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3/2214


“那当你们遇到一座有着高大悬崖或者高山的岛屿的时候,最先看到的是什么呢?”
李宽继续面带微笑的问着。
“有悬崖的岛屿我们之前在南洋就碰到过,首先看到的是悬崖顶部奇形怪状的石头。至于高山的话,往往看到的都是山顶云雾缭绕的情况。”
虽然心中不理解李宽为何这么问,不过尉迟环还是如实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们大家都认为天圆地方,那么你们就没有想过,为何看到远方的船只和岛屿的时候,首先看到的都是顶部呢?不是应该整艏船或者整座岛屿吗?就像是你现在走出大讲堂,看到对面的格物大厦,你看到的是整座大厦,而不是大厦楼顶。”
李宽的这个问题一抛出来,大讲堂中陷入了短暂的宁静。
是啊,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就连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房遗爱,也感到这里面似乎有什么问题。
“王爷,会不会是因为海上看到的船只和岛屿离的毕竟远,所以刚开始看不清呢?”
尉迟环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之后,给出了一个自己都不是很认可的答案。
“桅杆是一艏船当中比较细小的物件,如果远到你看不清楚船身的程度的话,那么桅杆岂不是更加看不清?”
李宽的这个反问,直接就把尉迟环的猜测给否定了。
“王爷,那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房遗爱很光棍,一副我确实不知道的模样,反问了李宽一句。
“本王有一个假设,我先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
李宽没有直接回答房遗爱的问题,而是重新走到讲台上,拿起了地球仪。
“假设有两艏船在这个球的两端,他们沿着这个球面相向而行,那么最开始的时候,这两艏船上的人肯定是看不到对方的吧?”
尉迟环:“当然啦,球面凸起来把视野挡住了。”
“那么当这两艏船只不断的靠近的时候,那么彼此最先看到对方的是什么呢?”
李宽说完之后看着尉迟环,后者想到了刚才自己回答的一个问题,仿佛意识到了什么,有点不自信的说:“应该是桅杆吧?”
“啊?桅杆?刚才王爷问我们在茫茫大海之中,看到远处的船只的时候,最先看到的是什么,实际情况也是桅杆,这……”
房遗爱觉得自己的脑子又不够用了。
为什么两个问题的答案居然都相同?
有点不合理啊。
大讲堂中的很多学员,也陷入了沉思。
尉迟环说在大海里首先看到远方的船只的桅杆,这个缘由还没有人能回答出来。
偏偏楚王殿下假设的情况,两艏船只上的人也是先看到对方的桅杆。
这……
莫非……
许多人都心神一震,屏住了呼吸,满脸热切的看着李宽。
李宽对大家的反应很满意。
“师父,莫非……这大地是圆的?”
坐在前排的狄仁杰抛出了一个让大家震惊异常的解释。
“不可能,大地怎么可能是圆的?”
尉迟环不可置信的看着李宽。
“王爷,如果大地是圆的,那么住在下面的人岂不是要掉下去?”
坐在前面的李谚也忍不住提出了疑问
“本王再假设,如果我们居住的这个大地不是方的,而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球体,那么最开始的那个问题,是不是就解释的通了呢?”
李宽没有急着辩解,而是循循善导的让大家自己去思考。
尉迟环:“这……”
房遗爱:“听起来似乎很说的通,但是刚才也有人说了,要是大地是圆的,岂不是人要掉下去?”
房遗爱和李谚的这个观点,估计代表了很多人的疑问。
不过,李宽对大家的这个反应已经很满意了。
好歹大家纠结的是一些解释不通之处,而不是一味地因为否定而否定。
这要是孔颖达那帮人坐在这里,估计就要立马跳出来,引用一堆所谓的先贤的说法来反对李宽,说不准还要再给李宽扣几个大帽子。
就像是当初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时候,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你们问的很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回到当初本王在格物大厦楼顶做的那个试验。”
“就是扔铁球的那个试验吗?这根刚才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
自己生活在一个球上?
尉迟环觉得很难接受这个说法。
“不,谁说没有关系呢?通过那次的试验,已经证明了这世间存在一种力,叫做重力。格物学员已经有学员提出了一套重力的计算公式,虽然具体的参数没有计算出来,但是所有这个世间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影响,这个观点已经得到了格物学院众人的普遍认可。”
李宽的话刚说完,狄仁杰就忍不住说道:“师父,莫非你是说住在大地下方的人,因为受到了重力的影响,所以也不会掉下去?”
“没错,因为大地是圆的,那么对于住在每一个地方的人来说,他们的头顶都是天空,其实掉下去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李宽的这个回答,再次让大讲堂之中陷入了一阵沉默之中。
虽然没有几个人真的能够立马接受大地是圆的这个说法,但是,一时之间,似乎又找不到什么可以反驳的。
不管是前面船只和岛屿出现的顺序,还是重力的那个解说,似乎都在佐证大地是圆的这个说法。
反倒是大地是方的这个自古以来的观点,似乎找不到站得住的证据。
“王爷,要是按你这么说,岂不是船只沿着一个方向一直前进,最终可以回到原处?”
尉迟环沉默了好一会之后,再次抛出了一个问题。
“对啊,难不成我们下南洋之后,继续南行,最后会回到杭州府?”
房遗爱也不大相信这种推断。
下南洋的时候,船只明明是离大唐越来越远的,怎么可能最后又回到了大唐呢?
“下南洋不行!”
“啊?王爷你不是说大地是圆的吗,怎么现在又说一直往南,最后回不到大唐呢?”
尉迟环仿佛找到了李宽这个奇葩理论的不足,脸色变得激动起来。
“本王是说大地是圆的,一直往南的话,除非你的船只能够在陆地上行走,能够在极南冰天雪地的大陆上行走,否则你回不来。因为除了大唐之外,这个地球上并不是都是海洋啊。”
李宽这么一说,尉迟环有点不服气,但是一时又不知道怎么反驳。
“师父,往南不行,往北似乎通往的极寒之地,应该也不行。那么往东一直行走的话,是不是有可能最终回到大唐呢?”
狄仁杰的脑子明显比较活跃,提出了一个看似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方案。
“这样吧,在回答大家的这个疑问之前,本王再给大家来看看这个圆球。”李宽再次拿着地球仪占到了前排附近,“本王把这个圆球叫做地球仪。”
狄仁杰:“地球仪?”
“没错,这是本王结合各个胡商和先人留下的游记之后,推测制作出来的一个地球仪,里面简单的描述了一些大唐之外的国家和大海。虽然因为有海洋和陆地不规则的分布在地球上,导致我们不可能驾驶船只完全沿着同一个方向回到大唐。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证明地球是圆的路径。”
李宽说完,把地球仪放在了围过来的狄仁杰手中。
这是一个不合格的地球仪。
表面的各大洲,几大洋,都是李宽照着九年义务教育教材里头的地理书籍描上去的。
别看李宽顶着一个长安城第一才子的名号,实际上画画和书法水平菜的要死,根本就拿不出手。
不过,在水的地球仪,也是一个历史性的创意,意义重大。
“师父,这里是不是就是长安?”
狄仁杰看着手中的地球仪,没有着急去考虑怎么寻找一条可以绕一圈回到大唐的路线,而是眼睛睁的大大的,寻找着长安在哪里。
“没错,这就是长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