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611

  还有一件事情你也需得记牢,你专诸大哥好打抱不平,那是因为他本身的武艺高强,在棠邑之中没有人能够奈何得了他,所以他方才能够闯出侠名。
  但是你本身的武艺还不够纯熟,所以还需得再磨练几年。遇到不平之事,莫要学你专诸大哥——”
  伴随着专诸夫人的谆谆教诲,小四的眼眶都禁不住有些红润。
  一旁的专诸见了,径直上前拍了他的肩膀一把道:“男子汉大丈夫哭哭唧唧的算个什么?你也别完全听你嫂子的,大哥不在棠邑的时候,若是遇到不平之事,切莫要袖手旁观,该出手的时候还是得出手,莫要坠了我棠邑好汉的气势。
  不过你要是打不过别人,那就要报你大哥我的名字,如果对方给个三分颜面倒也罢了,如果不给便也莫要再强行出头。
  只需要修书一封,请人将书信送到咸阳,不论路途多么遥远,大哥一定赶回来替你出气——”
  伴随着专诸的话音落下,一旁的专诸夫人当即翻了一个白眼,但是她却什么话也没有说。
  作为一个妇道人家,他还没有为专诸诞下子嗣,所以便一直将小四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
  在与小四交代的时候,便只是希望他能够平平安安。
  然而专诸却是豪侠本性,并不希望自己的继承人是一个缩手缩脚的孬种。
  他们一个教会了小四低调做人保全己身,一个教会了小四仗义出手,侠义为先。
第521章
秦国四年
  秦国一年,秦牧在黄沙漫天中正式建立了秦国。
  秦国二年,
秦国在征战中得以壮大。
  秦国三年,秦国吞并巴蜀,威服三晋,使得天下重新归于安宁。
  秦国四年,
  这一年的天下显得非常的平静,诸国之间十分默契的选择了罢战休养生息。
  在赵,魏,韩三国并入周天子之国后,韩王屡次派人出使魏国,向魏王提出对魏国上将军的不满。
  魏王虽然顶着极大的压力留下了吴起,但是在他的心底,却是悄然与吴起之间生出了几分隔阂。
  吴起并没有发现隔阂的深沉,反倒是越发积极的训练起来魏武卒,一门心思的提高魏国士兵的战斗力。
  他始终没有忘记与魏王之间的约定,将对秦国的复仇放在心底的首位。
  再加上魏王为他得罪了韩王,这让他由衷的感激魏王。
  他以为他与魏王之间的感情变得越发的深厚,殊不知,他表现的越发积极,越是引起魏王的忌惮。
  韩王与魏王说了不少的坏话,虽然魏王当时反驳了韩王,但是这些恶毒的言语却成了魏王心底的一根刺。
  虽然他并没有直接爆发,却也时刻消磨着魏王对于吴起的信任。
  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善变的东西,所以一场风暴悄然在魏国孕育。
  赵国任用了颜漠戈为相,这名杂家的丞相出乎意料的头铁,仗着赵辟疆的信任,他大力的改革了赵国的经济与贸易。
  建立起了完善的市集管理制度,鼓励商贾贸易,积极与犬戎通商,将大量犬戎的战马售卖到了南方,而后又将南方的兵器卖给了犬戎。
  仿佛根本也不担心犬戎会因此而变得强大,越来越多的财富被积蓄到了赵王的手中。
  而后颜漠戈直接在国内推行改革,几乎在每一座城市都建立了勇士馆。
  但凡能够举起勇士馆门口石锁的便可以入馆接受供奉。
  还会根据自己举起石锁的大小不同而获得相应的待遇。
  在壕无人性的金钱攻势下,燕赵两地的游侠都纷纷沦陷,他们从四面八方赶到赵国,住进了的这些待遇极好的勇士馆。
  等到年底的时候,只是凭借着赵国境内大大小小的勇士馆,便为赵国凭空增添了一万多名勇士。
  等到勇士馆住满之后,颜漠戈随即便推出了挑战入馆的制度。
  只要能够击败馆内的勇士,可以替代对方成为馆内的一员,而被击败者,将会被驱逐出勇士馆。
  勇士馆的待遇极好,有吃有喝还有钱拿,并且什么事情都不用做。
  对于那些朝不保夕的游侠儿们来说,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好的地方吗?
  为了能够维持自己的待遇,勇士馆内的勇士们都开始疯狂的习武,都是为了避免被驱逐。
  邻居们都开始改革变法,夹在中间的韩国又如何会毫无动作?
  然而不论是韩国的丞相还是韩国公族,都没有任何一个人在这个时候站出来。
  韩王的第八个儿子方才十岁,在感受到了自己父王的困境之后,他毅然决然的收拾行装离开了韩国。
  天下诸国之中,虽然秦魏赵三国都在变法,但如果要论变法最成功的,却还是要属秦国的楚西之地。
  秦国虽然是韩国的敌人,但是他依旧清楚的知道,强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楚国在与周天子之国取得和睦之后,仿佛忘记了曾经的恩怨一般,积极地与周天子之国往来。
  陆陆续续的送了不少的公主给周天子充斥后宫,并且芈华只在婚后的一个月,便成功的怀上了周天子的子嗣。
  大喜之下的周天子将芈华封为王后,原本的敌国公主,一跃成为了周天子之国的国母。
  这件事情在周天子之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周天子心意已定,最终在王允等人的帮助下,国内反对的声音终究还是平息了下来。
  秦国四年八月,楚国丞相熊重抑郁成疾,最终病死于郢都。
  屈原在熊槐的扶持下执政楚国,他先行废除了楚国的奴隶制度,而后下令削减国内贵族的私兵。
  然而屈原虽然是一个极有才华的人,且家世也算是庞大,然而他的命令却并不能够得以实施,楚国的贵族公卿们没有任何一个人听从他的命令。
  屈原的智慧并不弱于当世的任何一个人,如果在秦国的话,有些秦牧的支持,他完全可以大治一方。
  然而他现如今所在的是楚国,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楚国,早已经达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
  国内的大大小小势力无数,封君更是数不胜数,根本不是屈原靠着一纸诏书能够动摇的。
  只有通过铁血的杀伐,方才能够改变现如今的楚国局面。
  然而这种杀伐果决的特性,偏偏正是屈原所缺乏的。
  故而楚王是贤明的君王,楚国的丞相也是贤明的丞相,但是偏偏楚国就是无法改变现如今的窘迫现状。
  相比于楚国的窘迫,吴国的发展却是突飞猛进。
  在与赵国达成盟友之后,吴国的兵器出口犬戎,换来了大量的战马与皮革。
  国内有伍子胥组织强兵变法,另外还有孙武训练精锐士卒。
  治理朝政方面,臣子也是尽心竭力。
  只是一年的时间,吴国便已逐渐越国拉开了差距。
  越国当然不甘心如此坐视敌人壮大,然而没有等越国有任何的动作,越国南方的蛮族便对越国发起了战争。
  虽然这一场战争以越国的胜利告终,但是蛮族还是退到了南方的大山之中,让越国空耗国力打赢的战争,最终什么战利品也没有得到。
  而秦国咸阳城内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侠儿,其中有专诸,郑秋这样的豪侠,却也同样有一些汲汲无名的泼皮无赖。
  这些都是秦国天罗地网的源头所在,他们中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便通通需要由郭嘉去一一甄别。
  但是在秦国四年,天罗地网已经无形的铺展开来,逐渐将诸国笼罩其中。
  而与此同时,在巴蜀之地的都江,却是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洪水。
第522章
巴蜀水患
  李靖作为镇守巴蜀的大将,实际上却是兼任着巴蜀的管理之职。
  而今他还没有将蜀地的兵马训练齐备,巴蜀之地,便发生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水患。
  汹涌磅礴的都江之水,将巴蜀之地变成了一片泽国。
  原本富饶的天府之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然而李靖本身并不擅长治理水患,他只能一边让人将这一消息传回秦国面呈秦王,希望秦王能够有办法解决这一水患。
  同时一边下令开仓放粮,接济巴蜀之地的百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江的洪水并没有就此散去,倒是有愈演愈烈的情况发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