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哪里逃(校对)第8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1/883


这位汾阳王,终究是要把他从中枢踢走。
商弘唯独没料到此人如此狠辣,居然把他送到扶桑。
商弘没有争辩,也没有求情。他知道这只会让李轩耻笑。
即便他想要阻止,也只能在几位辅政大臣与监国长公主那里下功夫。
此时的商弘又现出了迟疑之色,良久之后,他才又俯身一礼:“殿下,最近中原之地与大晋军中有传言,说殿下乃‘玄黄大帝’下凡转世之身,请问此事究竟如何?”
商弘原本是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可他近日发现蛛丝马迹。
那些玄黄大帝麾下从征扶桑的神将天兵,竟都对李轩毕恭毕敬;还有他见过的一些扶桑诸神,都将李轩当成帝君对待。
“这种事,你让我如何解释?”
李轩一声失笑,他不置可否的挥了挥手:“我这里即将有两位贵客到来,大学士无事的话,就请退下吧。”
这事情他还真不好解释,九尾涂山君的确是受他之命,在晋土当中大肆宣扬这一传言。
李轩必须让二者之间联系起来,梳理自己的信仰来源。
这不但可大幅增加他的神力,还可避免未来的许多后患。
不过这种事他可以做,却绝不可光明正大的承认。
商弘则是瞳孔微收,他意识到李轩并未否认。
他还想要再继续追问,却被李轩的琉璃浩气托起,直接送到了房门之外。
李轩的确有贵客需要接待,就在大约二十个呼吸之后,一位穿着素袍,浑身上下一尘不染的僧人,在吐蕃金瓶法王的陪同下走入到了室内。
这僧人定定的看了李轩一眼,然后合十一礼:“小僧莲花生,参见汾阳王殿下!”
李轩望着此人,也不禁眼现喜色:“莲花生大士无需多礼,大士能践本王之邀前来,实让本王喜出望外!”
莲花生能够以真灵法体莅临于此,说明这位藏传佛教之祖对于扶桑,也是极感兴趣。
扶桑大帝想要继续把持扶桑,那么他就从根子上直接将之斩断。
李轩深知要想成就大事,必须团结一切的道理。
他知道佛门当中并不尽是敌人,也乐于见到佛门在海外开拓。
※※※※
商弘终究没能摆脱被发配‘扶桑’的命运,他虽然也极力的活动,试图获取辅政大臣的支持。
可就在七天之后,朝廷册封他为‘扶桑善后大臣’,为期三年的旨意,被送到了扶桑。
他对此无可奈何,朝廷中有不少官员,认为李轩的举荐是高风亮节之举。
扶桑固然远在海外,可也是富庶之地。
这个‘善后大臣’的职位,不但权柄极重,且油水十足。
辅政大臣汪文等人认为,商弘不是一直喊着不能穷兵黩武,不能滥用民力,朝廷不能陷入扶桑这个泥潭,步上以往安南的后尘吗?
让商弘来处理扶桑后续诸事,正可让朝廷诸公放心。
也就在商弘接到圣旨的这一天,扶桑大帝的真灵再次莅临高天原。
他直接将两口兵器化光,飞落于李轩身前。
“这两把刀,一名‘碎光’,一名‘光痕’,正合你所需。你现在可以从高天原退兵了——”
李轩却没有即时应承,他抬手一引,仔细鉴定打量,然后就笑着朝对面的扶桑大帝一抱拳:“有劳帝君费心了!异日朕成就大业,都多赖帝君襄助。”
这两把刀,虽然在品质上远不及拥有双法准的‘割龙’,可却更适合李轩,也适合烟儿。
对于李轩的意义,非同寻凡。
扶桑大帝听了之后,却意味不明的笑了笑:“吾知你求取此刀是意欲何为,也不介意你用它们,给我那几位道友一个教训。不过大业?希望你真能如愿。”
他没有与李轩多说,随后就怒目瞪视,直接就以磅礴神念威压李轩,那扶桑树更仿佛是活了过来。那些树枝则都化为他的臂膀爪牙,遥空指向了李轩。
“如今双刀已至,该轮到你践行诺言。”
李轩当然没有毁诺之意,此时他与扶桑大帝谈妥的条件,都已陆续实现,那么他麾下的天兵,也就再没有继续驻军于高天原的必要。
李轩只是略觉遗憾,乐芊芊始终都不肯让她帮助炼体,使得他这七天白白期待了。
不过他有汤谷的使用权,日后还有机会。
就在一个时辰之后,高天原的两万天兵,龙族的二十万兵马,就次第撤出。
前者直接退往了玄黄天庭,二十万兵水族则回归于大海当中。
此时东海龙王敖胜海盛情相邀,邀请他前往东海龙宫作客。
今次的大战,东海龙宫几乎濒临绝境,都做好了撤往北海的准备,可结果却让人欣喜。
东海最重未丢城失地,反倒是拿下了扶桑外海与岛内的几千条水系。
所以龙族上下都喜气洋洋、也都想见一见他们家的这位女婿。
李轩却坚辞了,把时间推迟到了年后。
他不是不想去龙宫作客,而是因心系虞红裳。
且此时已经是十二月底,距离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三个生日只有几天时间。
而除夕之夜,也同样是虞红裳的生辰。
李轩还有点担心虞祐巃,大司命那次虽然刺杀未遂,可当夜小天子似乎收到了惊吓。
不知怎的,李轩对这孩子挺上心的,不仅仅是因这家伙,是未来他执政的基础。
于此同时,李轩也注意到了绿绮罗,已经有大半个月时间眼神恍惚,神不守舍。
可每当他出言询问的时候,绿绮罗总是默然不答,不肯言声。
第八零三章
祐巃真不是我的崽?
紫禁城,深宫之内,虞红裳怒意填膺的瞪着李轩:“你不让祐巃他习武也就罢了,他现在骨骼未定,确实不到武礼的时候。可你干嘛不让祐巃读书习礼?”
李轩则毫不在乎的抱着小皇帝,用一只纸鹤逗得小皇帝虞祐巃哈哈大笑。
这个时节,已经是维新二年的八月十三,加上之前的景泰十四年,已经接近虞祐巃登基的第三个年头了。
小皇帝也已经接近三岁,不过这孩子可能有些先天不足之故,体格要比正常的小孩要小一些。
幸在身体还算健壮,白白胖胖的。
“他才几岁?读什么书?学什么礼?”
李轩一边逗着小皇帝,一边嗤笑:“他是皇帝,养成他心性才是最重要的。你要让他像民间的学子那样起早贪黑,读四书五经吗?”
即便是对民间学子,对朝廷百官而言,四书五经中的大多数内容,都是没用的。
等到几年之后,他在朝中的根基稳固,做好了准备。。就会将四书五经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排除在科举考试的内容之外。
天下士子们,该读的是他的《格物》,《国政》,还有他最近写的《物理》,《算学》,《辩证》与《法礼》。
前面几本,都是他回忆以前小学与中学的内容写出来的,后者则是他在《荀子》的基础上添加私货,删减改良而成。
相较于至圣先师,李轩更喜欢荀子的‘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隆礼重法,王霸统一。
还有天道自然,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有自己不变的规律,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人们要做的,是制天命而用之。
不过李轩也知道,荀子的思想,不被帝王与士大夫喜欢。
此时的儒家也已积弊难改,至圣先师与历代先圣,就如一座座大山压在前方。
即便他用权势强逼,也只能起一时之效。
等到未来他不再担任辅政大臣,那些被他压制下去的腐儒,一定会拼尽一切,把他的所有法度,所有学问,全数推翻。
唯一能让大晋学子们彻底抛弃儒门糟粕之法,就是一位新的圣人出现。
虞红裳不知李轩脑海里转的念头,她冷着脸:“可不读书,如何明事理?如何养心性?不学礼,如何知尊卑?”
“不读书如何就不能明理养性?无非就你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1/8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