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6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5/2214


童周在一旁详细的解释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中间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啊。童周,我觉得单单这个小故事,就足够让你跟巢琼流芳百世了。指不定一千年以后,学员们课堂里还会专门学习你们这个小故事的事情呢。”
李宽忍不住笑了起来。
自己本来不想拔苗助长,没想到偏偏还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有了电池的出现,大唐对电的研究和理解肯定会大大的加快。
虽然离电力社会还远的很,甚至可以说李宽今生都未必能够见到电力社会来临的场面。
但是,无疑这会进一步加深大唐对自然的理解。
不管是物理还是化学,亦或是生物和医学,其实都是相辅相成的。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不是独立的。
就像是细菌的发现,你要是没有格物学的进步,你哪来的镜片的各种原理提升?
而没有化工产业的发展,优秀的玻璃镜片从哪里来?
“王爷,确实如同童教谕所述,这个电池的制作,还真是要归功于巢琼的意外发现呢。”
李谚倒是没有想着要独吞功劳。
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同的大小的电池,不同材质制作出来的电池,蕴含的电能是不一样的。你们电能研究所可以好好的研究一下电能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来表达电能的大小或者强弱。假以时日,观狮山书院的电能研究所,一定会成为举世瞩目的存在。”
虽然电的研究很重要,但是短时间内,李宽觉得蒸汽机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简单的勉励了大家一番之后,他并没有太多的泄露一些后世的电学知识。
不过,这一次的发现,倒是让他意识到是时候举办一个奖项,以便更好的刺激观狮山书院乃至大唐百姓研究新技术、新理论的热情。
“王爷,您是说由我们观狮山书院出面,设立一个大唐皇家科技奖,专门奖励每年在格物、医学、算学、农学方面做主杰出发明和贡献的人物?”
许敬宗听到李宽的这个想法,稍微有点意外。
如果李宽只是想要表彰奖励观狮山书院的学员和教谕,那么不管怎么折腾,许敬宗都不会觉得奇怪。
但是现在这个奖项明显是面向整个大唐的。
也就是说不管是观狮山书院的学员还是曲江书院的学员,亦或是其他各道的一些匠人和郎中有什么新的发明,都有可能获得这个奖项。
最关键的是,李宽居然说每年这个奖项的颁布,将会尽可能的请当今的天子出席。
这可就非同寻常了。
“没错,暂时就是这四个科目,以后根据情况再增加。至于这个奖项,除了颁布奖杯之外,还会有一万贯的奖金。”
一万贯的奖金?
许敬宗有点不可置信的看着李宽。
这个手笔也太大了吧。
一万贯啊!
这可不是一千贯!
不客气的说,不管是谁获得了大唐皇家科技奖,基本上立马就成为一个大富翁。
楚王殿下对这个大唐皇家科技奖,也太过重视了吧?
“这笔钱将会由楚王府来负责支付,大唐皇家钱庄和东海渔业作为保证。至于如何评选这个奖项,这就需要延族你好好的思考了。到时候每个科目都组建一个评奖委员会,由评奖委员会推荐候选人给到本王,最终由本王来确定获奖人。”
在大唐自己的高端科技人才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之前,大唐皇家科技奖这个意义非凡的奖项,就只能李宽自己来亲自把握了。
哪些发明有意义,哪些发明是革命性的,有谁比李宽懂吗?
至少由李宽自己来把关,不会出现一些乌龙的笑话事件出来。
这要是评奖委员会自己来定夺,万一哪天搞出一个类似“水变油”、“永动机”之类的项目作为获奖项,那就搞笑了。
“属下明白,那这个大唐皇家科技奖,是从今年就开始搞吗?”
“既然准备搞,那就以最快的速度先搞出来。这第一届的各科奖项,本王就直接指定了。反正奖金也是本王出的,想必没有人会有什么意见。”
这个时候,观狮山书院哪怕是出面成立大唐皇家科技奖,奖项的影响力也高不到哪里去。
不说大唐上下会有什么反应,就是观狮山书院自己的学员也未必会多么在乎。
当然,一万贯的奖金一公布,肯定会引起非常大的讨论就是了。
“那……那也行。既然如此,要不就直接定在六月十六吧?还有十几天的时间,属下正好可以安排、宣传一番。”
李宽眉头跳了跳,没有反对。
这个许敬宗,还真是会见缝插针的拍马屁啊。
六月十六,那是李宽的生辰。
把这个一个日子定为大唐皇家科技奖的颁奖仪式的日子,一旦这个奖项的影响力扩大开来,那么李宽的声望肯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这绝对不比后世的诺贝尔奖要差呀。
“你看着办吧!”
许敬宗具体的办事能力,李宽还是相信的。
反正最关键的奖项是自己定的,其他反而都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了。
……
国子监中,孔颖达看着最新出版的《大唐日报》,眉头直皱。
“俗!真是俗!俗不可耐!”
观狮山书院要设立面向大唐所有人的大唐皇家科技奖,许敬宗自然是要大书特书的宣传一番。
特别是楚王府每年拿出四万贯的巨额资金作为科技奖的奖金,这可真是大手笔。
绝对可以引起百姓们的热烈讨论,甚至还会进一步提升获奖人说研究的技术的知名度。
就比如后世的导电塑料,如果不是因为它的发明人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估计除了化学领域的人员,哪怕是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大部分也都不知道吧?
更不用说普通的百姓了。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奖金设置的大一点,对大唐皇家科技奖初期的宣传来说,其实是非常有好处的。
这就是一个变相的广告啊。
就好比幸运纸的奖金,如果特等奖的金额不设置的大一些,那么哪怕是楚王府将卖票的钱百分百的奖励出去,也不会引起多大的轰动。
相反的,把特等奖设的高一些,哪怕是你只把五成的收益拿出来作为奖金,这个影响也非同凡响。
“孔祭酒,虽然观狮山书院的这个做法非常的俗气,但是不得不让人佩服楚王殿下的大气,让人佩服楚王殿下对格物、医学、算学、农学的支持力度啊。”
司马才章站在孔颖达身旁,很是感慨的说道。
作为《雅风》的负责人,司马才章对于各种宣传手法的了解,已经今非昔比,自然能够意识到大唐皇家科技奖的知名度,必定很快就上来了。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求学之道,贵在坚持,这李宽用金钱来衡量知识,岂不是把我等士人跟商贾摆在了一起?”
孔颖达发现大唐皇家科技奖里头有农学,他能理解,毕竟无农不稳;有算学,他勉强也能理解,毕竟明算科,可是大唐科考的项目;至于医学,这个也不难理解;至于格物学,他虽然非常厌恶,但是也知道李宽很重视,科技奖里有它,倒也不奇怪。
但是,偏偏里面没有经学。
这是什么意思?
那李宽是想说经学不重要吗?
他这是公然要将科学的大旗拿出来,把经学排除在科学的范畴吗?
长此以往,以后还有多少人关注经学了?
孔颖达无法接受这样的情况。
当然,这是他的心里话,他没有跟司马才章说。
“孔祭酒,话虽如此,但是观狮山书院设置这么一个奖项,对于这些领域的学员和教谕来说,怎么也都算是一个好事呢。并且,按照《大唐日报》里面说的,这个奖项并没有限制获奖人的身份,哪怕你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有杰出的成功,也能获得大唐皇家科技奖农学奖;哪怕是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工匠,也有机会获得大唐皇家科技奖格物奖呢。”
司马才章倒是就事论事,没有跟孔颖达一样带着有色眼镜。
“才章,你说我们国子监是不是也可以搞一个文学奖或者其他什么奖项出来呢?”
孔颖达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