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2214


狡兔三窟,虽然楚王府在凉州和登州的影响力都很大,但是这些地方都是大唐治下,真要是有个万一,还是海外更加安全。
李世民在位的时候,李宽其实不太担心,但是以后是什么情况,自己还是要做多种准备的。
哈梅迪是波斯有名的海商,但是,这几年,他的生意下滑的非常厉害。
厄立特里亚海,也就是唐人所说的西洋,原本波斯人才是这里的主宰,但是伴随着阿拉伯的崛起,来自阿拉伯的海商,越来越多的出入在这条水道上面,极大的压缩了波斯商人的利益。
作为一名有远见的商人,哈梅迪迫切的想要改变这种局面。
但是,波斯连国都都被阿拉伯人占领了,依靠政府是无法实现哈梅迪的想法了。
这个时候,他想到了大唐,那个自己只去过两次的国都。
那是一个让自己感到震惊的过度,一个朝气蓬勃的过度。
去年,他在占城的时候碰到过东海渔业的船队,虽然没有什么交流,但是当今天他再次得到消息,东海渔业的船队出现在蒲罗中之后,立马就赶过去了。
今天,是哈梅迪第二次来蒲罗中了,没想到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将近两千的人员在码头附近,挥汗如雨的在建设着这座新城。
当然,这个建设规模,跟大唐国内的是没有办法比的了。
要知道单单修建一个长安城到凉州的水泥路,就动用了好多万人,如今在各处修路的帮工加起来,更是突破了二十万。
不过,考虑到东海渔业远道而来,勉强算是刚刚站稳脚跟,有这个规模也算是很了不起了。
“萨拉伊,看这个模样,唐人是要在这里建设一个长期据点了,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哈梅迪面色复杂的看着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
“主人,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现在最操心的应该是阿拉伯人人。这东方的贸易,最丰厚的利润都是阿拉伯人挣走了,如今大唐直接在这里建设一座城池,那么他们迟早会和阿拉伯人产生矛盾的。”
萨拉伊祖孙几代都是哈梅迪家族的仆人,跟着哈梅走南闯北,也算是见多识广了。
哈梅迪:“说的也是,不过他们既然有野心建设一座城池,那么对昆仑奴的需求就会更加的旺盛,今后我们运输昆仑奴到蒲罗中,然后再从这里采办唐人的物质运回波斯,利润不见得比以前差多少。”
“就是不知道阿拉伯人会不会横插一手呢。”
“如果唐人的见识足够,就应该知道跟我们波斯合作才是最有好处的,那些阿拉伯人狼子野心,最关键的是他们不仅仅从商,还要向当地人述说他们的教义,大唐这么一个大国,应该还是有些人能够意识到他们的危害的。实在是没有人意识到,那我们就多提醒他们几次,至少在这蒲罗中,得让唐人意识到我们才是他们最佳的合作伙伴。”
就在哈梅迪和萨拉伊站在窗旁低声讨论的时候,尉迟环回来了。
一番寒暄之后,哈梅迪直接切入主题。
“郎君,如今的西洋海面,阿拉伯人的商船越来越多,他们低价从大唐手中购买瓷器、丝绸和镜子,然后转手买到国内,买到罗马和拜占庭等地,获得高额利润,我前段时间听说阿拉伯商人准备雇佣一帮海盗来攻打蒲罗中,占据这个航海要点呢。”
哈梅迪一上来就给尉迟环一个猛料。
“波斯立国几百年,幅员辽阔,兵强马壮,怎么这个阿拉伯帝国就突然冒起来了?”
尉迟环倒也没有讥笑哈梅迪的意思,只是觉得有点想不通。
这几年,他听说了很多阿拉伯帝国的消息,无一例外,都是他们的军队所向披靡,攻城略地的内容。
这让他对李宽的提醒更加重视了几分。
作为对付阿拉伯人崛起的一招棋,蒲罗中在今年开始建城了。
今年碰到一个队阿拉伯似乎很熟悉的哈梅迪,尉迟环自然要多了解一番。
“说来惭愧,我萨珊王朝已经成立四百多年,可是现任国王殿下听信小人,任用奸臣,搞得民不聊生。偏偏这个时候,阿拉伯帝国出现了,他们为了扩展商路和土地,不断的攻打我们波斯和拜占庭帝国……”
虽然作为波斯人来说,这段历史不是多么光彩,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但是为了让尉迟环充分的意识到阿拉伯帝国的强大,意识到他们将会损害大唐的利益,他倒是不介意认真的说明一番。
“哈梅迪,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跟谁做生意都是做,只要你能提供蒲罗中城需要的东西,跟你合作也不是不可以。”
尉迟环自然是知道哈梅迪并没有那么好心,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决定跟这些波斯人合作。
拉一批,打一批。
这是今年出海之前,李宽跟尉迟环说的南洋立足之道。
很显然,处于国力下降期的波斯人,是属于可以拉拢的。
而富有扩张性的阿拉伯帝国,则是属于需要高度警惕的。
当然,警惕归警惕,并不表示尉迟环就不跟他们合作做生意了。
就像哈梅迪说的一样,阿拉伯人才是此时西洋海面最大的海商,要让大唐更多的货物被贩卖到西方,跟阿拉伯人合作也是必然的。
“郎君,你放心,这个月我就可以再给你送一船的昆仑奴过来,以后每个月都至少可以有一船或者更多的昆仑奴过来,绝对不耽误蒲罗中城的修建。”
规划中的蒲罗中城分为内城和外城。
内城是给唐人居住的,一些涉及专门技术的作坊也会建设在内城之中。
而外城也是给唐人,以及唐人的各国仆人居住的。
李宽也担心这蒲罗中城,建着建着,到时候满地都是南洋各国的人,一个意外,就替别人做了嫁衣裳了。
所以,蒲罗中城的人口管理,注定是很严格的。
如今大量的使用昆仑奴,只是权宜之计。
等到建设的差不多了,这些昆仑奴就可以再卖到大唐去,引入更多的唐人过来居住。
只要能够挣到大钱,哪怕是离的再远,也有人愿意冒险的。
“哈梅迪,这昆仑奴,有多少我要多少,价格你随便开。”
尉迟环很是大气,一番话让哈梅迪的内心变得火热起来。
不过,他也不傻,自己卖掉昆仑奴是需要换取唐人的各种物资的,而南洋各地,昆仑奴是什么价格,大家心中都是有数的。
真要是卖贵了,到时候人家瓷器卖的更贵,岂不是白折腾一场?
“郎君,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我哈梅迪闯荡南洋二十年,各地的情况都比较熟悉,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你尽管开口。”
有了哈梅迪运输而来的昆仑奴,蒲罗中城的建设,明显加快了速度。
而更多的唐人,将跟随这东海渔业以及各家出海的船只,来到蒲罗中。
这里,将成为大唐一颗冉冉崛起的明珠。
第395章
自信心爆棚的房教谕
味之素的名气愈发的响亮了。
每当它有新的菜式推出来的时候,都会提前三天开始宣传,但是又不告诉人家具体是什么菜式,搞得很多饕餮食客心痒痒的。
这一次也不例外。
今天是新的谜底揭牌的时刻,巢方和吴起再次联袂而来。
“巢医正,你说这一次味之素的新菜式,还能那么惊艳吗?”
吴起一边说,一边回忆着上回来这里吃饭的场景,口水忍不住流了出来。
“按理说,应该不会差的。但是我就想不通,听说这次的菜式是使用最普通的草鱼来制作的,这草鱼能搞出什么花样来呢?”
巢方觉得最美味的鱼,也不过是登州府快马加冰运来的那什么叫做金枪鱼。
那鱼脍,着实让人吃了回味无穷。
特别是加点芥末和酱油,一口放入口中,那种辛辣和滑腻的感觉,实在是一种让人无法释怀的享受。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芥末是岛国的特产,其实不是的。
芥末原产于我国,并且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有记载表明,从周代起就已开始在宫廷食用了。
这种微苦,但是辛辣芳香,味道十分独特的东西,可用作泡菜、腌渍生肉时的腌制品。
不过,像是味之素这样用来跟鱼脍一起食用,以前还没有人这么做。
吴起:“是啊,这草鱼我们也不是没有吃过。不管是煮着吃,蒸着吃,还是做成鱼脍,味道也就那样啊。”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平时要吃鱼肉,那是很奢侈的。
但是对于巢方和吴起来说,草鱼这种到处都能捕捞到的淡水鱼,隔三差五还是吃的上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