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哪里逃(校对)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883


李轩心神微动,蓦然生出了一个念头。然后他毫不犹豫的付之于行动,瞬时腰刀出鞘,裹挟着寒冰之力,蓦然向其中一根追索过来的触手轰斩过去。
篷!
随着一声如击败革的声响,一片冰雾爆散,李轩整个人如炮弹一样被轰飞向远处。不过那‘鹦鹉螺’的一条触手也被他一刀冻结,极致的寒力迅速蔓延而上,竟使这鹦鹉螺冻在了一层薄冰当中。
同样飞起到半空的薛云柔,万分惊异的看了他一眼,似乎有些意外于李轩的强横寒力。
才几天不见,这家伙的寒力就又进步到了这个地步?似乎还有了寒煞?
之后她才往前方伸出了手,霎时间一条青紫色的雷龙从她的掌心钻出,在‘鹦鹉螺’周身薄冰破裂之时轰入到它的体内。随着雷光炸闪,这妖魔的躯体立时就被炸散了小半。
之后是火焰,青紫色的火光从‘鹦鹉螺’的体内滋生,由内而外,一瞬间就将这只恶灵燃成了火炬,以至于后者就连惨嚎声都无法发出。
“啧啧!这手‘掌心雷’雷火相继,不愧是那位的外甥女,天师府近年最杰出的外门嫡传。”
听天獒口中虽然发出赞叹,却看都没看薛云柔一眼,他的注意力更多放在李轩身上:“几天没见,你的寒力居然又进步了。刚才那是寒煞?而且是接近九幽绝寒的寒煞,什么时候修出来的?”
那‘鹦鹉螺’可是一头六重楼境界的恶灵,如果不是李轩刚才那一刀将这恶灵短暂封冻,薛云柔纵然修为亦高达六重楼境,也绝不可能这么轻易的将之一击轰杀。
李轩则不敢置信的看着手中的腰刀,心想自己身具的寒力,在这地府当中竟有这么强的效果?
第九十二章
恨不得跪舔
“为何我的力量,在这冥界中会增加这么多?”
李轩不懂就问,他眼里闪着异泽:“还有,你不是有谛听神通,无所不知吗?还能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修成寒煞的?”
“谛听之法,哪里是我想用就能用的?没有人撑腰,我敢谛听万物?在你身上我更不敢。我如果真无所不知,那早就被人剥皮下锅,做成狗肉火锅吃掉了。”
听天獒哪里听不出这家伙语中的试探,它不屑的撇了撇嘴:“至于你的前一个问题,你当这是哪里?这里可是冥界!是阴魂的地盘。你在这阴界中的力量之所以会变强,当然是因你的元神更强大。虽然在质方面还是一般般,可你的量却是常人的九倍左右。真让人想不通,这世上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奇葩?”
听天獒也懒得再问李轩为何能修成阴煞了,李轩不答,它难道就猜不出来么?
它抬起头,用仰视的角度看向李轩身后的红衣女鬼,尾巴一阵狂摇,眸中发光,一副恨不得跪舔的神态:“真不愧是帝王之资,居然在这个时候,就修出了九幽绝寒!这等样的神通能为,哪怕只有三重楼的境界,一样可以在这冥界中碾压许多六重楼境的恶灵了。”
他们这些话,薛云柔显然又是听不见的。她眼神很好奇,却限于誓言,没有开口询问,那张吹弹可破的小脸上只现出了些许的无奈:“两位,可以继续往前走了吗?”
听天獒这才把视线从红衣女鬼身上收了回来,叹息不已:“真不知李轩你是走了什么样的狗屎运,居然能与这位大人结缘。如果被那些困于十二重楼境的大修知道,只怕都恨不得现在就将你宰了。有这位大人之助,他们中哪怕天资最差的,都能在三五年之内身登天位。”
这是乐芊芊之后,第二个对李轩这么说的,李轩的神色也微微一凝:“多谢!”
他如何不知听天獒让薛云柔先行立誓,又施法遮蔽,让这位不能看,不能听,正是为助他隐瞒红衣女鬼的存在?
这当然是听天獒本该做的,不过也由此可知,城隍老爷对他的守护灵并无觊觎之意。
然后李轩又叹息着道:“可如果獒兄能帮我摆脱这位,或者多指点一些化解孽煞之法,那么小弟就更感激不尽了。”
帝王之资的守护灵很好,可李轩认为自己的性命更重要。
现在人都知道的道理,有钱没命花是世间最悲惨之事。
“你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可知这位大人为你又做了多大的隐忍,多大的牺牲?至于化解阴煞,我要能知道我现在就不是一条狗了——”
听天獒正说着话,忽然眼神一凛:“让开!”
就在这刻,他们的身前突然就有一团绿色的液体喷射过来。李轩吓了一跳,在间不容发之际闪开。然后当他回头看的时候,只见那液体落地之处赫然腐蚀了一大块。
随后又有一位持着铁锏,高约四丈的魁梧巨人,还有四位一身黑衣黑甲的身影穿空而来,与一头从裂隙中跃入进来的惨绿色巨蛙激战在了一起。
前者是都城隍庙供奉的另一位神将,穿着黑衣黑甲的四位则是夜游神。那巨蛙却不知是什么妖物,像是牛蛙,可如果仔细辨认,会发现它身上的绒毛,赫然都是人的手指。
“妖鬼!”
李轩头皮发麻,心有余悸。
所谓‘妖鬼’,就是妖与鬼的结合体,兼具二者的长处与神通,非常可怕。
这只‘牛蛙’,就是一头七重楼境的妖鬼,实力远非刚才被他与薛云柔联手杀死的‘鹦鹉螺’可比。
刚才他的反应稍稍慢些,可能就会化为脓水。
这让李轩感觉毛骨悚然,只觉这冥界之内,处处都是危险,险恶之极。
他想如果自己掌握离开这幽冥世界的方法,搞不好就会当逃,直接跑路。他现在万分怀疑城隍要他做的事,是否是自己力所能及的。
“獒兄,这地府当中现在是怎么回事?怪物攻城?”李轩按着腰刀,眼神惑然的问道:“这可是与所谓的大晋五甲子周岁,又逢阴年阴日有关?”
旁边的薛云柔,也在此时竖起了耳朵。只要不涉及红衣女鬼,两人的话她似乎都能听见。
听天獒则摇着头道:“有一点关系,可不止是如此,最重要的缘由是大胜关,还有一座三百年前的大墓。你们可知这南京地府的面积与形状?”
李轩对此自是茫然不知的,薛云柔则凝思着道:“略略知道一些,据说大晋开国之时,南京冥界只有东西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可三百年来南京人口日渐稠密,南京冥界也在广大。除了金陵府城之外,周边阴土往外扩张了三百余里,将周围许多市镇都囊括其中。”
“也把我们西面五十里外的大胜关,还有更西面的陈汉将士墓也包入了进来,就是因此,才出了祸患。”
听天獒转过头看向眼神迷惑的李轩:“我说的不是鄱阳湖的那座,而是大胜关旁边的那座墓。昔日晋太祖用谋,引诱汉王陈凉挥军近百万沿江而下,并设伏击之。
最终陈汉惨败于大胜关前,近三十万将士埋骨于此,之后两年陈汉才恢复元气,又与太祖战于鄱阳。所以如论凶厉之气,这大胜关下的陈汉将士墓,更胜于鄱阳湖。”
就在这个时候,听天獒已经带着李轩来到了一座巨大的城门前。
这城门与城墙的形制都与南京城相仿,可同样给人以虚幻之感。李轩没有细看,他更在意听天獒说的话:“可是这大胜关的陈汉将士墓有什么问题?”
“问题大着呢,而今此墓地甚至已有一半坠入阴界,介于阴阳两界之间。原本金陵阴界自成方圆,与阳世隔绝,只有我们地府的阴差,才能任意出入。可如今,金陵地府与阳世有联系的地方,又多了这座介于阴阳两界之间的陈汉将士墓。原本此墓被朝廷封禁镇压,倒还没什么问题。可不久前——”
听天獒一边说着,一边走到那城门前,它将自己的脚趾在城门一触,使得这巨大的木门在‘嘎吱吱’的声音中打开。
“也不知何故,最近有无数本是游荡于郊外的妖魔鬼怪来到这地府当中,不知受何人驱使。赫然已成妖军围城之势,意图叵测。”
它语声一顿:“之前你不是问我,老爷他殿前为何没有点烛火?缘由就是为镇压地府,我们已经没有多余的神力浪费。如今整个地府处处漏风,便是我家老爷也是捉襟见肘。”
李轩目光透过门缝,往外面眺望,然后就面色煞白,倒吸了一口寒气。
在那门外三千丈处,赫然站着一排排各种骇状殊形的妖魔,一眼望去,竟然看不到尽头。
这朗朗乾坤,太平之世,竟有这么多牛鬼蛇神?
他自问是胆大,甚至胆大包天。可这个时候,李轩也不禁牙关发颤。
“獒兄,城隍老爷要我做的事情,该不会是在这城外吧?”
第九十三章
大无畏的李轩
“不然呢?”
听天獒回头看着李轩:“老爷他的意思是让你们出城去西边——”
它话音未落,李轩就双手抱拳,朝着听天獒拱了拱手:“獒兄,我感觉这事我兜不住。你我后会有期,各自珍重!”
说话的同时,李轩开始将真元散开,同时把腰左边扭一扭,右边扭一扭。
他刚才就仔细观摩过那些恶灵,看它们究竟是怎么从此界逃离的,现在是照猫画虎,依法施为。
李轩心想让自己一个小小的三重楼境武修在此情此境下出城,简直是开玩笑!那边的妖魔大军里面随便一个大佬就可以把他捏死。
他又不是大军中七进七出的常山赵子龙。
薛云柔不禁噗嗤一乐,为之莞尔:“你这样扭是没用的,那些恶灵之所以能够逃出阴界,是因有人在外接应助力。”
听天獒神色则很是无奈:“你先听我把话说完啊!当然是还有人护送,我们的文武判官都会随行。我还能不知道以你的修为现在出去是送死?所以我们还特别请来了这位薛姑娘,她有一件法器可以带着你们从九幽冥河绕开城外的这些妖魔大军,经五十里外的大胜关去陈汉墓。”
“原来如此,你早把话说清楚啊。”
李轩把心放回到了肚子里,可他的眼中,却含着狐疑:“所以,你们认为这些妖魔,是从那座陈汉墓进来的?可陈汉墓那边,朝廷难道就没有人管?”
“原本大胜关的守将会岁时祭祀,同时负责修复封禁,南京礼部也会遣大员监督。可最近因大胜关的军械库失窃案,大胜关副总兵已经被下狱论罪,总兵也停职待查,南京礼部尚书则已空缺了三个月。按说南京礼部与钦天监也不会忘了这件事,可现在偏就没人理会。
所以我家老爷对你父亲很是赞赏,说当代诚意伯不愧为意寒神刀李乐兴之后。即便在停职代勘的时候,也不忘公事。如果大晋的官员,都能像你父亲这样尽忠尽职,哪里有这么多麻烦事?”
听天獒感慨了一番之后,眼神就变得异常凝重:“除此之外——有问题的还不止是陈汉墓,还有大胜关,我是说地府的这座。昔日仁宗为防陈汉那三十万阴军作乱,也为防阴阳两界打通,曾经下旨给我家老爷,让我等提供协力,将阴世大胜关的城墙加固加长,将陈汉墓封堵在南京三百里阴土之外。”
“所以理论来说,只要陈汉墓的封禁完好,只要大胜关还在,那些妖魔应该是进不来的。我们怀疑,不但这大胜关已失陷于妖魔之手,大胜关城隍可能也遭不测。”
薛云柔吃惊不已:“大胜关的城隍我记得是元周?怎么可能?那可是前代南京城隍!”
她见李轩现出疑问之色,又为后者解释了几句:“大晋开国之初,本城城隍并非明灵王殿下,而是另有其人。那也是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姓元名周,乃是前元的一位名臣,死后被蒙兀皇帝册封为金陵城隍。
要说此人的治政之能还是很厉害的,为人也算清廉,可金陵百姓对他并不信服,太祖也恶其投效蒙兀,身为贰臣,气节有亏。于是在开国之后,将祖籍吴郡的明灵王殿下指为南京城隍。不过在仁宗年间,这位又被朝廷册封为大胜关城隍。所以这位的神力极其强大,远超普通的府县城隍。”
“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8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