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超级农场(校对)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464

  “这就是黑风寨的头头,这个是距离黑风寨二十里处的一个山寨的头头,还有这个,也是个拦路虎,弟子索性一次性全部清理了。”
  李正皱眉:“国师亲自动手的?”
  “弟子不敢欺瞒,正是弟子亲自动的手。”
  李正打量着袁天罡,说好了这个人过去没有参军?
  说好了这个袁天罡过去就是一个神棍?
  说好了他的武力值也就是一般人往上一点点。
  这叫比一般人强一点?
  这怕是强亿点吧!
  陈子万在一旁恭敬的等候李正,“上仙,国师没有说谎。”
  李正笑了笑,“老袁,那句咒语念了没有?”
  袁天罡一听,顿时疲惫的眼神里露出了兴奋之色,“仙师,您是不知道,我当时一开口,整个山寨里面没有人敢吭声。”
  “虽然弟子还没有领悟隔空御物之术,但昨夜,山贼们被弟子吓破了胆子,怕是那些侥幸逃走的,以后再也不敢当山贼了。”
  看袁天罡兴奋的劲儿,李正就知道,作业估计也是一场恶战。
  整理的行囊,继续上路,一路向西,路在脚下。
  ……
  第七日,将关中平原踩在脚下的时候,就连大黄狗也兴奋了起来。
  李蛋和李清终于看到了平坦的原野,欢呼着,叫嚣着,一个个扑在李正的身上。
  李正则是笑而不语,看着远处的地平线,还有地平线上正在劳作的人。
  千里关中平原,就这么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也太突兀了吧?
  陇中地区,现在还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可在后世,因为人类的开发,这一片树林早就不见了。
  农耕文明的开始,就是破坏原有生态的过程。
  种地的农人们兴奋的不行,一个个巴望着在过冬之前能从土地里收获一点什么。
  可他们不知道,今年才是个开始。
  灾难在唐朝总是无缘无故出现,并且依依不舍,似乎对大唐的子民充满了眷恋一般。
  三年两灾,武德九年是旱灾,贞观元年难道就没有?
  贞观元年还有水灾!
  不过水患解除之后,至少比起武德九年好一点的是,可以种植粮食,季节还在。
  然而他们不知道,他们刚刚能吃饱饭,贞观二年的蝗灾就来了。
  这时代的蝗虫,还没有后世那么凶猛,但依旧遮天蔽日,祸乱人间。
  李正叹息的时候,袁天罡也挠着脑袋。
  “仙师为何叹息?”
  “呵呵,也没有什么,只是觉得这关中大地如此之多的土地,今年颗粒无收,实在是有些滑稽。”
  袁天罡也是唏嘘不已,“上天有好生之德,可很明显,佛家的话有些错误。”
  “上天不光不好生,更没有任何情绪。”
  “弟子以为,大唐子民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面对这些困难。”
  袁天罡说的在理啊,李正突然感觉,这个袁天罡的想法竟然还挺超前的?
  超越时代的思维是孤独的,是会被排挤的。
  这个道士有点不一般。
  “老袁,你很有思想,很有智慧。”
  “仙师谬赞了,不敢,不敢。”
  李正夸一句话,袁天罡立马诚惶诚恐。
  “在仙师面前,弟子就是一个蒙学之人,还需跟随仙师左右。”
  陈子万又来汇报了,“上仙,国师,明日清晨,就到长安。”
  李正点点头。
  “消息已经传回长安,明日陛下会亲自出城迎接上仙。”
  这一点倒是没有想到,李二如此骄傲的人,竟然对一个来历不明的所谓的「神仙」如此隆重。
  李正摸着李蛋和李清的脑袋,二丫站在李正的背后,一言不发,看着长安,似乎若有所思。
  “传消息给陛下,不用了,我不喜欢高调。”
  李正说完,陈子万立马躬身行礼,随后小跑着离开。
  以黑骑的速度,一两个时辰这消息就会到李二的耳朵里。
  赛西施和王氏不再年轻,面对长途颠簸,心力交瘁,此时依旧在马车上补觉。
  于卞在马车旁守着,但凡有风吹草动,他会第一时间冲上去,解决麻烦。
  ……
  长安城里,郑家府邸,灯火辉煌。
  豪门世家在长安就是霸主,在地方更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他们从不觉得他们的做法是错误的,此时他们也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那马车里的人是什么人?为何所有派出去的人都死了?”
  “老爷,马车里的人不知道,据说叫李正。”
  “李正?是关陇世家,皇亲国戚?”
  老头子手里的核桃搓的咯吱作响。
  “老爷,那李正只是一个普通人。”
  “哼,一个普通人,就让这次派出去的人全军覆没,这是什么道理?”
第114章
郑家往事
  “老爷,咱们虽然在荥阳无所畏惧,但那毕竟是山东,清河崔氏之下,大动干戈,还是不好的。”
  “所以派出去的人也极为低调,只是那李正到底是何许人也,小人也不知晓啊。”
  老头子龙头拐杖点地,目光浑浊却深邃,“既然他们到长安了,那就得抓紧时间动手了。”
  “长安不是荥阳,也不是清河崔氏的地盘,这里,得用阳谋!”
  “是,老爷英明!”
  阴谋或许可以抵挡,但阳谋一般出现的时候,从来都是无人可挡的。
  “郑家留下我这个老头子在长安,是为了让郑家的子弟都明白一些道理。”
  老头子胡子花白,脸上极为傲慢。
  “老爷,您说的是……”
  “呵呵,郑家一生,不弱于人,郑丽婉这事情里面,还需要谨慎。”
  老头眼神猛然间变得阴鹜起来,“都说天下第一大姓是崔氏,可现在已经变了。”
  “陛下登基之后,五姓七望必然会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除非……”
  一旁的年轻人根本不明白老头的想法,此时也是叹息不已。
  “你叹什么气,你知道联姻吗?”
  “若是郑家女子入宫为妃,呵呵,怕是郑家将会和长孙家一般,从此再也没有落寞之时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