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1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611

  他们大肆鼓吹黑旗军的待遇,几乎将黑旗军鼓吹成了根本不用劳作,每日便可以喝酒吃肉的人间天堂。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非常单纯的,被亲朋好友这么一鼓吹,他们也都动了心思,而后一个又一个的加入到了黑旗军的队伍之中。
  如果不是周天子败亡得太快,再给公孙起一个月的时间的话,公孙起甚至有把握靠着这一支人马,拿下整个楚西之地。
  但是周天子败得实在是太快了,这让公孙起不得不放弃原本的想法。
  就在他以为自己不得不撤军的时候,一个国家却是突然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巴国使臣——图汉,见过大当家。”
  公孙起当面的是一个身材消瘦的青年男子,他身形俊朗,但却微微有些驼背。
  “使者从巴国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公孙起的眉头一挑,直接干脆的向着使者开口问道。
  图汉的脸上依旧挂着笑容,他淡定从容的回应:“我家大王久仰大当家的威名,希望大当家的能够为我巴国效力。”
  他的话音落下之后,公孙起便冷冷一笑道:“巴国君敢得罪楚国也。”
  图汉的面容先是一僵,而后微微摇了摇头。
  “这天下有几个国家敢与楚王为敌?”
  公孙起闻言,便大会手一挥道:“既然如此,何需多加赘述?使者,请吧。”
  图汉当即一愣,确实没想到公孙起竟然这般果决。
  “大当家的且慢。”
  那图汉急忙开口阻拦,然后有些焦急的开口说道:“巴国虽不敢单独与楚王为敌,但是却可以出兵助大当家一臂之力,所求的也只是大当家的一个许诺而已。”
  公孙起眯了眯眼睛,然后声音沙哑的向着他开口问道:“巴国能出兵多少?”
  图汉犹豫了一番,便向着公孙起竖起了一根食指。
  公孙起心底已经开始暗喜,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分毫。
  “巴国希望我能够做些什么?”
  图汉见公孙起没有再拒绝,他也是心生出了欢喜之意。
  “我家大王的意思是希望大当家的能够占据楚西之地,成为我巴国东面的屏障。”
  公孙起有些狐疑的看了一眼图汉,巴国有天险尚在,又何须他公孙起作为屏障?
  仿佛是看出了公孙起的疑惑,那图汉笑着说道:“蜀国君老迈,其子无能,非守成之君。国君欲伐蜀国久矣,然强楚在侧,不敢倾举国之兵,只能坐看蜀国与秦国建交!”
  公孙起明白了他的意思,而后微微点了点头,向着他答复道:“且容我再考虑一二。”
  公孙起话音落下之后,便命人送图汉出营。
  那图汉转身即将走出营帐之时,却是又突然开口补充道:“如果大当家的愿意答应,我巴国愿意为大当家的提供粮食军械。”
  公孙起再一次点了点头,却始终没有直接答应图汉。
  又过了两日之后,公孙起方才唤来了图汉,在对方一通许诺之后,公孙起答应了结盟的请求。
  随即公孙起便向着庞统发去了一封书信,在简单的阐述了发生的事情之后,公孙起表示自己想要再继续呆在楚国。
  准备撤退的庞统仔细斟酌了良久,最终派遣了夏侯淳还有张飞两名猛将去保证公孙起的安全。
  与此同时,秦牧也收到了来自中原的消息。
  与中原的消息一并送来的,还有周天子求援的诏书。
  诏书的内容中并没有规定秦国必须要给出多少人马,只是简单的描述了一番被犬戎劫掠之后的周王朝当前状况。
  也就是这样的一封诏书,让秦牧无法对犬戎的入侵熟视无睹。
  当他知道犬戎的首领竟然是二王子的时候,秦阳也发自内心的悔恨当初不曾拆穿他的真面。
  近百万的周人妇孺被驱赶到了周王城的城墙之下,三国的联军硬生生的用人命填平了周王城的护城河。
  那些被犬戎人劫掠过的地方,小儿的手臂到处都是,妇女被割去了乳/房,老人被剜去了双目,残存的守军被伤痕累累的被吊在了城墙之上活活晒死。
  秦牧根本无法想象,那个有着潜龙之姿的男人为何会做出这般禽兽不如的事情。
  他虽然已经投奔了犬戎,但他的体内依旧流淌着诸夏的血脉。
  秦牧原本对他所有的好感都变成了深深的恨,此时理智告诉他应该抓紧时间壮大自身,不能够冲动行事。
  但秦牧就是无法合眼。
  他咬牙向着楚王传去了一封书信,同时也向西北的所有诸夏的国家传出了秦王的国书。
第172章
欲扶大厦于将倾
  秦牧传讯诸侯,而后在咸城募兵三万,尽起秦卒三万精锐。
  合计六万秦军,以乐毅为将,每日勤加操练,静等白马义从归来的同时,秦牧也在等天下诸侯的答复。
  不论周天子与楚王如何纷争,两国毕竟都是诸夏之国,现如今晋国三家叛变,单靠秦国的力量根本无法应对犬戎与三家的百万大军。
  周天子的军队已经败退,但是楚王却始终没有撤军,反倒是有北伐周天子的架势。
  东面的燕国公收留了晋国公,他已经命人整军备战,但半月以来都是忧心忡忡。
  东夷人的踪迹近日频繁出现在燕国的边境,
随时都有侵犯燕国的可能。
  这让燕国军有心救援周天子,但最终却只敢派遣三十万大军袭扰赵家掌控的邯郸附近。
  虽然并没有对赵家造成什么实际上的损失,但是赵辟疆还是早早的率领了麾下的士卒赶回了邯郸。
  其余的几方也分不清楚,他到底是因为担心燕国的袭击,还是抱有其它什么目的,但不论是哪一家都没有多说什么。
  周天子的大军已经败北,接下来的周王朝便像是一块大蛋糕一样,在等着他们去瓜分,这一场饕餮盛宴,能少一个人便少一个人。
  各国纷纷收到了秦国的传书,每一个诸侯都心怀各异,但周天子的余威尚在,一个又一个的诸侯,或多或少的征召了国内的青壮,随时准备将他们投入到救援周王朝的战场之上。
  但是现在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威信能够统领诸侯,而有威望统领天下诸侯的周天子大多数的时候都处于昏迷不醒的状态。
  残余的周军镇守各大城池,虽然暂时的稳定了局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只会越来越糟糕。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者,秦国君真是好气魄!”
  楚王也收到了秦牧的传书,对于此时还敢带头反抗联军的秦牧,忍不住发出了赞赏之声。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旁的范贤却是微微一笑说道:“国军是想要帮他?”
  楚王熊壁冷笑了一声,口中说道:“孤王准备御驾亲征,亲自送天子最后一程。死在孤王的手中,总好过死在他那个逆子的手中不是?”
  范贤没有丝毫的意外,但他还是谏言道:“吴越两国未平,还有那个在国内造反的黑旗军也是越发庞大,已经搅扰到了楚西的公卿,他们现在十分不满,每日上奏的竹简都快要堆满微臣的书了。微臣还是建议大王先平内乱为宜。”
  他的话音方才落下,那熊壁却是不满的摇了摇头,而后否定了他的意见。
  “那些个公卿就知道啃食我楚国的骨髓,真到需要他们的时候,又个个都舍不得出力,告诉他们,他们自己组建联军去镇压,如果连区区一群草寇都镇压不了,那便让他们去死好了。”
  楚王冷冷的抛下了一句,而后边径直转身回转寝宫去了。
  伴随着楚王的离去,范贤身边的一名青年男子缓缓开口说道:“父亲大人,大王现在……”
  他的神情隐约有些担忧,自周天子的大军惨败之后,现如今的楚王越发的专横了起来。
  以前他还非常听从范贤的意见,是有时候范贤都不需要经过他的同意就可以发布政令。
  在最为强盛时的楚国,范贤就相当于是第二个楚国的主人。
  但现如今的楚王隐隐约约将范贤排出了权力的核心,就连他的儿子也没有委任实质性的官职。
  对于自己儿子的抱怨,范贤只是微微摇了摇头。
  “吾儿切记。上若明,则臣贤。上若仁,则臣直。上若强,则臣柔。现如今大王已经称王,虽有吴越之患,但有项灞将军在,想来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周王朝已成历史,晋国三分已成定局。
  这天下再无一国能敌我大楚。大王此时强横些,实属正常尔。我儿切记事事柔顺,不要触及大王晦气。”
  伴随着范贤的话,其子露出了沉思之色,许久之后方才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楚王并没有派遣大军收复楚西之地,这完全出乎于公孙起的预料。
  巴国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派遣了10万大军给公孙起。
  公孙起毫不犹豫的用着十万人去做炮灰,正式发动了对楚西大型城镇的攻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