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4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7/2214


“是,所以这段时间,我也是通过夜校等各种方法,不断的给这些突厥人洗脑,让他们认同现在的生活,让他们对现在的生活充满信心和期待。”
作为观狮山书院农学院的杰出学员,唐同人很喜欢动不动就学着李宽说话。
像是“洗脑”这个词,他听李宽说过一次之后,就熟练的掌握了。
“既然是种地,那就从种地上面想一想激励的方法。比如谁家的水稻产量最高,谁家每年种植的水稻面积最广,县衙可以给他颁发一个‘种田小能手’之类的称号,挂在大门前面。”
这种荣誉称号,成本几乎为零,但是往往却是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除了虚名之外,实利也是需要的。
“王爷英明,到时候豫章县再给获得‘种田小能手’称号的农户一些优惠待遇,那么这些突厥人种地的积极性肯定会高很多。”
唐同人倒也一点就透。
“王爷,现在安置在各处的突厥人,没有得到里正的允许,是不可以离开辖区的,如果我们允许这些‘种田小能手’自由出入县城,那么吸引力肯定会非常大;如果再能给予这些农户一些物质奖励,那么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王玄策在一旁也补充了自己的意见。
终归是花费不了什么,只要能够提高这些突厥人种地的热情,好处还是很明显的。
“这几天你们再具体商量一下,在春耕前把这个规矩给定下来,到时候在洪州各处的突厥人安置点都推行。”
桃花村的局面似乎比李宽想象的还要好一些,这让李宽对今年的水稻推广充满了信心。
“唐郎君,您又亲自过来啦。”
阿史那勇早就注意到远处那一行人了。
好歹他当初也算是突厥人当中的小贵族,算是见识过一些场面。
看到唐同人陪伴着的那个衣着华贵的郎君身边跟着好几名手持大刀的彪悍护卫,他就知道今天桃花村来贵人了。
那还不赶紧好好的上前去露个脸?
“阿史那勇,还不赶紧过来见过楚王殿下!”
唐同人说完,在李宽旁边低声的介绍了一下阿史那勇的情况。
“阿史那勇见过楚王殿下。”
“不用客气,听说你把这桃花村管理的井井有条,倒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李宽对眼前这个一身唐服,只不过面相跟唐人有所不同的阿史那勇,倒也没有摆什么架子。
其实,大家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到了一定级别的官员,往往很少在普通人面前摆架子。
相反的,在普通人面前,他们往往会露出一副平易近人的模样。
不管是装的还是真心地,至少会让百姓留下几分好感。
当然,在下属面前,该严肃的还是严肃,甭管是哪个级别的官员,在这一点上,往往都是差不多的。
“楚王殿下谬赞了,桃花村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能够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应该感谢的人是唐郎君还有观狮山书院来的几位学员了。”
唐同人和医学院、法学院的几名同窗,虽然平时居住在豫章县里面,但是几乎每天都在各地的突厥人安置点忙活。
楚王殿下曾经在观狮山书院上课的时候提到过一个观点:只有以自己的胡人身份为耻,以唐人身份为荣的胡人,才是好的胡人。
这段时间,唐同人他们除了指导这些突厥人开荒、搭屋,干的最多的就是教书先生的活了。
同样的一句话,从教谕嘴里说出来,跟普通人嘴里说出来,起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这南洋水稻,一年两熟,只要你们好好的种植,婆娘会有的,房子会有的,美酒美食也会有的,你作为桃花村的村正,希望能够好好辅助唐里正,大唐不会亏待有功之臣的。”
李宽跟阿史那勇不熟悉,也就只能扯一扯虚的东西了。
不过,对于阿史那勇来说,这些虚的东西,一点也不虚。
李宽是谁?
大唐的亲王啊。
如今在田间跟自己在那里说话,单单这个事情传开了,就能自己在村子里的威望上涨一大截。
“楚王殿下请放心,我阿史那勇一心向着大唐,绝对不会允许桃花村的村民们出现王爷不希望看到的事情,绝对不会让周围其他村落的百姓感受到危险,绝对不会让豫章县为我们桃花村抄心。”
这阿史那勇,毕竟是阿史那家族的旁系子弟,对于李宽希望看到的局面,有着清醒的认识。
这种眼光,绝对不是阿塔图那样埋头苦干的牧民们能够看到的。
“好,本王就拭目以待!”
第428章
闪开!都给我闪开!
长安城中,并没有因为李宽的离开而有什么影响。
甚至因为这几年国力的迅速增加,长安城反而更加繁华了几分。
一个国都的繁华程度,很多时候可以从娱乐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一二。
不说平康坊里日夜热闹的场景,单单观狮山书院的歌剧院就可看出一二。
“老任,你今天少说挣了十来个银币吧?回头是不是要请客啊。”
歌剧院门口,趁着观众入场之前,已经把倒买倒卖当做自己最核心职业的老任,正忙碌的指挥着一众小弟在低买高卖的倒腾门票。
“韦掌柜,您也来看戏啊。”
老任看到是城南马车作坊的掌柜韦宝,赶紧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语气,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今天是《花木兰》的首演,我当然要来凑个热闹了。”
韦家的马车作坊虽然被楚王府坑的不要不要的,但是并不影响韦宝来歌剧院看戏。
没看法,歌剧院已经算是长安城中一个有名的兼顾高雅和通俗的娱乐场所,每当歌剧院有新的作品出来的时候,都会成为长安城那段时间的热点新闻。
你要是没有看过,跟人聊天的时候都会缺少一些话题。
“您还真是来对了,这《花木兰》还真是受欢迎,长安城好多勋贵人家都来观看,简直就是一票难求。像是前排的那些位置,就是翻一倍的价格,也不见得买得到票呢。”
老任几乎垄断了歌剧院周边的黄牛生意,对于哪个演出最受欢迎,估计是最有发言权的。
这就像是后世一些演唱会,有些你就是再打折,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
而有些却是加价也很多人去观看。
人气好坏,一目了然。
“听说这《花木兰》要在歌剧院上演了,唱木兰诗都成为各个酒楼说书人必备的技能了。我昨天去五合居,还看到那郭得志在那里唱了一段‘唧唧复唧唧’,然后才开始说书呢。”
韦宝经历那场打击之后,整个人的变化比较大。
对于彭志筠这种靠着牙行起家的商人,态度好了很多。
毕竟,依靠着牙行的介绍,城南马车行的四轮马车,才能勉强卖个奔驰马车行两成的销量呢。
要不然,老任哪怕是再受彭志筠信任,韦宝也懒得跟他多说两句。
“是啊,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听说因为这木兰诗,西市的马匹生意都变差了,但是鞍鞯倒是卖的变好了。”
“到底好不好,一会看了就知道。我先进去了,改天一起去喝两杯!”
韦宝说完便往入口处走去。
……
“姑……郎君,这边,这边人少一些。”
伴随着开场时间的临近,歌剧院门前越发的热闹了。
虽然整个歌剧院里头,只能容纳三千个座位,但是歌剧院门前的人流,却是至少有六七千人,甚至更多。
毕竟,很多人家来看戏,都会带着几个丫鬟仆人在身边,但是又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进去观看。
再加上长安城的百姓也已经把歌剧院当做是一个景点了,有事没事的都有人来这里转悠。
“小茜,不用着急,我们是按号入座的,哪怕是晚点进去,也没什么影响啊。”
思思姑娘今天女扮男装,带着小茜来歌剧院看《花木兰》。
作为跟紫霞关系比较好的小姐妹,思思从紫霞手中拿到了最前排的门票。
“这么多人,万一等我们进去的时候已经开始了,岂不是闹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7/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