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9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3/2214


哪怕是长孙冲站在他面前,他都敢申请让这辆豪华四轮马车,成为自己今天的专属坐骑。
……
“郎君,快醒醒,快醒醒呀!”
王家的别院之中,一名身材姣好的侍妾,轻推着熟睡中的王杰。
昨晚奋战了那么久,王杰现在是一点都没有要睡醒的样子。
反倒是那个侍妾,如今却是满面红光,精神很好。
“王掌柜,郎君睡的太熟了,要不你再等一等?”
眼看着叫不醒王杰,侍妾重新出了房间,跟房外的王峰说道。
王峰是太原王氏的大掌柜,身份虽然比不上嫡系子弟,但是绝对比王杰的一个侍妾要高很多。
这个年代,大部分勋贵子弟对于女人的态度,那真是“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所以王杰的侍妾并不敢得罪王峰。
“小娘子,你再去叫一叫郎君吧!我真的有天大的事情要找他,要是不把他叫醒了,到时候你我都要倒霉!”
王峰很是无奈!
只见他手中攥着一份《大唐日报》,焦急的在那里催促着。
“可是……”
“没有可是!如果你叫不醒他,那就我进去叫!”
王峰一咬牙,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
刚刚他可是看了一眼府中的座钟,眼下楚王府的棉布应该已经开始售卖了。
如果王记棉布还是没有动作,那么绝对要倒大霉。
“我……我再去叫一下!”
侍妾知道如果让王峰进去叫,最终自己会更倒霉。
倒不如心一横,直接搞出点大动静,把王杰给搞醒。
“郎君,太原来人了!您快起床吧!”
侍妾倒也有绝招,原本一直都没有动静的王杰,猛地睁开眼睛,从床上坐了起来,“谁过来了?是阿耶吗?”
虽然王杰是太原王氏的嫡长子,但是并非没有对手。
如果他的表现得不到族老们的支持,以后的日子也会很难过的。
“郎君,是我,王峰,外面出大事了!”
王峰听到房内的声响,赶紧大声说道。
要知道,今天早上他看到楚王府的棉布价格,心直接就凉了。
王记棉布的成本是多少,他再清楚不过了。
哪怕是还有降价空间,也是不可能降一半这么多。
要是跟其他家打价格战,王峰在质量上还能有一些信心,成本拼不过也不见得就活不下去。
但是跟楚王府比,他是一点底气都没有。
“出什么大事了?不会是仓库被人烧了吧?”
王杰心中咯噔一声响,觉得那么多年过去的事情,应该大家都忘记了吧。
“不是,比仓库着火还要麻烦!”
王峰的话刚说完,王杰就已经披着一件外套,出现在房间门口。
王峰这么风风火火的过来,肯定是出了大事。
这个时候,他倒不会再想着睡懒觉。
虽然脚有点软,但是还是快速的出来见王峰。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不用着急,你具体跟我说说是什么情况!”
作为太原王氏的嫡长子,王杰不管面对什么人、什么事,都很有底气。
“您先看看这份《大唐日报》,一会我们直接去楚王府的棉布铺子看看是不是真的跟报纸上说的一样。如果是的话,那么长安城里头的棉布铺子,有一家算一家,全部都得倒闭。”
王峰并没有因为垫背的人很多,心中就变得舒服起来。
相反的,他对太原王氏的棉布产业充满了忧虑。
整个大唐,在商业上能够斗得过楚王府的,一家都没有!
“这……这个价格,李宽是疯了吗?他根本没有钱挣啊。不仅不挣钱,还的亏钱,他这是图什么啊!”
王杰快速的扫了一眼《大唐日报》,就知道王峰着急什么了。
“不管楚王府挣不挣钱,他们这么一搞,我们肯定是没有办法挣钱了。最麻烦的是我担心等会还有很多人会过来退货,到时候我们的麻烦可就大了。”
“走,去楚王府的麻布铺子看看再说!”
王杰的第一反应是李宽这一次肯定又耍什么花招了,要不然怎么可能有这么便宜的棉布?
……
“九条君,这一次机会,你一定要把握住,错过了,说不定就再也没有了!”
点都德中,王富贵气度雍容的跟九条信一说着话。
今天上午,楚王府的棉布铺子比预想的还要热闹。
不过,像是具体的售卖业务,已经不需要王富贵这个大掌柜去操心。
只要确定李宽制定的方案成功了,就足够了。
“王掌柜,您放心,这一次我亲自回一趟倭国,一定把这批棉布卖到倭国各地去。虽然我不是很清楚倭国那边的麻布现在是什么价格,但是绝对没有楚王府的棉布价格低,甚至还有高一倍不止。质量这么好的棉布带回去之后,不说卖的比麻布贵个几倍,只要价格跟麻布一样,就足以让所有的麻布都滞销。”
九条信一虽然早早的抱上了李宽的大腿,但是一直没能染指倭国和大唐之间的海外贸易。
这一次,王富贵主动的邀请他,把楚王府棉布售卖的事情交给了他。
长安城到倭国已经有很成熟的线路,棉布通过船只运输到登州,再换成海船,运输的成本并不会很高。
一旦大唐精美的棉布登录倭国市场,那些麻布基本上就不会再有任何生存空间。
至于这么干了会不会导致大量的倭国百姓失去生计,这就不是九条信一关心的事情了,更加不是李宽和王富贵会担心的事。
越多的倭国百姓没有生计,大唐就越容易从倭国招募到各种廉价的帮工,甚至是奴仆。
自从第一批去到大唐当奴仆的倭国人被特许回国探亲之后,倭国内部就掀起了一股去大唐当奴仆的风潮。
要知道,大唐勋贵家的奴仆,日子也比倭国国内的小地主过的要舒服啊。
“这一次,你也不要想着挣多少钱,挣钱的机会以后还多得是。不管麻布在倭国国内怎么卖,我们的棉布跟它们一个价,一文钱都不需要多花,就可以买到质量更好,外观更漂亮,更加吸汗和保暖的棉布,想必没有几个倭国人会拒绝吧?”
王富贵现在深谙做生意,第一笔挣不挣钱不重要的逻辑。
只要垄断了倭国的布匹市场,到时候棉布想卖什么价格,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再说了,自家王爷没有打算把棉布当成是一个暴力行业,而是希望保持合理利润之后,细水长流,将所有国家的传统麻布产业给摧毁。
到时候,棉布的价格就由大唐说了算。
最关键的是,市舶都督府为了棉布在海外的健康发展,还专门发布了一个规定所有出海售卖的棉布,都必须取得当地市舶司的许可才行。
否者,船只根本就不允许出海。
这就杜绝了到时候各家争抢海外市场,互相杀价的行为。
后世的华夏企业,就没有少干这样的事情。
据说同是兄弟企业的南车北车,就因为在海外杀价杀的太厉害,搞得亏本挣吆喝,才把要求统一合并的。
如今,李宽并不觉得大唐的勋贵的觉悟能够比后世高。
“王掌柜,其实我们把棉布的价格定在麻布的两倍左右,就已经足够有吸引力了。跟麻布一样的话,实在是太浪费了。”
虽然九条信一不清楚国内的麻布具体价格,但是大体的区间还是有印象的。
如果按照王富贵的做法,这批棉布运输回去之后,剔除运输成本,估计就真的挣不到什么钱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