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哪里逃(校对)第7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3/883


可这一次,瓦剌大汗也先竟是欲孤注一掷。
大司命不能不在意,只因这个时候,凡世能够牵制晋人,牵制那位汾阳郡王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少了。。
草原的蒙兀人,是大司命最倚重的一股力量。她为之投入数百万头牛羊,还为也先提供了可以武装二十万牧民的弓刀与战甲。
如果蒙兀人也遭遇了失败,那对金阙天宫又将是一次重创。
不过阿剌知院的解释,让她砰然心动,感觉还是颇有可行性的。
那黑潮一样涌动的蒙兀铁骑,成千上万的旗帜与大纛,也给了她一定的信心。
数百年前,蒙兀铁骑曾经横扫寰宇,无敌于天下!
如今瓦剌大汗‘绰罗斯·也先’汇集九十三万草原精骑与大晋决战,应该没有失败的道理。
不过大司命随后还是用询问的目光,看向了旁边的白虎宫主史天泽。
这位是蒙兀极盛时代的百战名将,深悉蒙兀战法,大司命坚信着此人的军事能力。
史天泽凝思了片刻,然后微一颔首:“应该有七成的胜算,重创晋军,将之从草原逼退没问题,全歼汾阳郡王的可能性不大。”
史天泽看出也先与阿剌知院的神色有些不悦,他却直言不讳:“李轩统辖的晋军,与那位骑都尉李陵不同,李陵之军内外无援,跋涉千里而弹尽粮绝。
可如今李轩在宣府到乌兰巴托沿线有大量土堡,不但占据各处的水源,还有着足够的存粮。除非大汗能够想办法破掉他们的步阵,否则他们的主力撤回没问题。”
这很困难,昔日晋太祖第二次北伐,‘中山王’徐天德的前锋骑军冒进,败于贝加尔湖之南,折损万余人。可最终晋军主力步阵,还是安然无恙的从漠北草原退回。
蒙兀人想尽了办法,也没能咬下晋军哪怕一个步阵。
史天泽不认为李轩的用兵,会比‘中山王’徐天德差多少。
大司命却已是面现欣然之色,她想哪怕只是在漠北获得一次小胜,将晋军从草原逼退,对于金阙天宫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这不但可极大的消耗大晋的国力,更可动摇李轩那个孽障的威望。
“既是如此,我们金阙天宫愿意助阵!”
大司命扬了扬她娇嫩的下巴:“我金阙天宫愿意再襄助大汗五万件西域打造的锁子甲,八万把百炼弯刀,三千把大马士革刀,以壮大汗声威!”
此时金阙天宫的财力,依然举步维艰。
可东岛那边还是有不少武器存量,都是金阙天宫历代收集储存的武器与战甲。
前次被烧的主要是粮食,绝大多数武器储备都保存了下来。
所以沂王虞见深除了火器之外,从不缺兵甲。
也先当即就恢复了笑颜,面上的不虞之色尽数消退:“那就多谢大司命了!我蒙兀儿郎正缺战甲刀兵,本汗就不与您客气了。这次也需仰赖天宫之力,制衡晋军的于杰,还有那什么涂山君。”
大司命就微一颔首:“本宫正是为此而来,大汗放心,金阙天宫绝不会让于杰与那只孽畜逞凶!”
提到涂山君,她的眼中就闪过了一抹阴翳。
大司命原本是欲以这只妖狐,祸乱此人的后院,肢解李轩的人脉。
可结果这妖狐反倒是与金阙天宫断了联系,竟仿佛被李轩降服,为他尽心尽力的效劳起来。
这让大司命郁怒至今,将那妖狐恨之入骨。
※※※※
于此同时,在乌兰巴托。
李轩的纛旗已经高高竖起,苍凉的军号声响彻天地。
在瓦剌与鞑靼诸部开始起兵的时候,神血青鸾就已经侦知。
李轩判断出绰罗斯·也先已经有了挥师东进,有了与己方决战的意图。
他却从容不迫,一方面从前方收拢兵马,一方面整顿各种战具,然后在七月初九之夜举办大宴,犒赏全军。
除了酒水限量之外,各种样的肉食管够,席间还有李轩的幕僚团极力收集来的各种美食佳肴,让将士们都尽兴狂欢到接近子时。
再当次日军中竖立起‘汾阳郡王李’的纛旗,乌兰巴托周围的所有晋军营塞都是一片欢呼之声,‘郡王千岁’,‘殿下无敌’的呼声震彻四野。
然后那一队队严整的红色军阵从营塞里面走出来,精神抖搂,战意高亢的往西面方向行进。
“士气可用!”
商弘在李轩的身边,神色轻松欣慰的看着这数十万列阵行进的晋军:“用兵之法,贵在张弛有术,郡王殿下是深得其妙啊。”
他只看这四十三万大军众志成城般的军心士气,就知道这一战,晋军握有着极大的胜算。
此时商弘反倒是为自己在北京城的那些同僚与同道发愁。
自从汾阳郡王出兵塞外之后,朝中的反对与攻讦之声一浪高过一浪。
这都源于土木堡之变与太宗五次北伐的失败,许多士大夫担心大晋会再遭重挫。且即便侥幸胜了,也于大晋分毫无益。
商弘一开始是认同他们想法的,可在时间进入到六月底的时候,晋军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他也曾去信劝说,却反倒是招来了这些同僚回信指斥,认为他是被汾阳郡王蛊惑,有失观军容使的监督之职。
商弘头疼不已,他倒不在乎被自己的同僚们骂几句。却担心汾阳郡王在这场辉煌大胜之后,会借势清理朝纲。
那时候,这些人跳得越欢,越可能遭遇清洗。
可如今满朝上下,有胆量直斥汾阳郡王过失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李轩却没去理商弘的小心思,他神色淡淡道:“本王倒是没想太多,只是诸军跋涉万里,又在漠北驻军近月,难免疲惫。决战之前,最好是让他们轻松高兴一二。”
此时这四十三万晋军正在他驾驭之下,沿着土剌河不急不缓的往西面行进。
之前李轩初入草原,一日就疾进数百里。
可此时的晋军,一整天都只走了不到八十里路。
这慢也有慢的好处,可以最大程度的让晋军保全自身的基层编制与组织度,让军队的战力保持在全盛状态。
李轩知道蒙兀人的行军之速极快,他们再怎么赶路,也是无法阻拦蒙兀大军渡过阿鲁浑河的。
李轩理想中的决战地,也并非是阿鲁浑河,而是土剌河的东岸一处名叫‘破敌山’的地方。
‘中山王’徐天德曾经在此处击败蒙兀主力,使之不得不逃遁至岭北贝加尔湖一带。
虽然事后证明了蒙兀之败,其实是诈败,是准备诱敌深入。
可李轩考察过当地的地形,发现此处地形平坦,东高西低。的确有利于步军作战,尤其是利于火枪。
且此处河道有个较大的弯角,形成类似‘几’字形的弯折河道,也就意味着此战,他们可以借助此处的地形大规模的围歼敌人,重演范广在捷胜冈全歼兀良哈黑狼骑一战。
就在两日之后七月十一日,李轩麾下的四十三万晋军,如期抵达破敌山。
也就在晋军开始沿山布阵的时候,在他们的北面,如潮如海一样的蒙兀骑士,正以让人窒息般的气势缓缓的碾压而至。
第七四五章
铁骑的绝唱
“那是大司命?”
当蒙兀前哨距离破敌山二十里的时候,少傅于杰就从对面军阵中感应到大司命的气息。
他眯着眼,一声冷笑:“此女胆量不俗!她倒真敢来。”
西安城内,此女就置于不顾了么?当钉在陕西一带的中流居士是死的?
想起中流,少傅于杰又有腻味。
两年前的京城之战,他依然耿耿于怀。
不过当前的局面,朝廷确实需要中流居士的助力。
“中流已经出手试过了,大司命将郭京留于陕西,还有她的弟子紫微宫主问是非,执‘千秋笔’坐镇西安城暂时可得平安。”
李轩的神色淡淡,唇角处流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意:“不过我还是想说,这位亲临这破敌山之战,实在太冒失了,稍后还得有劳少傅。有可能的话,少傅尽量将此女留下来。”
少傅于杰眼神狐疑,却很干脆的微一颔首:“金阙天宫为祸天下,已是我朝心腹大患,即便汾阳郡王不说,于某亦当全力将之诛灭!似此等世之乱源,还是早日诛除为上。”
可相较于大司命,他现在更关注这场‘破敌山会战’的胜负。
于杰遥空远望,发现鞑靼虽然在中央一带云集了高达四十九万人的庞大骑军,排列出宽约十二里,厚达十四层的雁形阵。
可鞑靼人与瓦剌人最精锐的‘怯薛军’,却都被也先集中在了两翼部位。
旁边商弘的眼神了然,回以冷哂之意:“果然就如殿下与少傅所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3/8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