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超级农场(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464

  “两位舅舅,发生什么了?”李正问道。
  王前有些支支吾吾,王动也有些闷。
  两个人面对李正,不敢吭声了。
  “有什么就说,就算是出了事情也无妨。”
  王前和王动面面相觑,刚想开口,李正门外就有人喊了。
  “李家小子在家吗?”
  李正开门,一看,正是两个经常在这一片巡逻的官差,周猛和周浩。
  两个官差手里握着棍棒,气喘吁吁,“李家小子,刚才有两个汉子看到我们就跑,你看到没?”
  李正一怔,“两位官差,那两个汉子长什么样?”
  “瘦,高,脸上有胡子。”
  周猛喘着气,给李正形容着,突然间看到了李正身后躲躲闪闪的王前和王动。
  瞬间,脸色就变了。
  李正笑了笑:“两位舅舅,你们出来说说,怎么回事。”
  李正也有些懵逼。
  周猛和周浩两兄弟也是无语了,两个人长相几乎一模一样,你一言我一语就开始说了。
  “既然是你舅舅,说清楚就行。”
  “方才我们二人在内城门前巡查,你也知道,过路的人没事就看看,以免生出事端。”
  周猛认真说道,“我们这也是例行公事,可你这两个舅舅看到我们要过来盘查,一溜烟就要跑……”
  李正懵逼了,回头看着王前和王动。
  王前支支吾吾说道:“官差大人,不是我要跑,我们这平日住在城外,很少进城。”
  “很少进城也就罢了,你们若是没有做亏心事,怕个甚?”周浩周猛两兄弟嫉恶如仇,质问道。
  王前真的是那种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小心翼翼对李正说道:“小正,我们不是卖了白菜有钱么,我怕官差大人要钱……”
  李正无语了,周猛和周浩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李家小子,你舅舅是不是脑瓜子有问题……”
  周浩把李正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贴在李正耳边说道。
  李正叹息一声,“两位官差大人,我家两个舅舅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平日里不怎么做生意,去年我家地窖里有些白菜,就让他们帮忙去卖掉一些。”
  “他们平日进城也少,不知道城门正常盘查这件事……”
  两个舅舅把袋子里的铜钱拿了出来,小院子里,周猛和周浩问清楚了缘由之后,看着石桌上的铜钱,也是有些唏嘘。
  “李家小子,既然是如此,那之后就跟你的两个舅舅说清楚,我们官差做事,从不胡来,清河县这一片你出去打听打听,外城治安年年都是最好的。”
  李正在一旁笑盈盈,“那是,这几年外城的治安多亏了两位了,我那邻居母女乃是我家的至交,也是苦命人,如果没有两位这些年照料,只怕得受多少委屈啊。”
  周猛挺着胸脯,粗犷的声音传来:“李家小子,既然误会解除了,我们两个也该走了,旱灾虽然解除了,但周围山上的贼还是挺多的,最近出门还是要小心一些啊。”
  “两位且慢。”
  周猛和周浩同是苦命人出身,在清河县当了官差之后,也是比较正直,这样的人,是可以拉拢一下的。
  拉拢他们并不一定需要金银财宝,其实拉近关系就好。
  这年头,旱灾解除了,但粮食还是缺乏,李正叫住二人,从里面的屋子里抱出了两颗大白菜。
  “两位,这些日子还得麻烦二位照料了,家里面去年的大白菜,存放了一些,如果不嫌弃,拿回去尝尝。”
  周猛和周浩虽然是官差,但他们的上一代可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如果不是身子骨好,天生力气大,被县衙捕头看重,估计现在也是农民。
  他们看到李正手里拿着的大白菜,瞬间就有些说不出话了。
  先不说要不要,这白菜的品相也太好了吧。
  个头大,绿油油的,一看就是好东西。
  最关键的是,这大白菜怎么一点也不像是放了半年的样子?
第35章
老王的弟弟
  “两位不要推辞,于公,两位这几年辛苦异常,于私,外城之中哪个不感念二位的功劳?”
  周猛和周浩推辞再三,但架不住李正一张嘴,无奈之下,只能接下。
  王前和王动看着自己外甥这么一通操作,惊为天人。
  在他们看来,自己这种庄稼人,就算是和想要和官差搭上关系,也找不到门路啊,
再说了,你送东西,人家官差得要才行。
  厉害啊,自己的外甥有出息啊。
  周猛和周浩走后,李正看着两个舅舅,笑着说道:“两位舅舅,这件事不要放在心上,这内城和外城之间那一道门,就是象征性的盘查,
是没有任何油水的。”
  “外城郭那县城大门,寻常时候,是油水最肥的地方,若是有官差要东西,拿出来两三文钱给他就是了。”
  李正这么一说,王前和王动又开始犯轴了。
  “凭什么啊小正,咱们的钱也来的不容易啊。”
  李正噗嗤一笑,“大舅,你想一下,三五文钱重要,还是两千钱重要呢?”
  或许是老王家这两个儿子都穷怕了,他们每一分钱都极为珍惜。
  可有时候,需要你出的时候,你没得选择,唯一可选择的就是把一文钱拿出去,换取两千钱的平安。
  “当然是两千钱重要了。”
  “那就是啊,如果你给他五文钱,这两千钱可以平平安安带回去,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嘛!”
  王前和王动确实跟人打交道不太一样,所以李正要用他们,就得让他们知道一些道理,有些时候,可以花小钱,解决大麻烦的。
  清河县城里面,这样是可以在不违法乱纪的情况下保平安的。
  两个舅舅不知道懂了多少,反正两千钱是到手了,他们走后,已经是天色已经有些晚了。
  只要再继续两天,就能攒够买地的钱了。
  ……
  老王这几日优哉游哉的,虽然已经够低调了,但家里面一片平和。
  别人家里吧,鸡飞狗跳的,到了老王这里,就来去匆匆,时不时手里的酒葫芦简直羡煞旁人。
  老王的弟弟傍晚来敲门的时候,老王几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弟弟。
  “大哥!我实在是……”
  “啥都别说了兄弟,先进来吧!”
  老王打量着自己这个弟弟,脸上就带着一丝丝难受。
  自己这个弟弟也是个苦命人,一辈子颠沛流离,此时脸上脏兮兮的,整个人就像是从臭水沟里爬出来的一样。
  时不时头上还跳着虱子。
  “老二,你这是什么情况?”
  “嗨,别提了,今年遭了灾,好好的地,都没了。”
  老王叹息一声,“老二,天灾这东西,躲不过的。”
  “大哥,我好几天没吃东西了,你这还有余粮没有?”
  老王一听,“有,还有,老婆子,刚刚热的馒头呢?”
  杜氏颤颤巍巍从屋子里出来,看到王家老二样子的时候,也是叹息不已,“二弟等一下,嫂子给你拿。”
  老王这一家子也是奇怪,兄弟两个,老大叫王二,老二叫王三,这也是没有办法,父母没有文化,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父亲叫王大。
  给两个孩子取名的时候,只能用王二王三来续上了,老父亲走后,王二和王三来往就慢慢变少了,每年就走动走动。
  没办法,家家都有难言之隐。更何况,前些年打仗太多,安生日子太少,稍不留神,就死在外面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