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4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8/2214


以他对隔壁这个崛起的帝国的了解,一旦波斯真的被人家攻陷了,自己家肯定会倒大霉。
这个时候,提前考虑一下后路就变得很重要了。
而根据哈梅迪的了解,除了东方的这个国度有跟大食国相抗衡的实力,其他的都完全不行啊。
自己如果要找一个新国都安家,大唐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这也是哈梅迪对蒲罗中的事情那么上心的重要原因。
第435章
凭本事欠钱,有什么好睡不着的?
广州的光塔码头,这几年变得愈发热闹了。
去年底的时候,程家听了李宽的建议,已经安排人手去广州购买了上万亩良田用来种植甘蔗。
这广州虽然是岭南道的繁华州府,但是地价跟长安城是完全没有办法比。
这让程家对甘蔗种植的前途多了几分信心。
地价低,就为意味着成本低,只要甘蔗的价格不是太差,就有利可图。
“郎君,一路辛苦了。”
程处默刚刚下船,程家派去广州负责甘蔗种植事宜的程刚就已经在码头上等待了。
程刚可是知道程处默今春也是会来岭南的,所以每天都有安排下人到码头附近等候,一旦发现程家的船只进港,立马快马回来告诉自己。
这样一来,程处默一下船就能看到自己,也算是程刚心中的一点小心思。
不管是什么时候,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都是很重要的。
特别是如今这种情况,程处默对自家在广州的甘蔗种植情况了解非常少,程刚能够第一时间汇报,这个功劳就先拿到了三分。
“程刚,怎么样,这甘蔗都已经种上了吗?”
虽然如今的程家,也算是长安城里有数的土豪之一,但是一下在广州府买了一万亩土地,哪怕是价格比关中便宜,也算是一笔大投入了,由不得程处默不关心。
“郎君,全部都已经种上了,目前长势还不错。这岭南的气候,比关中可要暖和多了,甘蔗长的很快,估摸着到六七月份就能收割了,很可能到时候还能种第二季。”
程家在广州的产业,目前就一个甘蔗种植,程刚自然要把甘蔗种植的相关事情全部摸清楚,要不然这个管事的职位,铁定做不长。
要知道,房府和楚王府也都有各自的管事来到广州,大面积的买地种甘蔗呢。
大家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到时候谁的表现更好一点,自然一目了然。
“广州这里,种植甘蔗的多不多?”
程处默下了船,骑上了程刚准备好的骏马,不紧不慢的往前走着。
这可是程处默第一次来广州,按照计划,他至少要在这里待上小半年,自然要好好观察一下这座城市。
“往年种的倒也不算少,不过基本上都是零零散散的,很多农户各自种植一些,榨成汁后晒干,售卖给一些商家或者自己食用。也辛亏好多农户多多少少都种植了一些甘蔗,要不然我们这几万亩的甘蔗地,还真是不好找到种呢。”
“几万亩?”
程处默回过头疑惑的看了一眼程刚。
自家不是只买了一万亩地用来种植甘蔗吗?
“是啊,我们程家的一万亩,房相府上也种了差不多一万亩。种的最多的是楚王殿下,许管事直接买了三万亩地,现在还在不断的买地。不过因为甘蔗种的问题,有些地还没有来得及种上甘蔗,这些可能赶不上一年两季了。”
程刚这段时间,不管是于公于私,都跟楚王府、房府在广州的管事保持密切的联系。
岭南毕竟是冯家的地盘,程家在长安城虽然无人敢惹,但是到了广州的话,还是要先收敛一些。
“楚王府的管事是谁?”
听程刚这么一解释,程处默倒也理解了。
这种植甘蔗,本来就是李宽建议程家这么做的。
“是许昂,楚王府许参军的长子。”
“楚王殿下把许敬宗的独子给派到了广州?看来他还真是看好这广州的甘蔗种植啊。”
程处默对于楚王府的情况比较了解。
那个许敬宗虽然之前的风评不算很好,但是如今在楚王府里面却是混的如鱼得水。
特别是他负责观狮山书院以来,许家在长安城的地位水涨船高,大小也算是一方人物了。
“这许昂的女儿去年刚刚许配给冯盎的十二子为妻,算是岭南第一勋贵冯家的亲家。属下估摸着楚王殿下派他来负责楚王府在广州的一应事宜,应该有这方面的考虑。”
“耿国公冯盎?如今的广州刺史也是冯家的人吧?”
要来广州,程处默自然也对这里的情况作了一番了解。
不客气的说,岭南道如今最大的势力,就是冯家。
在这里,冯家说的话,有时候比朝廷说的还要管用。
当然,这冯家倒也还算忠心,要不然李世民也不会容忍这种情况的发生。
“没错,属下也前去拜访过几次,为人倒还算方正。冯家子弟在广州府,倒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嚣张跋扈。”
程刚离开长安城去广州的时候,可以说是充满了担忧的。
岭南啊,自古以来可都是发配罪犯的地方。
听说那个地方到处都是俚僚,天高皇帝远的,一不小心就性命不保。
不过,真正来到广州府之后,他发现只要别离开广州太远,其实跟大唐的其他州府差别倒也不算特别大。
住在广州城里的人,还是汉人居多。
“今晚把那许昂和房府在广州府的管事都一起邀请过来,我也见一见他们。”
程处默不大喜欢用脑,但是广州府如今种植甘蔗最多的就是这三家,三家在长安城里就关系密切,他来到广州,自然也要先见一见这里的管事。
“没问题,许昂和房镇这些天也在打听郎君你什么时候到呢。”
“对了,这甘蔗都已经种下了,那个许昂有没有跟你说到时候这些甘蔗怎么处理?”
程处默知道楚王府是长安城最大的白糖生产商,但是他们的白糖也是从天竺商人那里收购的糖霜。
这怎么把甘蔗变成糖霜,似乎是个难题。
本来他离开长安的时候,还想去找李宽问一问的,奈何人家早就巡视天下去了。
可别到时候甘蔗都种下去了,不知道怎么变成糖霜,那就麻烦了。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不过那个许昂只说到时候楚王府会在广州建设一座甘蔗的压榨作坊,把压榨出来的甘蔗汁晒干之后运到长安城去即可。”
很显然,李宽并没有把打算制糖技术留在广州。
这种核心的东西,还是不要轻易外泄。
只要把晒干的甘蔗汁,这种白糖最初的原料运输回长安,在那里进一步加工成白糖就可以了。
“这个甘蔗汁晒干之后再运回长安,倒也不是不可以。”
程处默想了想,基本上认可了这种做法。
“对了,我们的地,都在广州府哪个地方?”
“在番禺县,广州府最好的地都在那一片,楚王府和房府的甘蔗地,也都是在那一片。”
“行,明天带我去看看吧。”
……
“西湖美景三月天哪。春雨如酒柳如烟哪……”
当广州的甘蔗苗正在享受着春日的滋润的时候,长安城周边的不少地里,棉花这种新鲜玩意也都纷纷被各家勋贵种植。
石养就一边哼着歌,一边给自家的棉花地添加一些农家肥。
去年的时候,依靠着种植新式的南洋水稻和水稻鱼的养殖,石养家的收入水平,一下子上了一个新台阶。
原本他今年是想继续扩大水稻鱼的养殖规模,不过当他了解到好多邻居都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他果断的选择了楚王府管事新推荐的棉花种植。
目前的棉花种子,总共也就只能种上一万来亩,再加上李宽分了一大半出去给到闻风而上的长安城勋贵,自己种的也就三千来亩。
李宽希望楚王府成为大唐最大的棉布商,但是并没有兴趣成为最大的棉花种植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8/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