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哪里逃(校对)第4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6/883


结果元妙大师认为张员外的儿子身有罪孽,开价三千两纹银。可这事不巧被净觉寺的僧人得知,灵戒大师就跑去张家,说只需张员外改信净土莲宗,那我们只需纹银二百两,就可将他家儿子超渡。”
李轩听到这里就明白情况了,敢情是生意上的冲突。
这与两家的教义有关,小乘佛门认为一个人必须经过艰苦的修行,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才可以修行有成,得到佛门果业;他们通常以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希望了生死、离贪爱、灭尽身智。
大乘佛教则认为人只要有虔诚之心,就可以成佛,还可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所谓‘六度’来达到佛果,修行之法简单多了。
其中的净土宗最简单最过份,他们认为信众只需要称名念佛,一心专念弥陀一佛的名号,念念不舍,以往生净土为期,就可以成就佛业。
他们认为单求自我解脱是不够的,在除断自己一切烦恼外,还应该修持成佛,建立佛国净土,让更多的人脱离苦海。
——这里必须一提的是,这里所谓的‘净土’,大概就是如‘南京地府’之类的空间,由信徒的愿力来维持。各家寺庙,都有各自佛国净土存在。
而两家教义的不同,表现在超渡法事上,也就出现了收费上的差异。
小乘佛门收费昂贵,一方面是需要消耗不少法力器物,成本高昂;一方面则是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展现出信徒的诚意,死者的灵魂才能入西天净土。
所以升斗小民莫入其门,是没有被超渡的资格的。
大乘佛门的收费就很便宜了,禅宗高一点,净土宗最低,往往不到小乘佛门的十分之一。
小乘佛门就很不满了,他们认为自家虽然收费昂贵,却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而大乘佛门念个经就能超渡,这完全是在糊弄人。
大乘佛门则认为自己超渡了啊,至少可让信徒得到心理上的安慰,抚慰众生。
试问那些怨灵怎么来的?不都是心有遗恨,不甘死去吗?他们是在做好事。
还有一些人确实在他们超渡下入了净土,只是几率不大而已。
所以大乘佛门更受平民百姓的喜欢,却也因他们对百姓的煽动之能,被朝廷忌惮警惕,尤其净土莲宗,数千载以来屡遭打击。
小乘佛门则日渐衰败,不过近年因那位扶助太宗登基的黑衣宰相‘道衍’大师之故,倍受朝廷扶持,有了再起之势。
——朝廷僧录司发出的‘僧牒’,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是给小乘佛门的。
李轩不禁叹了一声:“把两位大师都给我请来吧。”
没过多久,善积寺的‘元妙’与净觉寺的‘灵戒’,就来到了李轩的马前。
二人都是一身金色袈裟,面白无须的和尚,平时的形象应该是气度雍容,法相庄严的。可此时这两位大师的脸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唇角都有着血丝。
李轩见状就不禁嘴角微抽,心想好吧,这是凑齐鼻青脸肿三人组了。
他脸上却是沉凝如铁,目光凌厉如刀:“六道司在此地所有损失,你们两家都得照价赔偿,各自分担一半。”
元妙与灵戒对此都无异议,这桩事本来就是他们理亏。在人家的地盘打架斗殴,还把别人的家给拆了,赔偿是理所应当。
李轩又看向了净觉寺的‘灵戒大师’:“还有今日的这桩事,是你们净觉寺做得不对。那张家员外的事,你们不得再擅自插手。善积寺的一应汤药费,你们净觉寺也得出了。”
这位灵戒大师当即就眉头微蹙,眼现不满之意。
李轩见状,就拿眼一瞪:“我不管你们平时是怎么争抢信徒的,可如今正值大战之期,你们净土莲宗在这个时候挑衅生事,是意欲何为?”
灵戒大师的气息略滞,随后就默然不语了。
他注意到李轩已经手按住了腰刀,一股让人心悸的森冷气息将他遥空锁定。还有旁边的罗烟,看过来的眸光也含着冷意。
灵戒大师脸上的怒意顿时收敛无形,眼中现着些许忌惮之意:“阿弥陀佛!李大人既然这么说,那么小僧从命就是。”
他知道这两人,就是最近哄传天下,声威赫赫的‘天击地合阳阳神刀’!
——没错!是‘阳阳’,而非‘阴阳’。一对双刀合璧,可以斩杀巫支祁与常泽的兔儿爷。
尤其这位李中郎将,据说还是与相繇正面硬撼过几个时辰的人物。
虽然灵戒无法理解,一个第三门的武修是如何做到的,可人家年纪轻轻就成了伏魔中郎将,又封了侯爵,想必是确有其事。
慑服了灵戒,李轩就又拿眼扫望着在场那一众乱糟糟的僧人道士:“都给我听着,本将不管你等是来自哪家道脉,哪家佛宗,既然到了本将的麾下,你们是龙给我盘着!是虎得给我趴着!
谁敢擅生事端,或者抗命不遵,本将军法行事。此言在先,日后勿谓本将言之不预!”
在场几乎所有人都纷纷俯首低眉,避开他的视线凌迫。
唯独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没有躲避他的目光,他笑着冲李轩一个稽首:“贫道长春观冲幽,见过中郎将!”
这位冲幽道人用佩服的语气道:“一直久闻中郎将大名,直至今日才有缘亲见,果真是风流跌宕,浩气英风。我们长春观,愿附中郎将骥尾。”
李轩就神色友善的朝着这位点了点头,他听说过冲幽此人,京东长春观也是全真派一脉重要的道观之一。
※※※※
在居庸关安顿下来之后,李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人马。
在编制上李轩其实无需费心,此处神翼都辖下三百余人,还有青龙堂辖下四百位伏魔人,都有现成的编制。
那四百武僧,三百道兵也简单,就编成三个都,各由元妙大师,灵戒大师与冲幽道人三人带领。
这些武僧道兵自有体系,李轩没有蠢到将他们打乱重编的地步。
说来以军阵与整体战力而论,这些寺庙与道观的武僧道兵,比他们六道司的人还要强些。
六道司的人常年都在办案,奔走于各地降妖伏魔,哪有时间去操练什么阵型队列?而这些武僧道兵吃饱了没事做,就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阵法的操演上。
论到小规模的军阵配合,他们甚至远超禁军。
不过这些人的战甲与武具却很成问题。
大晋朝不允许民间持有兵器,战甲更是禁忌中的禁忌。所以这些武僧道兵,
最多就携带一口没开锋的剑,或者一杆铁棍,加上一些法器。
李轩不得不动用神器盟的关系,为这些人临时调配了一些铁甲与兵器,甚至还为他们配备上了一匹龙驹。
这令所有僧道都疑惑不已,毕竟他们这次来的目的,只是为超渡战场上的凶灵血煞。
可与此同时,这些僧道也觉感激。在应对那些凶灵阴兵的时候,这些铁甲兵器还是很有用的。
而李轩在为他们整备装具的时候,还顺便了解了下部属的构成,战力的高下。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如果连知己都做不到,又如何能在战场上取胜?
李轩这是有备无患,虽然六道司的主要任务是降妖伏魔。可按照伏魔天尊老朱的意思,一旦战局有变,他们六道司的人马也得投入战场。
在这之后,李轩才把注意力转向了北面战场。
六道司在宣府,怀来各地的伏魔分署,每过一个时辰都会向京城六道司总堂发送一道信符,传递他们收集到的各种军情消息。
而这些信符,都会通过居庸关的驿站中转。
李轩让乐芊芊带着人守在驿站,将每一份信符抄录一份。然后通过这些由乐芊芊汇拢起来的消息,分析北方的战局。
第四四二章
新鲜出炉美娇娘
一天之后,在伏魔分署内的一间签押房,罗烟拿着乐芊芊让人送来的几份文档,一脸的迷糊。
“我还是搞不懂,前面的情况究竟怎么样了?不知我们大晋胜算几何?”
其实乐芊芊在文档上汇总的军情消息,非常的浅显明白。
所有来自前方的消息与战报,乐芊芊都按照时间地点分类,让人一目了然。
问题是,罗烟虽然认识这上面的每一个字,可当它们合在一起,她就完全看不明白了。
这与她以前帮李轩处理的那些公务与案件,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涉及到地形地势,还有大晋复杂的军队与人事编制,她一时之间哪里看得懂这些?
李轩倒是看明白了,可眼下的情况,李轩也难断定双方的胜负,他只能微微摇头:“目前是僵持之局,大晋的局面稍稍占优,胜算却不好说。”
此时北方的战场一共有三处,第一处是西面的‘大同’方向,由瓦刺名将阿刺知院统帅十三万骑,自‘阳和口’突破长城。
蒙兀人的这一路,也是走的昔日土木堡之变,瓦刺大军南侵的故道。
不过阿刺知院在破关之后并未挥师东进,而是将兵锋直指大同,隔断了宣府与大同之间的联系,压制住镇朔大将军梁亨。大晋三边总督,大同总兵与山西都指挥使司辖下的二十三万大军无法东援。
第二处战场,则是位于‘宣府’一带的主战场。
大晋已经于此地集结了三十六万步骑,由兵部尚书于杰亲自坐镇指挥,云集了大晋数位名将;蒙兀太师也先则针锋相对,集结瓦刺与鞑靼二部共二十五万骑,从张家口破关而入。
李轩看前方的战报,发现于杰似有诱敌深入,将也先诱至于‘洋河’南岸进行决战之意。
蒙兀太师也先则似查知了于杰的企图,其麾下大军虽是催城破塞,所向披靡,却无一兵一卒跨过洋河。
于是双方大军就这么沿着洋河北岸,一个个军塞军堡反复的交战争夺,使得宣府附近化作血肉磨盘。
李轩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这情况对于蒙兀人来说,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6/8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