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4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7/2214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种棉花可就比种地挣钱多了啊。特别是现在种植棉花的人还少,那棉布的价格肯定不便宜,一亩棉花地的产出,估计顶得上十亩粟米地呢。”
杨本满在心里快速的计算了一下种棉花的收益,觉得比种茶都可能还要挣钱。
虽然,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种植棉花,这棉花的价格肯定会大幅下跌,但是再怎么跌,种棉花也比种粟米挣钱。
这点判断力,他还是有的。
“那我们要不要也种一点棉花?”
杨本满在长安城为官多年,也在城外有自己的田地和佃户,所以杨东立马就询问是否要把这些地用来种植棉花。
“当然要,但是,长安城里有这个想法的人肯定不在少数。如今这棉花的种子,只有楚王府有,你就是想种棉花,你也得有种子才行啊。”
一股淡淡的忧伤从杨本满心中升起。
以自己和楚王府的关系,这棉花种子,肯定是没有那么容易搞到了。
眼睁睁的看着一个挣钱的机会从眼前溜掉,他很是着急啊。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别看明年种个十亩八亩的棉花地,总共挣不了多少钱。
但是没有这十亩八亩,你就没有办法获取几百上千亩的种子,那你怎么挣更多的钱呢。
这种明知道可以挣钱,却是没有办法入场的感觉,是在是让人难受的紧。
……
楚王府别院,这几天是门庭若市。
刚开始的时候,李宽还主动的见一见客人,后面发现这些人话里话外都是一个意思,立马就带着程静雯和小玉米跑到观狮山书院躲清静了。
“哗啦!”
李宽从游泳池中露出头来,双手抹了抹水珠,很是舒服的松了口气。
这里的游泳池因为和温泉泉眼想通,哪怕是深秋时分,池水也不算冷。
“王爷,前阵子大家还在背后腹诽你奢靡无度的事情,一转身大家都跟着想种植棉花了,这些人的态度变化的也太快了吧。”
程静雯不肯穿只泳衣跟李宽一起下水游泳,就在岸边看着李宽父女两人在池子里玩耍。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些勋贵,精明着呢,稍微一计算,就知道种植棉花比种粟米要划算多了,态度自然立马就变化了。”
有的时候,小道消息比官方宣言更加的让人信服,不管是大唐还是后世,都是如此。
本来长安城中就有无数只眼睛在盯着棉花采摘后的用处,结果羊毛作坊里面,有意无意的,又把棉花纺织成棉布的消息给传了出去。
这种内部人士口中传出来的消息,最是令人信服。
再加上从逻辑上来说,这个消息刚好能解释为何明年楚王府要大规模种植棉花。
这么一来,好多人就坐不住了。
长安城的勋贵不少,但是真正日进斗金,不差钱的,其实不算很多。
大部分人家都是守着一些田地,收一些地租,另外再开几间铺子,每年的收支勉强有些结余而已。
就像是房玄龄府上,要不是房遗爱的原因,他们能够从东海渔业以及味之素得到大量的银钱,他们府上的日子,过的其实也有点紧巴巴。
毕竟,地租再怎么收,也是有定数的。
“说的也是,这样一来,王爷你倒不用操心怎么推广棉花种植了。”
程静雯自然是知道李宽想要大规模推广棉花的想法的,之前还以为比较有难度,没想到轻而易举的就开了一个好头。
“要不是朝廷已经决定在江南道和山南道大规模的推广南洋水稻,勋贵们这么热衷于棉花的种植,还真不一定是好事呢。”
民以食为天,粮食产量对于一个国家稳定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这个时候,你哪怕是有钱也好,粮食不能自给自足,也是哪个帝王都无法接受的事情。
预计明年朝廷会推广几百万亩的南洋水稻种植,而棉花的种植面积,由于受种子的限制,顶多也就是一万多亩的规模。
不过,后面以后,就立马有机会飙升到几百万亩的规模,就看棉花是否真的利润那么丰厚了。
“去年的时候,王爷你说棉布将会取代麻布,我还不大相信,如今的情况看来,这种可能性倒是非常的大了呢。”
程静雯想到一亩地出产的棉花就可以织出十几匹布,真要是种上几百万亩的棉花,那么一匹棉布的价格,绝对要比现在的麻布还要低的多。
价格更低,质量更好,哪来还有麻布的生存空间?
“不是可能性有多大的问题,这基本上是必然的结果。”
“那昨天大哥过来问你的时候,你为何让他去岭南种植甘蔗,不同意他去种棉花呢?”
程静雯忍不住把自己憋在心里一整天的问题给问了出来。
李宽忍不住“噗呲”一声笑了出来,惹得程静雯忍不住伸出了小脚轻轻的踢了踢他的手臂。
不过,李宽一个伸手,直接就把她从水池边拉到了水里。
噗通一声!
程静雯彻底的不淡定了。
“王爷,你好讨厌。”
“咯咯,咯咯。”
小玉米在一旁倒是看得乐呵呵的。
“跟你说过了,有话不要憋在心里,这是给你的小惩罚。怎么样,衣服都弄湿了,要不要一起游一圈?”
程静雯也是会游泳的,不过都是李宽不在场的时候,她才游。
“我不,王爷你放开我。”
眼看着李宽的手脚不老实,程静雯吓了一大跳。
她的脸薄,可干不出来泳池大战这种事。
“你刚不是问我为何不同意让宿国公府上也跟着种植棉花吗?”
李宽看到程静雯慌乱的眼神,不由得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些场景。
不过,她不乐意,李宽自然也不会勉强,干脆两人就靠在泳池边说起了话。
“是啊,王爷你这前后的逻辑岂不是有点矛盾?”
“不矛盾。这棉花种植固然是有利可图,但是长安城有无数的勋贵都盯着呢,不用几年,种棉花就将变成很平常的事情,收益虽然还是会比种粮食多,但是不会多太多。并且,这棉花也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种植的,对土地和气候的要求要比其他粮食要高,所以我提供了一个其他的选择。”
作为自己的大舅子,将来注定是要继承宿国公的爵位的,要承担起程家的兴衰重任,李宽自然会帮他一把。
“就是你说的去岭南种植甘蔗吗?”
“没错,如今广州也已经设立了市舶司,东方平在那里彻底站稳了脚跟。作为下南洋的一个重要补给点,广州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有意加大东海渔业在广州的投入。”
“那这根让大哥安排人去岭南种植甘蔗有什么关系呢?”
“甘蔗可以制糖啊,你看长安城这糖价,哪怕价格腰斩一下,也是天价啊。”
楚王府基本上垄断了长安城白糖的生产和销售,对于其中的暴利自然很是清楚。
“可白糖的制作,我们不是需要从天竺商人那里买糖霜来加工的吗?”
程静雯虽然听说甘蔗很甜,可以用来提炼糖霜,但是这项技术,掌握在天竺人手中呀。
到时候自家娘家在岭南种植了大量的甘蔗,却是没有办法制作成白糖,岂不是可惜?
“你家夫君知道怎么把黑乎乎的糖霜提炼成白糖,还会不知道怎么把甘蔗制作成糖霜吗?”
程静雯很明显是关心则乱,聪明才智明显是没有得到体现。
“啊?王爷有办法从甘蔗里面提炼糖霜?”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说要去岭南种植甘蔗了吧。”
李宽在程静雯小脸上啄了一下。
“但是那岭南也太远了吧,以前都是发配犯人才去那的呢。听说那里的南蛮经常不服管教呢,在那种地方种植甘蔗,风险岂不是很大?可不可以在关中种植呢?”
程静雯再聪明,毕竟也没有像李宽这样接受了互联网无数的信息轰炸。
她并不知道甘蔗的种植环境,到底如何。
“不可以,甘蔗在关中是种不活的,它喜欢气候炎热的地方生长,越是往南,越是长的好,含糖量越高。要想在大唐种植甘蔗,至少要到泉州周边才行,广州附近的话就更加稳当。至于你说的南蛮,它们要是不服管教,甘蔗地里正好缺少帮工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7/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