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7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7/2214


不少人一辈子都没有几件新衣服穿,甚至大冬天的都不敢出门,也是很正常的。
李宽不管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
“王爷,如果这样的话,岂不是在河东道种植棉花的收益就没有那么多了?会不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
王富贵自然很清楚李宽在河东道推广棉花种植的决心。
“不至于,哪怕是棉布价格再降一半,种植棉花的收益也比其他粮食要高不少。再加上河东道北部那些土地价格便宜,朝廷赏赐的土地又都是分配在那里,但凡是这些土地能够跟长安城的土地一样产生同等的收益,就不会有人放弃。”
李宽对勋贵们的心态把握的还是比较准确的。
这些棉田,要么是赏赐的,要么是分配的,哪怕是购买的,价格也非常低廉。
而一旦这些土地变成熟地,每一亩的价格就会快速上涨。
哪怕是最终只能涨到长安城周边一半的价格,那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目。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在这里种植棉花能够挣到大钱。
衣食住行,衣这个行业,算是刚需。
整个大唐,甚至是整个世界,都对棉布有需求。
做的好的话,大唐的棉布有望成为最大的出口产品。
那么指不定以后大唐就不是瓷器国,而是棉布国了。
“王爷,那我们就随大流,把棉布价格降一降咯。”
“降吧,不过今年的价格已经降了这么多,估摸着再降一降也降不下去了。你去观狮山书院格物书院跟许敬宗了解一下,看看我让他们研制的东西搞得怎么样了。如果一切准备就绪,那么等到棉布的价格企稳之后,你就收购一批回来。”
李宽自然不会把楚王府的作坊拉到跟其他勋贵一个水平,在那里打价格战。
别人有的,我要新。
别人没有的,我要有。
楚王府出品,必属精品。
这个名头,李宽可不想丢在棉布上面。
“王爷,如果我们大量收购棉布的话,那么这个价格可能会反弹了。现在之所以会不断下降,是因为有些人还等着它继续降价之后再买。”
王富贵天天跟商业打交道,对于一些经济规律还是了解一些的。
“没关系,明年还要鼓励勋贵们继续扩大棉花的种植规模呢,适当的让棉花价格稳一稳,也不是什么坏事情。”
羊毛出在羊身上,李宽有信心让自家的棉布卖出高价。
……
杜府之中,今天比较热闹。
杜构在朔州待了将近一年,虽然期间也短暂的回来过几次,但是基本上都不着家。
今天他总算是再次回到了久违的家中,府上自然热闹了不少。
“郎君,这几天每天都会有两三马车的棉布从朔州运回来,家里在西市的棉布铺子也已经在售卖棉布了,但是价格一直喋喋不休。要我看,是不是干脆趁着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我们把棉布贩卖到海外去?”
李书国能够坐稳杜府管家的位置,自然也是有几把刷子的。
“这么多棉布被运回来,价格下跌是必然的。不过相比海外,我倒是觉得可以先运到凉州、襄州等州府售卖,这样能够更加快速的售卖出去。”
杜构对于出海,其实一直都是比较担心的。
虽然杜家如今也随大流的涉及了一些海贸,但是跟崔家、柴家、萧家、郑家等勋贵比起来,就算是小打小闹了。
当然,这跟棉布价格虽然下降,但是还比他的心理价位要高也有关系。
如果棉布真的跌破成本价,指不定他就愿意属下们去拼一把了。
“这倒也是个办法。这棉布虽然不如羊毛布保暖,但是胜在价格更加低廉,也比较耐用,在凉州这些地方应该还是很有市场的。”
李书国倒也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看到杜构提出了自己的方案,立马就接受了。
“动作要快!我们能够想到这个问题,其他人肯定也能想到。”
杜构原本以为自家棉布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楚王府,后面真正开始售卖的时候,才发现那些获得赏赐的功臣勋贵,全部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反倒是楚王府不温不火的在那里售卖着棉花了。
“郎君你放心,明天我亲自去一趟凉州,看看能不能把这棉花卖个好价钱!”
第609章
没听说最近有飓风啊?
观狮山书院里头,李谚跟狄仁杰正在实验室里头忙碌着。
作为李淳风的嫡子,李谚对于各种物资之间的变化非常的感兴趣。
当李宽安排人员在观狮山书院成立了化学实验室的时候,李谚立马就成为了这个实验室的负责人。
“李大哥,这染料的味道有点冲啊。”
狄仁杰一边将小块剪切好的棉布放进了染缸,不断的试验着各种染料的效果和质量。
大唐的染色技术,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了。
“确实味道大了一些,不过染出来的颜色却是比市面上的要鲜艳很多,说明王爷提供的这个配方还是非常有效果的。再说了,染布作坊的各个染缸都是安排在露天,味道散发的比较快,不会像我们实验室里头这么密不透风。”
李谚在一旁指挥着几个助手在不断的调试颜料。
大唐今年的棉布产量将超过丝绸,直逼麻布和羊毛布,怎样让棉布的花样变得丰富起来,就是李宽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虽然长远来看,棉布和麻布肯定是作为普通百姓能够消费得起的货物来售卖,丝绸才是真正昂贵的纺织物。
但是同个各种款式布料的推出,能够有力的拓宽棉布的价格范围。
便宜的可以很便宜,贵的也可以很贵。
“这些棉布使用了我们的颜料之后,变得更加耐洗,更加不容易脱色,我觉得可以交给染布作坊进行使用了。”
狄仁杰知道这几天从朔州运到长安的棉布多了很多,而楚王府如今不仅自己生产的棉布还没有开始售卖,甚至还以市价从其他一些棉布铺子里头收购了不少棉布。
作为李宽的弟子,狄仁杰自然知道李宽在等什么。
“今天这个对比试验结束后就送过去吧,先让他们制作一批棉布,放在铺子里售卖,看看大家喜欢不喜欢。”
对于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立马得到运用,李谚也是充满了期待。
……
“阿耶,楚王府的人这几天在西市不断的收购各家棉布,我们要不要跟进呢?”
长孙府中,长孙冲脸带纠结的站在长孙无忌身边。
除了作坊城的那块地,跟风楚王府的动作,基本上都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所以长安城中盯着楚王府动作的人,一点也不少。
“棉布价格已经跌了一阵子了,按理来说也差不多要跌不下去了。为父猜测李宽应该是觉得未来一段时间棉布价格会上涨,哪怕是不上涨,也能保持稳定,要不然没有必要这样收购棉布。”
一向自信的长孙无忌,这次的话里,却是让长孙冲感受到了一股不自信的味道。
“那我们也跟着去囤积一些咯?反正只要别继续跌下去,囤积棉布哪怕是挣不了太多的钱,也不至于亏本。”
“也可以吧,我就不信李宽让人买了那么多棉布,是没有任何目的的。”
……
柴家的地理位置很好,占地面积也不小。
深秋时分,柴家后院的银杏树都已经落叶。
金黄的叶子铺满了地面,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
柴令武从外面跟人喝酒回来之后,就在院子里散布。
“大哥,这几个月府上的收入上涨很快,我们要不要多买一些良田呢?”
后世,有钱了大家就想买房。书袋网
而在大唐,有钱了大家就想买地。
柴家也不例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7/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