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5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3/611

  秦牧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随即脸上挂起了笑意。
  他随即命令郭嘉派遣秦国天罗总教头苦竹率领二十名天罗赶往秦西保护这两个小家伙,随后又向苦竹严令,无论他们是否表明自己的身份,在自己没有巡游到秦西之前,都不许将他们带回咸阳。
  秦牧这一次一定要让他们好好知道什么叫做民生疾苦,总不可能真的等会到咸阳之后将他们关禁闭吧?
  在将两个不听话的孩子安排了之后,秦牧已经带着自己的长子秦政巡查到了武遂。
第784章
南方混乱将起
  秦牧从武遂开始一路向北巡游韩地,既亲自考察了各地民生情况,也同样了解到了各地科举考核的情况,最终还真让他抓住了一只科举舞弊的肥羊。
  舞弊之人本身才能并不突出,秦牧一眼便看出了这位所谓的兵家大贤的真实能力。
  而后通过顺藤摸瓜,最终查出此人乃是主考之人的亲戚。
  虽然主考官的能力也算不错,对于秦国的忠诚度也达到了八十以上。
  但是他这种以权谋私的行为确实不容姑息,最终秦牧将主考官入狱,同时将舞弊之人,驱逐出了秦国。
  这一消息很快的便传遍了整个秦国,秦牧在原地停留了三天的时间,这才继续巡游秦国。
  之后每过一处,都再也没有出现过徇私舞弊的情况。
  秦政对此非常不解,他向着秦牧发出询问道:“父王既然有心要惩治以权谋私的贪官污吏,为何又要刻意留出时间来让其他人弥补?”
  秦牧闻言之后,当即笑道:“年轻时父王也像你一般眼里容不得沙子,但是到了父王而今的岁数,有些事情却是不得不多加考虑一些。
  就像是之前被为父入狱的李文鑫,其本身的才能完全足够治理一县。
  之前在这里地方的时候,地方的百姓也是安居乐业,政绩算得上是突出。
  但是却因为一时的糊涂,最终铸成大错。
  恰逢为父需要杀鸡儆猴,所以哪怕父王爱惜他的才能,最终他也只能够在牢狱之中度过余生。
  我秦国有不少像李文鑫这样的人,他们虽然都有私欲,但却并非是对秦国毫无忠诚。
  难道真要把他们尽数斩尽杀绝吗?
  故而父王留下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擦干净自己的屁股。
  现如今也只是初试而已,就算是有个别人能够成功走到都试,最终也逃不出寡人的眼睛。
  所以在第一次就当是给他们一个警告,如果今后再有这样的事情出现了,王儿你便须得记住何谓慈不掌权了。”
  秦政闻言之后若有所思,而秦牧却是从郭嘉那里得到了一个名单。
  这个名单上一共有6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舞弊的嫌疑,但是秦牧只是暗自将这些记在心底,并没有在继续举起自己的屠刀。
  秦牧的为君之道,大体上还是宽仁为主,次之施以小惩大诫,最后方才是雷霆手段。
  该记的小账本儿还是要记的,总不能够次次犯错,次次都让他容忍不是?
  等到这一次巡查结束之后,便已经到了九月初一,各地考试已经有了结果,而那些选拔出来的考生也已经来到了咸阳城。
  秦牧在巡视西北的时候终于偷偷看到了自己另外一对子女,他本来以为这两个孩子中总会有一个哭着来求他,结果这两个孩子似乎非常适应现如今的生活。
  秦牧得知这一情况之后,整个人也变得有些怅然若失。
  他并非是一个无智的君王,但是却过分的低估了自己的孩子。
  本以为这两个孩子在吃过了苦头之后会回心转意,结果才发现他的孩子远比他想象中得更加坚强。
  在偷偷看了一眼难得认真读书的秦昊之后,秦牧随即将目光落到了秦政的身上。
  而后他向着秦政开口问道:“为君者应知民生疾苦,我秦国的百姓每天是如何生活的,王者就算不能尽知,但也该有所了解。
  既然昊儿与呈祥在这镇子里也算是熟络,不如你便也留在此处,与他们一同体验一下民生疾苦。
  等一年之后,父王再派人来接你如何?”
  秦政闻言之后点了点头,并没有反对秦牧的安排。
  秦牧随后便命人替秦政换了衣服,也将他送到了秦昊与秦呈祥身边。
  秦牧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方才离开此地回转咸阳之后,一名独眼老者却是带着两名孩童跋山涉水的来到了这里。
  那老者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并且还擅长一手剑术。
  故而他很快的便被镇里面的学堂聘请为先生,而他的两名弟子,与秦政兄妹等人成为了师兄弟。
  当秦牧回到咸阳之后,咸阳的都试也已经结束,几乎每一科都有贤能数百人,然后从上千人中选拔出其中最为优秀的二十人。
  这看上去有一些难度,但是这个时代的教育普及尚且存在问题,经过了三天的阅卷,秦国第1届科举各科前二十人终于新鲜出炉。
  之前范仲淹准备推举的12人都在政科高中的名单之中,为首之人成绩最佳,那是所有考官公认的第一,出身于秦国的秦赋。
  虽然其中生出了些许波折,但是这实打实考试出来的状元,还是非常受人尊重的。
  为了能够激励秦国的学子,秦牧赐各科状元咸阳走马,而后在咸阳宫外唱名。
  一时之间,无数秦国贤能之士为之沸腾。
  秦国集贤苑包揽了政科十二个名额的消息也不胫而走,虽然有传闻说其中存在舞弊的嫌疑,但是秦王亲自出面作保他们的才能,也让秦国的百姓不得不相信。
  与集贤苑包揽政科12个名额相对的,讲武堂参加武科与兵科考试的十六名考生也尽数高中。
  文科尚且有争议,兵科也难论断实际上的谁高谁低。
  但武科却是实打实的单挑,虽然最强者的武力值也只有97,但是其中打斗十分的热闹,最受秦国百姓瞩目的也就是武科的考核。
  这一场秦国的科举可谓是成功拉下帷幕,随后秦国虽然没有与赵国魏国签订合约,但是大家都十分默契的彼此秋毫不犯。
  也就在秦国与赵魏等国保持平静的时候,南方的楚国却是与吴国打得火热。
  眼看着两国彼此之间僵持不下,吴王便向自己的邻居,刚刚重新称王的徐王求援。
  徐国丝毫也没有推迟,可谓是撸起袖子就陪自己的老大哥下场干仗去了。
  十五万徐国的军队支援吴国,同时还有大量的粮草辎重。
  楚国见吴国找盟友,他虽然知道自己帮了秦国大忙,但是却并不敢向秦国求援。
  秦国与楚国有世仇,楚王根本不放心秦国的军队进入楚境。
  故而楚王派遣屈原南下越国,向越国的国君求援。
第785章
庞统归国
  曾经秦国与庞统有约,当秦国击败魏国之时,便是庞统回秦国之日。
  然而造化弄人,秦国数年之前攻打魏国失败,只是攻下了魏国的魏西之地,并没有达到灭亡魏国的目标。
  故而庞统一直留在越国,这一呆就是数年的时间。
  当秦牧击败赵国大军之后,又在国内召开科举,此时此刻的秦国,俨然已经称霸于诸国之间。
  但是秦国丞相之一的庞统依旧还在越国。
  秦国之所以将庞统借给越国,为的便是替秦国牵制吴国与楚国。
  原本三足鼎立的局面,伴随着徐国罢贸然介入,最终变成了两强相争。
  在形成这样的局面之后,南方诸国对于秦国的威胁便已锐减。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牧便决心召回久在越国的庞统。
  故而就在屈原方才抵达越国都城之时,作为越国客相的庞统,便开始向越王辞行。
  庞统对于越国的贡献很大,这一点越国满朝文武都了然于心!
  故而就在庞统将要离去的时候,越国上下君臣无不是愁容满面。
  只要有庞统在,无论是内政方面的问题,还是军略方面的问题,对方都能够处理的妥妥当当。
  内有庞统治政强军,外有范蠡大力发展越国商贸,越国百姓越发的富庶安康,他们也同样感念庞统的功绩。
  故而就在庞统离去之时,越地的百姓无不夹道相送,甚至有送出了十里之地依旧依依不舍之人。
  庞统并非草木,当然也不是无情之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3/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