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2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9/611

  远远的看着秦国君御驾归来,诸葛亮快步迎了上来。
  在秦国君治下待的时间越长,诸葛亮对于秦牧便越发的尊崇。
  “爱卿何至于此——”
  诸葛亮出城二十里相迎,态度已经是极为谦卑,但让秦牧没想到的是,诸葛亮竟然便要上前来为秦牧牵马。
  秦牧急忙跳下战车,伸手拉住诸葛亮的胳膊道:“爱卿为寡人操持西北政务,坐镇西北之地,使我秦国西北无虞。寡人尚没有厚赐于爱卿,爱卿何至如此呀?”
  话音落下之后,便径直拉着他就要上自己的战车。
  “请爱卿与寡人同车,与寡人一同凯旋如何?”
  诸葛亮的力气又哪里比得上此时的秦牧,他几乎是被秦牧拽上了马车。
  等到秦牧拉着他坐下,诸葛亮这才苦笑道:“讨伐义渠之功,与微臣有什么干系!哎,国君这是折煞微臣了!”
  秦牧拍了拍他的胳膊,而后又向着蒙毅等长宁将领道:“诸位将军辛苦了,还请一同回长宁再叙话吧。”
  蒙毅的人急忙拱手退到一旁。
  随后秦牧递给了许褚一个眼色。
  许褚当即会意,憨厚的笑了笑,便驾车向着长宁的方向缓缓而行。
  “西北之地已定,寡人欲使爱卿归咸阳,不知爱卿以为,何人可以坐镇西北?”
  马车缓缓而行,在车上的秦牧也没有闲着,他轻声向着诸葛亮开口询问道。
  诸葛亮微微一愣,随即陷入了沉思之中。
  秦牧见他一副为难之色,便开口询问道:“蒙毅如何?”
  作为咸城第一个主动投靠自己的臣子,蒙毅如今的忠诚度也已经达到了95,属于完全可以让秦牧放心的程度。
  听到了蒙毅的名字,诸葛亮的双眸先是一亮,
而后却是又摇了摇头道:“蒙毅将军文武双全,确实是坐镇一方的大将,但是如今的西北之地,乃是我秦国的根基所在。
  粮食出产,兵器制作,战马养殖,都在西北诸城。这些都不是蒙毅将军所擅长的,恐怕有些不妥。”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秦牧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经过诸葛亮的提点,秦牧这才发现,虽然现如今秦国的人口主要聚集在咸阳与楚西两地,
但是秦国的根基确实是在西北。
  像这样的根基重地,如果不是一个全能之人,还真是让人难以安心。
  想到此处,秦牧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犹豫了良久之后,方才向诸葛亮问道:“我秦国之中,还有何人能担此重任?”
  他的话音方才落下,诸葛亮便深深的看了一眼秦牧。
  他微微转身向着秦牧施了一礼,随即开口说道:“舍亮之外,再无其他。”
  他掷地有声的言语,充斥着绝对的自信。
  秦牧看着自己眼前这个仿佛在亮光的男人,也深深地被他的自信所折服。
  “如此人杰,果真是不愧三分天下的卧龙啊——”
  他的心底暗自感叹了一句,随后拉着诸葛亮的手道:“爱卿可知道,此言一出,接下来的数年,或者数十年,爱卿恐怕都离不开西北了!”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诸葛亮面色非常平静地回应道:“君上的朝堂之中有庞统法正这样的智谋之士,也有沮授,孙乾这样的忠直之臣。
  君上的军队之中,有公孙,乐毅这样能征善战的统兵大将。
  也有许褚,赵云等等勇冠三军的猛将。
  另外,秦国的未来还有吕布,荀彧这样潜力无穷的少年。
  微臣能够为君上做的,便是替君上坐镇西北。至于咸阳之事,自然会有诸位大人与将军为国君效劳。”
  秦牧有些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拉着诸葛亮的手,久久不曾言语。
  眼看着战车抵达长宁,秦牧言语坚定的说道:“秦国的相位,寡人始终为爱卿留着。”
  听到了秦牧言语之后,诸葛亮缓步走下战车,他恭恭敬敬的向着秦牧一拜,并没有出声推辞。
  秦牧也长身而起,下了战车之后,便同样向着诸葛亮回了一礼。
  相比于老秦人热衷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凯旋,长宁的百姓却是选择了道左跪迎。
  望着黑压压站着两排的秦国士卒,又看着跪了一地的长宁城百姓,秦牧的眉头当即皱了起来。
  他径直迈步来到为首一名长者的身前,随即将他亲手扶了起来。
  “老丈何至于跪迎寡人呀?可是有人逼迫?”
  他的话音落下之时,目光之中浮现出了几分森寒之意。
  老丈身后的一名持戟士卒身形不由得往后倒退了一步,他急忙单膝跪倒在地,也没有解释太多。
  伴随着他的动作生成,两侧的其他士卒也纷纷单膝跪地。
  那老者顿时吓了一跳,急忙摆手解释道:“这些都与诸位将军无关,是小老儿自作主张。这都是为了感谢国君打跑了义渠人,又给我们重新安排居所与田地!”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市州其他的百姓也纷纷向着秦牧磕头道:“拜谢国君活命之恩。”
  秦牧顿时一愣,急忙伸手去拉起另外一名老者,然后开口道:“你们都是我秦国的百姓,寡人为秦国之君!如果寡人不管你们的死活,那谁来管你们呢?”
  他的话音落下,便随即向着众人吩咐道:“都起来,都快起来吧。”
  随着秦牧的话音落下,一众百姓却是都各自匍匐在地,大多都显得十分的倔强。
  秦牧面上浮现出了几分苦涩,他咬了咬牙,随即便也屈膝跪倒在了地上。
  “寡人为秦国之君,治国安民本就是分内之事。诸位父老乡亲拜我,岂不是折煞寡人呢!”
  眼看着他便要向众人磕头,那些个百姓顿时吓了一跳,离秦牧最近的一批人急忙上前将他拉了起来。
  那些原本跪倒在地上的百姓,也都急忙从地上站了起来。
第298章
秦国之礼
  这是秦牧第一次被百姓行跪拜之礼。
  他可以选择坦然受之,受万人顶礼膜拜,从此高高在上。
  但是秦牧的第一反应却并不是自觉尊崇,
  而是发自内心的生出了一种惭愧之感。
  他作为秦国之君,自以为文武齐备,百姓安居乐业,自己又获得了人皇的特性,国人百分百的忠诚,几乎已经达到了信仰的程度。
  他的贤德之名已传遍诸夏,
  在各国的君王之中,自以为是冠绝诸侯。
  但是当他看到这群卑躬屈膝跪倒在他面前的百姓的时候,他方才发现自己似乎忽略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那便是从头到尾,他都没有为秦国明礼。
  「礼」是一种由道德观念与风俗习惯形成的仪式,同样也是一个国家气节及一个民族的文明体现。
  在中国古代最初的礼仪之中,更多奉行的是拱手之礼,君王早朝,天子拜将等等,大多数的都是臣子拱手拜君,君王拱手回礼。
  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某个时代转化为了跪拜,然后在他前世生活的时代改为了平等的握手或者说敬礼。
  秦牧本身对于所谓的礼并不是十分的熟悉,但是他却非常清楚,当一个国家与民族的两条膝盖跪下来的时候,他便绝难再重新站起来。
  秦国在飞速的壮大与强盛,秦国同化的人口数量也急剧增多。
  统治者将礼逐渐的变成了一种统治手段,将它作为奴隶他人的一种工具。
  但「礼」本身是没有错的。
  所以秦牧当即迫切的决定,接下来的重中之重,便是建立属于秦国自己的礼法。
  具体的细则还有待商议,但其中除了对父母之外。
  哪怕是他这个一国之君,也不能当无罪之人的跪拜。
  他要的是一个「自强不息,人人如龙」的秦国,可不是一个卑躬屈膝的秦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9/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