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5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0/2214


李元昌脸上难得的露出了一个微笑,他为自己这个别出心裁的提议感到自豪。
“可以是可以,其实来的路上,我也想到了也一个方法,就是售卖一些卡片,这些卡片上留下特殊的标记,然后我们制定一个规则,锁定某个中奖的标记,然后再进行兑奖。”
“对啊,我觉得你这个想法就很好啊?为什么你不跟本王说,莫不成你觉得这个事情有没有本王都能搞,所以想要自己单独搞?”
“冤枉,汉王殿下,借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这么想啊。实在是因为这个方法有一个特别巨大的漏洞,所以长安城没有哪家敢这么搞啊。”
彭志筠有点郁闷,这汉王殿下,对自己的信任度还是不够啊。
“漏洞?什么漏洞?我觉得很完美啊。”
李元昌在脑中完善了一下刚刚彭志筠的方案,越想越觉得完全可行。
“这……汉王殿下,这要是到时候我们公布了某个标记作为中奖号码,比如一二三四五六七,那要是有人按照我们售卖的幸运纸,印刷了一堆有这种特殊中奖号码的幸运纸出来找我们兑换,那怎么办呢?”
彭志筠这话一出口,李元昌立马就哑口无言了。
他光想着挣别人的钱,万一有人也盯上了他呢?
这种事情,只要出现一单,就够他把以前挣的所有钱都赔进去啊。
“那……那我们就看着这个局面,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李元昌不甘心的看了看彭志筠。
第468章
一个新的产业诞生了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长安周边的粟米和水稻都已经开始收割了。
而李世民也早就收到了江南道和山南道递上来的奏折,知道今年这些地方的粮食收成铁定远超去年,所以李世民如今的心情非常放松。
这些地方新推广的南洋水稻,还有一季没有收呢。
“李忠,听说今天是长安城各家棉花的采摘日?”
李世民下朝回到宣政殿,就忍不住问了一句。
正常来说,这棉花也不是说就要同一天采摘。
先不说各家地里的棉花长势不完全一样,哪怕是完全一样,差个几天的时间收割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不过,李宽可不这么想。
为了让大家充分感受到棉花带来的影响,专门让王富贵跟种植棉花的各家打好了招呼,选择今天统一采摘。
采摘之后,楚王府的羊毛作坊负责统一收购。
当然了,各家勋贵关心的棉花种子问题,也会按照收购的棉花来进行一定比例的配还。
每个棉球里面都有五六粒棉籽,如果只是一两筐棉花,这些勋贵安排人去手工去除也可以。
但是这几十亩、几百亩的,再安排人工去除棉籽……
真当大唐有那么多闲杂人等吗?
“没错,据说楚王殿下专门请李淳风选择的良辰吉日,算算时辰,应该马上就要开始采摘了。”
长安城四周种了上万亩棉花,这已经是近来的新风景了。
李忠自然也是知道的。
“你安排人再去提醒一下宽儿,这棉花虽好,但是关中道可没有那么多良田给他种植,如果他真的有心要推广棉花,那就给一个能够说服朕的理由出来。”
李世民一直没有等到李宽来找自己,如今棉花都已经到了采摘的时候了,各家勋贵也应该在考虑明年是否种植棉花、种植多少棉花、在哪里种植的事情了吧?
“属下明白!”
……
棉花种植不是特别需要水。
不过,因为楚王府带头在渭水边上的良田中种上了棉花,搞得今年各家勋贵们的棉花都集中在这一片。
站在渭河边上,白茫茫的一片片棉花,在褐绿色的棉叶的点缀下,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
许多蜜蜂嗡嗡嗡的在棉田里飞舞,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棉田的斜对面就是观狮山书院。
农学院已经有一个叫做温光的学员,琢磨了两年的蜜蜂养殖。
就在这些棉田的边上,一间建议的茅草屋子四周,摆放着一排的蜂箱。
“温师兄,这棉花采摘完了,今天的蜂蜜是不是也到了收割的时候啦?”
狄仁杰难得的跟温光来到了棉田旁边,看着那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不断的来来回回。
很难想象,那琥珀色的蜂蜜,是一只只微小的蜜蜂飞出去采集花蜜和花粉,然后飞回蜂巢,蜜蜂吐出蜂蜜,存储到六方形的巢格中,一天天累积而成。
“怀英,莫要着急,过几天这棉花蜜就出炉了,到时候我留下两箱,其他的全部送到楚王府。”
观狮山书院里头,大家都知道小玉米喜欢吃甜食,尤其喜欢蜂蜜制作而成的甜食。
不过,这年头的蜂蜜,基本上都靠大自然的馈赠,得来其实没有那么容易。
这也是当初温光会产生研究养殖蜜蜂的念头的重要原因。
按照楚王殿下的话,农学院研究的东西,不仅仅是粟米、小麦、水稻这些粮食的种植,也不局限于菘菜、胡瓜、莱菔这些蔬菜,更不用说石榴、桃子、李子这些水果了。
但凡是跟动物和植物相关的东西,农学院统统都可以研究。
哪怕你去研究大雁何时南飞,飞往何处也可以。
自然而然,研究怎么养殖蜜蜂,怎么产蜂蜜,也是在书院支持的范围之内了。
“棉花蜜?温师兄,不都是蜂蜜吗?怎么还区分棉花蜜?”
狄仁杰在观狮山书院是以好学和好奇著称的,大家对他可谓是有爱有怕。
怕他把自己问的哑口无言啊。
“当然有区别啦。棉花蜜、百花蜜、枣花蜜、刺槐蜜,各种蜜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口感也有些许差别,并且春夏秋冬出产的蜂蜜,也都不同……”
说到自己研究的蜂蜜,一向木讷的温光也是两眼放光,嘴里滔滔不绝的说着。
“这么说,蜜蜂要大量养殖,附近就需要大量的花朵提供花蜜的来源?”
“没错,这一次我培养的棉花蜜就非常成功,之前在楚王府里花田旁边的花蜜也很不错。听说王爷准备推广棉花种植,到时候蜜蜂养殖的春天可就来临了。”
温光是家中庶子,家里有他没他都一样。
再加上他娘亲过世的早,家中其他兄弟姐妹跟他都不亲,他基本很少回家,基本上以观狮山书院为家了。
嗯,更准确的说,他是以蜜蜂为伴,哪里有蜜蜂,哪里就是他的家。
“不管是什么花,它都不是一年四季都开的,那你这养蜜蜂,也不可能只等着一种花吧?”
狄仁杰的这个问题,一下就问到了点子上了。
“怀英你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了,我也是去年底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过,这蜜蜂都是会飞的,它们自己会到处去找花采。如果是棉田这种大量棉花盛开的时候,蜜蜂采集的蜂蜜就会非常多,很快就可以将蜂蜜收割了。
如果没有大量的花朵可以采蜜,那么蜂窝里基本上不会有什么蜂蜜剩余,基本上都被蜜蜂自己给吃掉了。这个问题,我觉得只有不断的带着蜜蜂去到鲜花盛开之处采蜜才能解决呢。”
“带着蜜蜂不断的转换场地?”
狄仁杰听了温光的这个想法,眼前一亮。
如果蜜蜂每天都有很多鲜花可以采集,那么一窝蜜蜂一年可以产的蜂蜜数量绝对会是现在的好几倍。
自己就再也不用担心楚王府的蜂蜜不够用了。
蜜汁鸡翅、蜜汁排骨、蜜汁烧昆仑瓜、蜜汁叉烧……
蜂蜜在楚王府,可不仅仅是用来冲水喝,每年的需求都很大呢。
特别是那点都德学了楚王府的菜式之后,长安城里对蜂蜜的需求立马就飙升了好多倍,搞得现在蜂蜜是越来越贵了。
“没错,我准备明年就开始这样的尝试。并且,这怎么养殖蜜蜂,我基本上已经总结出一些规律来了,所谓学以致用,我准备明年开始,将这样子蜂蜜的技术传授给附近的农夫,培养长安城的第一批养蜂农夫。”
“温师兄的这个想法,我完全支持。就像是师父说的那样,农学院的学员,千万不能有敝帚自珍的想法,农学院里研究的改善粮食产量的方法也好,提高水果挂果率的方法也好,亦或是温师兄你这养殖蜜蜂的方法,本质上都是为了造福我们大唐百姓,提高我大唐综合国力的。这样,我跟许参军申请一下,让他安排两辆四轮马车给你使用,专门用来转移蜂箱。”
“这样就最好了,既可以放置更多的蜂箱,也能最快速的完成转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0/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