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7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9/2214


“那自然是有的。油条的口感要好,就必要要炸得又松、又脆、又黄、又香,这可不是随便哪家都能做出来的。你看我们庆丰包子铺的油条,每两条上下叠好,然后用竹筷在中间压一下。你别小看这一个动作,既不能压得太紧,以免两条粘连在一起,影响了效果。
也不能用力太轻,因为需要保证油条下锅之后,油炸的时候两条不会分离开来。然后你看我们的油条,都有点旋转的造型,这其实也是有讲究的,可不是厨子随手之作。再者,这个油条的两端必须用双手轻捏,在炸的时候两头也不能分离……”
顾盼盼看李世民一行气度不凡的样子,不免忍不住卖弄了一下自家铺子的不凡。
“你这后生,倒是长了一张伶牙俐齿,说的我都想要赶紧尝一尝油条的味道了。”
李世民没想到简单的一个油条,对方居然有这么多说道,还真是跟以前去过的铺子都不一样呢。
“我建议你吃油条的时候,最好是配上一碗豆浆或者豆腐脑,味道绝对让你回味无穷。并且,我们的豆腐脑可甜可咸,可以根据你们的口味进行选择。”
“行,那就把你们铺子上的拿手点心,全部都上一些,看看是不是真的像你说的那么美味。”
李世民说完,就找了一个附近空着的座位坐下,然后开始观察四周的热闹景象。
这也算是他微服私访的一大爱好,那就是找个热门的酒肆铺子,坐下观察一番周围的景象。
有的时候,这种道听途说得到的消息,比什么都更准确。
第648章
帝王耳中的烟火气
庆丰包子铺里面,一楼大堂就有超过五十桌客人,再加上二楼的座位,一次性可以容纳一百桌客人。
这个规模。哪怕是在长安这样的大都市,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
“听说三味书屋新出了一部,是一个江南来的落魄士子所写,里面有很多关于平康坊里头各家姑娘的描写,看了很带劲呢。”
“你说的是《平康往事》吧?这书写的算是含蓄了,要不然三味书屋也不敢光明正大的摆放在那里售卖。你要看带劲的书,我告诉你一个好地方……”
坐在李世民身后的一桌客人,看模样应该是哪个书院的年轻学员,看上去斯斯文文,私下里聊天说话却是完全不一样。
李世民微微一笑,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旁边的一桌人。
看衣着打扮,这桌的两个应该是个商人。
“刘兄,听说你准备投资一个作坊,专门制作自行车的车轮?你可是已经拿到了永久自行车作坊的订单了?”
“零件都没有拿出来,哪有可能直接拿到订单?只有样件通过了永久自行车作坊实验室的验证,才有可能拿到订单。不过,我已经找过了王掌柜,他答应我的自行车轮子实验通过,报价又有优势的情况下,分一部订单给我做。”
“王掌柜都已经这么说了,那刘兄你这个生意肯定是稳了。现在自行车这么火爆,你说我要是也专门搞一个作坊,就去制作那个坐垫,你觉得有没有前途呢?”
“可以啊,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上次我跟王掌柜吃饭的时候,他已经透露出了永久自行车作坊希望把大部分的非核心零件外包给其他作坊制作的意思。并且永久自行车作坊现在也不仅只有一款车型,销量也一天比一天好,你要是真有这个想法,我可以找个机会问问王掌柜的意见。”
“那实在是太好了,刘兄,改天我做东,我们在味之素好好的喝两杯。”
李世民听着旁边这桌客人的谈话,对自行车在大唐的火爆场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阿耶,这一次我被观狮山书院提前录取,一定不给家里丢人。”
在李世民右手方,很显然是一家三口出来吃饭。
看他们的衣着,应该不是什么富贵人家。
不过,舍得来庆丰包子铺吃东西,显然也不算是长安城最底层的百姓。
“大郎啊,那化学院我可是听人说过了,是观狮山书院最新成立的,很受楚王殿下重视,机会也比一般的书院要多。人家居然免除了你的所有费用,那进了书院,就一切都要听教谕的。”
“阿耶你放心,从小到大,我什么时候惹过事啊?”
“你还好意思说!当初是谁偷看隔壁张寡妇洗澡的?是谁独自一人跑到平康坊,说要见识一些富贵人家生活的?”
“阿耶,那都是过去的事情啦,你提这一茬干什么呢。倒是你,不要太辛苦了,虽然作坊里给的工钱高,但是你也别老主动加班啊。明明一个月有两天假期,我从来都没有看过你完整的享受过。今天要不是为了庆祝我提前被观狮山书院录取,你也舍不得请一天假吧?”
“就你话多,我自有我的安排。”
听着这些很是日常的对话,李世民忍不住想到了自己的几个儿子。
如今自己的烦恼,有一半都是来自于李承乾和李泰之间的明争暗斗。
虽然自己已经多次警告,但是也没有什么效果。
真是头疼啊。
哪像人家,虽然收入似乎不高,但是一家三口的日子却是过的很温馨。
“陈兄,这一次出海,比往常回来的似乎要早一些啊。”
“那是,现在海路都熟悉了,又使用了最新的海船,速度自然是快了不少。以后啊,下南洋就不是什么吓人的事情了。真要是想出海闯荡,还得去澳洲或者西洋,那才有挑战性呢。”
就在李世民心中感叹着的时候,耳边传来右前桌上几个人的交谈声。
这几名长得黝黑精壮的汉子,似乎是常年在海上讨生活的人物。
“这几年,我也算是存了一些钱,我想把它们都取出来,看看能不能找几个人合买一条海船,我们自己跑一趟西洋。只要运气好,只要走一趟就发达了。”
“咦?这个主意不错!虽然替别人出海,给的工钱也很丰厚,但是终究没有自己做东家来的爽快啊。”
几名海员准备自己单干的交谈,让李世民想到了长安城中越来越多的小作坊和小商贩。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长安城的百姓,开始对开个小作坊感兴趣了。
衣食住行,他们涉及的东西往往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生意普遍都还不错。
李世民一路上自己就亲眼看到好些铺面极小,但是生意不错的铺子。
这跟几年前在西市里头看到的场景,还是挺有区别的。
“猪肉菘菜包子,羊肉大葱包子,咸菜冬笋包子,还有豆浆、油条、豆腐脑,客官,你们要的点心,都上齐了,请慢用。”
两名伙计各自端着一个餐台,将李世民一行人要的东西给送上来了。
从坐下到上菜,前后还不到五分钟,这个速度,绝对是算快的。
要知道,铺子里如今几乎都要坐满了人,生意火爆的不得了呢。
李世民还以为要等很长时间呢。
看来这庆丰包子铺,还是有点内涵的。
“都尝尝这些东西口味如何吧。”
李世民说完也不客气,直接夹起了一个猪肉菘菜包子,张开嘴咬了一口。
“嗯,好吃!”
“郎君,这豆腐脑,味道似乎也很不错。”
“油条也还可以。”
不一会儿,李忠和李君羡也矜持不下去了,被几个不起眼的吃食给攻陷了。
“能够搞出这么新奇的吃食,偏偏味道还这么好。李忠,回头你去查一查,看看这家店和宽儿有什么关系。”
如果刚刚李世民还不肯定,那么现在几乎可以断定这家铺子肯定跟李宽有些关系。
只不过不知道是楚王府直接投资的,还是谁借用了楚王府的菜谱。
第649章
李世民抛出来的哲学问题
冬天的长安城,太阳降落的比往常要早一些。
在宫门关闭之前,李世民回到了大明宫。
今天的微服私访,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魄的事情,但是那种接触百姓日常生活,听闻普通人交谈的感觉,却是让李世民有了挺不一样的体验。
第二天,开完早朝之后,李世民忍不住把几个朝中重臣给留了下来。
“这两天朕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百姓需要什么?众位爱卿,都有什么见解?”
李宽基本上一个月都难得参加几次朝会,结果今天心血来潮的过来晃了一圈,结果却是被要求留下来。
原本他还以为是不是朝中发生了什么大事,不方便在朝会上商讨。
可是没想到从李世民口中冒出来的居然是这么富有哲学的问题。
还好不是讨论我从哪里来,将向何处去之类的无解思考。
“吃得饱,穿的暖。陛下,微臣觉得这就是百姓们最需要的东西。”
房玄龄看了看众人,似乎都没有要先说话的意思,只好自己先站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9/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