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1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611

  随后秦牧便寻来了庞统,他想要问一问自己这个智囊可有办法。
  而庞统给他的答复,也让他察觉到了秦国上下对这一件事情的态度。
  “君上!秦为诸夏之国,君为秦国之君。红云夫人虽是犬戎公主,身份上倒是配得起国君。
  但周国方才因为一个身兼两国血统的王子而蒙难,君上以为,咸阳至秦阳之地的百姓可能接纳一国之母,还有秦国未来的公子是犬戎人?”
  庞统对他自然是忠心耿耿,但就算是庞统也无法接纳犬戎公主,作为秦国的国母。
  最开始的秦牧本以为自己最大的阻碍是红云涵儿真真与自己之间的仇怨。
  而今他才发现,红云涵儿真真与自己的仇怨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叹了一口气之后的秦牧让庞统退下,苦思良久之后也没有个结果。
  但很快的不再为此事而烦恼,因为楚西义渠之事已经传到了他的耳中。
  “什么?义渠竟然敢寇犯我秦国?”
  秦牧当即勃然大怒,随即拍案而起道:“好一个不知死活的义渠,来人啊,传公孙瓒,庞统两位爱卿来见寡人。”
  此时的五虎将正通过上古兵书之中的法门训练人皇亲军,秦牧便不打算传召他们,而这一次他只准备动用一万白马义从亲征义渠。
  这看上去有些狂妄,但是以白马义从的机动性,再加上他自身还有公孙瓒的被动技能加持。
  秦牧相信,当他领军杀入义渠的时候,定能将义渠搅得天翻地覆。
  就在他的话音落下之时,许褚却是瓮声瓮气的说道:“君上如果要与义渠交战,还请君上带上末将与凌统将军。”
  秦牧这才想起许褚与凌统二人原本便是义渠人,带上他们去讨伐义渠,倒也是一个极佳的好主意。
  秦牧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后又派出一名亲卫传唤凌统。
  秦牧令庞统坐镇咸阳主持大局,而他亲自率领公孙瓒与凌统许褚以及一万名白马义从驰援秦西之地。
  秦阳城中,曹仁望着眼巴巴盯着他的一众半大孩童,而后咬牙说道:“行军打仗不是儿戏,若是体力不支只会拖累战友。八叔公,并非曹仁自夸,曹仁十二岁时便已在战场却是事实。但当时曹仁已能开一石之弓,负重急行十里。这些孩子……”
  曹仁正准备拒绝之时,人群之中却是走出来一个孩童道:“曹叔,小子已能开三石之弓,能负重三十里地,可能参军入伍?”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别又有另外一个孩童紧随其后道:“曹叔,我能开两石弓,平日里倒也不负重,只是已经能够在马背上射箭了。”
  曹仁的眉头微微皱起,而后沉声开口说道:“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却是要试过之后才知道。”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而后便径直带着这一群孩童来到了校场之中。
  他指的桌上放着的三张硬弓道:“这分别是一石到三石之弓,你们轮流上前尝试,若是不能将弓拉开,便自己回家去吧。”
  他曹仁怎么也是秦国君钦点的秦阳守将,他11岁的时候才只能用一石弓,又怎么会相信会有孩童能够使用二石或者三石的弓箭。
  他一边安排试炼上百名孩童,一边下令召集麾下的将校。
  他确实要选出一个合格的统帅,而后领兵支援长宁。
  当年老子逆天改运,强行将黄河龙脉的气运截留了一部分在秦国。
  以至于那一段时间的秦国孩童大多都获得了惊人的天赋。
  这些孩童是十一二岁的,身体已经逐渐开始发育,故而他们增长最多的却是个人的身体素质。
  让曹仁惊骇的是大多数的孩童都至少能开一石弓。
  三石之弓就算是现在的曹仁都有些吃力,但那率先开口的孩子竟然能开弓连射10发。
  这顿时便让曹仁惊骇了起来,他急忙询问那孩童的名字,八叔公却没有开口。
第261章
秦阳小将秦阳
  “小子秦阳,拜见曹将军——”
  八叔公没有说话,那小子却是率先向着曹仁开口说道。
  曹仁当即一愣,敢以秦阳之城为名的,恐怕便只有那一家的小子了吧?
  “秦皋家的幼子,在秦牧尚未抵达秦国之前,秦阳实际的掌控者。”
  曹仁的眉头微微皱起,若论血脉关系,这一家与秦牧的关系最为亲近。
  但如果论亲疏远近,秦国之中偏偏只有这一家与秦牧有狭。
  “将军可是因为小子的出身而有所顾忌?”
  就在曹仁皱眉的时候,那秦阳竟然主动地开口发出了询问之声。
  曹仁顿时一愣,犹豫了半响之后还是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那秦阳却是笑道:“吾父于秦,犹如仓中硕鼠,本就受秦人唾弃,君上不因其罪而斩,已是隆恩浩荡。
  秦阳并非不知好歹的稚子,如何会因此而心怀怨恨?”
  他的话音落下之后,不等曹仁回应便又继续说道:“吾父掌秦阳时,秦之藏书,尽为小子所得。又耻家父私德,故而每日勤学不怠。
  今学业有成,尤善军略。
  国君选贤任能,不计出身用人才。就算是国君当面,秦阳往投亦为国君所用,曹将军如何不纳?”
  他的话音落下之时,曹仁却是莞尔一笑,而后口中笑道:“你这小子倒是自信的很,不过本将军便也信你一回。”
  他的话音落下之后,是突然狡猾的一笑而后问道:“以你这小子的意思,你觉得现在可以担任我军的何职啊?”
  秦阳的面色确实变得有些凝重,他紧了紧手中三石之弓,而后上挂两矢。
  两矢齐飞之后,竟然分别中了两靶的靶心。
  “以秦阳之能,可为援军统帅——”
  他的话音方才落下,曹仁的瞳孔一阵收缩,而后怒道:“你这小子倒是不知天高地厚,一军统帅关乎我数万秦人的生死,岂是你的稚子可以担任。”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秦阳却是摇了摇头而后说道:“国君东征,秦之名将大多齐聚在咸阳新都,秦阳城中可称大将的便只有曹仁将军了。
  秦阳,为秦国兵甲出产之地,秦之重镇。需有大将坐镇,确保万无一失。
  故而救援长宁,必须得另派统帅。
  副将秦严,性格暴戾,酷于军法,为人古板,不知变通,非上将之选。
  长史秦善,性敦厚,好仁义,为一军长史无碍,却并无领军的才能。校尉……”
  秦阳侃侃而谈,竟然将这秦阳的秦军将领分析了个七七八八,最终得出结论,秦阳城中果然没有可堪一用的领兵之人。
  曹仁如何不知他所言属实,原本他还有些属于副将秦严或者校尉秦得胜,但在这小秦阳的分析之中,这二人反倒是成了最不能够肩负统兵之责的人。
  他看了一眼眼前的小秦阳,不知不觉之中还真的动了些许心事。
  “我秦国之中,国君有二义子,至今亦不过十岁而已,却已随国君征战沙场,秦阳十二,文武皆备,如何不能做的一军统帅?”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曹仁有些哑口无言。
  四周的其他士卒与孩童都看得目瞪口呆,八叔公却是揪着自己的胡须,颇为志得意满。
  最终曹仁还是没有答应秦阳,而是与他开口说道:“你便先做本将军的亲卫,一军统帅之事,休要再提。”
  秦阳也没有在意,他似乎早就知道曹仁会拒绝自己。
  恭恭敬敬的向着曹仁抱了一拳,却如何也舍不得放下手中三石之弓。
  那曹仁轻轻一笑道:“你这小子本领倒是不错,又能言善辩,这弓便算是给你小子拔得头筹的奖励吧。”
  秦阳当即大喜,恭恭敬敬的向着曹仁一拜:“多谢将军——”
  曹仁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而后对着一旁的其他人吩咐道:“本将遵守承诺,能拉开一石之弓的都可以参军入伍,但如果未能拉开弓弦,便请八叔公带他们回家去吧。”
  曹仁话音落下之后,唯一没有拉开弓箭的八名半大孩童各自阴沉着脸色离去。
  剩下的孩童都聚集在了一起,竟然十分自觉的排成了一个整齐的小型方阵。
  他们的速度极快,就仿佛是早已经经过严密的训练一般。
  曹仁的脸上露出了错愕的表情,这些可都是一群孩子,在他的心底,不愿意收下这些半大孩童,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年纪尚幼,根本没有所谓的军纪与袍泽观念。
  但是此时此刻,曹仁的这一想法彻底的被颠覆。
  他错愕的同时,却也注意到身旁的小秦阳,而后略微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这些都是你做的?”
  小秦阳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而后笑着说道:“我诸夏作战历来需要组织战阵,以秦阳看来,战争的基础便是队列与队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