日一整天,大黄狗都在平衡那些猫狗的情绪,尤其是李正家人出现的时候,那些猫狗就躁动不安。
  俗话说的好,尝过肉味儿,面对麸糠自然无法下咽。
  猫狗之类的动物便是如此。
  人也是动物,也也是这样,除非快要饿死,不然一个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是不可能吃得惯没有油水的。
  今日白菜卖得快,无他,都被人用来砸那些宋家的人了,宋家宗族,有罪的人不在少数。
  其他人,似乎直接发配,毫不留情,州府之中的官员,似乎并不想给宋家翻身的机会。
第80章
甩出去的功绩
  王前和王动今天简单开始记账了,虽然用的不是很熟练,但至少他们现在脑子变得更加清晰了。
  这会儿看着回来的几兄弟,王前和王动鼻孔朝天。
  时不时就嘚瑟了起来。
  “大哥,二哥,你们这是作甚?”王五好奇的问道。
  王前哼唧了一声,王动则是卯足了劲儿,声音生怕别人听不到。
  “三位弟弟,大哥和二哥这几日没有白白吃苦啊,学会了一门新的技术,玄妙无比啊,这可是小正的仙术,哈哈。”
  一看到王动嘚瑟的样子,王五就脸上露出了狐疑,“二哥,不是兄弟编排你,你学会仙术,那老母牛都能上天了。”
  王五三兄弟哈哈大笑,刹那间,王动脸色通红,“去去去,自家兄弟咋都不知道鼓励一下,天天就知道揶揄我。”
  王五三兄弟起哄着,把钱放好之后,就去找李正了。
  李正要给他们分发食物,大米一斗,白菜十颗,三兄弟带回去之后,要给一大家子人吃,王三老爷子好像最近气色好了不少。
  三兄弟看来继承了老王家的优良传统,那就是孝顺。
  至于王山和王海,这两个家伙现在正在和李蛋李清玩,两兄弟人高马大,自然李蛋和李清就骑在了脖子上,秋天来了,蜻蜓多了起来。
  四个人就在外面抓蜻蜓。
  他们回来的时候,账目已经清点完毕。
  “小正,今日的账目大舅和你二舅核对了三遍,确认无疑,三千钱。”
  “好,两位舅舅辛苦,你们的也准备好了。”
  王前和王动开心的不行,学了新的手艺,还能吃饱饭,自家的外甥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
  王前越看李正越是喜欢,别看这小子才十五岁,那脑瓜子,就连县里的师爷都和他在一起谈笑风生呢。
  领了东西,王前和王动带着自家孩子就回去了。
  看着李蛋和李清手里抓的蜻蜓,李正皱眉。
  雨季果然来了。
  空气之中,湿咸的味道带着一股子潮湿。
  天空之中,上一刻还夕阳晚霞漫天飞舞,现在就已经黑云密布。
  空气中飘着一股子土腥味儿,头顶上的云层里,时不时还有雷公的呼噜声,时不时轰轰隆隆,仿佛随时那熟睡的雷公电母就会突然醒来,随后大雨滂沱。
  “哥哥,你看我抓的蜻蜓。”
  蜻蜓是益虫,不过两个小家伙也抓不到多少,让他们玩去吧。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外面的大雨就不要钱的落了下来。
  ……
  县衙之中,崔木依旧是不露痕迹,崔宁却有些急得不行。
  “哥,那些人过分了,咱们的功劳啊,他们给抢了去。”
  崔木淡淡一笑,“不不不,崔宁,你不要着急。听为兄慢慢说来!”
  崔木给崔宁满上了酒,今天有大事发生,一定要庆祝一下。
  宋家的宗族鱼肉乡里,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是崔木一直以来的想法,这功劳确实也该归崔木所有。
  但崔木可不这么想:“崔宁,你想一下,那宋家宗族如此庞大,咱们就算是家底厚实,可以把这功劳揽下来,可对于为兄来说啊,这不重要。”
  崔宁摇头不已,“哥啊,你怎么就这么倔呢,家里是让你来这个清河县,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但你可千万不能放弃自己,你的才华,我是清清楚楚的,若不是出身问题,你定然可以位极人臣,成为大唐的栋梁。”
  崔木摆摆手,“不慌,不慌,你想啊,这清河县虽然小,但卧虎藏龙啊,那天我看到那位李正的时候,就说了虬髯客的功劳,要给他嘉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