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2214


这是有恃无恐,根本不把兵部放在眼里吗?
还是说这件贪墨案件幕后有朝中大佬力挺,人家压根不怕自己?
“杜管事,什么意思?你是觉得本官摘不掉你这顶帽子吗?”
阎立德虽然平时在工部是一副老好人的形象,但是今天也有点生气了。
“冤枉啊,阎尚书,侯尚书,下官冤枉啊。这工部打造横刀,每一个环节的钱粮支出,都是有迹可循,都是有记录在案的,我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贪墨一文钱啊。”
杜管事有点郁闷,觉得自己负责监督这批横刀的打造,真是倒了大霉。
不敢说一文钱好处都没有捞到,但是说自己贪墨,着实冤枉。
“冤枉?呵呵,这是贞观十一年最大的笑话了。”
侯君集一脸不屑的看着杜管事。
“有话就一口气说完,别在那淅淅沥沥的,尿不尽一样。”
阎立德对杜管事也是很不满,就连说话都变得难听起来。
杜管事看到两位大佬都不爽的看着自己,也是郁闷了,赶紧解释了起来。
“阎尚书,这户部划拨的钱粮,是去年夏天到账的。那个时候,确实是按照一万把横刀的耗费准备的,但是,这横刀打造,最费时间,紧赶慢赶,我们才在前几天打造完成了。
可这横刀锻造使用的精钢,从去年夏天开始,到今年年初,您知道涨了多少吗?”
场中没有人接杜管事的腔,他只好继续解释。
“横刀是需要上好的精钢来打造,而这些钢锭,在最近半年的时间里,足足涨了三成多,要是从去年年初开始算,那都快上涨了五成了。
我们采办钢锭的价格贵了,可是户部划拨的钱粮是不会增加的,实话说,能够打造出八千把横刀,那都已经是属下呕心沥血,东腾西挪之后凑出来的呀。”
侯君集听了一点感动的意思都没有,“呵呵,按你这个意思,我们兵部还得谢谢你咯?”
“不敢当!但是我们工部绝对没有在横刀打造之中有任何贪墨的举动。”
听到这里,阎立德看杜管事的眼光,总算是变柔和了一些。
有理由就好,只要不是真的贪墨了,其他的就是扯皮的事情了。
在官场里浸淫了这么多年,哪怕是头再铁的人,也多少知道要怎么扯皮了。
“侯尚书,杜管事的话你也听见了。不是我们工部不用心,更不是有谁贪墨了钱粮,这完全就是精钢涨价造成的呀。这种事情,根本不是我们工部能够控制的。”
“对啊,侯尚书,按照目前的钢价,别说八千把横刀,能有六千把就不错了,真要说起来,我们工部还真是不但没有过错,反而有功劳啊。”
“就是,精钢价格上涨,户部划拨的钱粮没有增加,工部自然也是没有办法按照原计划打造一万把横刀的。”
旁边的工部侍郎和员外郎等人也开始纷纷搭腔。
“放屁!我不管你们是什么理由,反正兵部要一万把横刀,如今只收到了八千把,你们要是不把两千把补齐了,别怪我不客气!”
侯君集那管那么多啊,撂下一句狠话之后,拂袖而走。
第320章
头铁的杨本满
天气渐渐地变暖了,渭水河两岸的游人开始变多了。而伴随着天气的变暖,持续上涨了一年多的精钢价格,似乎变得更加火热了。
“阿耶,按照您的意思,我们新建的那个精钢锤炼作坊出产的精钢,全部都放在库房里了,一斤也不卖,等到那些人买不到足够的精钢,价格自然还会再涨上几分。”
长孙冲笑着说:“这可是纯利润,哪怕是一斤多涨价十文钱,我们库房里那几万来斤精钢,也能做挣几百贯钱,何况这作坊里出产的精钢,每天都在增加。”
“嗯,铁料的价格也要适当的再提一提,要不然有些人看到精钢的价格价格上涨的太多,就宁愿自己买铁料回去锻造了,哪怕他们自己锻造的精钢,质量差一点,也有人会这么干。”
长孙无忌捋了捋自己的胡子,对如今的局势还比较满意。
这几年,长安城的作坊遍地开花,对铁料和精钢的需求快速上升,再加上朝廷又在给各个折冲府更换兵器,这精钢的供应,自然就不足了。
虽然他不懂什么叫做市场规律,但是供应不足了,东西就会涨价,这个道理,长孙无忌是很清楚的。
“说的也是,那我让炼铁作坊把铁料的出货也控制一下,多放一些在库房里面存着。”
长孙冲觉得自己阿耶考虑的果然比自己周全,很是虚心的接受了他的意见。
“对了,观狮山书院上个月采办的那些钢条,都还拖着没有签订契约吧?”
长孙无忌突然想到了一件开心的事,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格物大厦是观狮山书院最高的楼宇,但是许敬宗还准备修建一座巨大的礼堂,用以容纳整个书院的聚会。
这就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柱子和横梁,钢条的采办自然也就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
而整个长安城,最大的铁料和精钢来源,就是长孙家的作坊了。
哪怕是知道自己王爷和长孙家不对付,为了及时完成礼堂的修建,许敬宗也只好捏着鼻子找长孙家的铺子采办钢条了。
一次性要采办几万斤钢条,也不知道长孙家的掌柜是有意还是无意,一直拖着没有签订契约。
眼看着如今的价格,已经比当初上涨了将近一成,许敬宗还没有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阿耶,还没呢。一次性要那么多钢条,我们要缓一缓才能拿出来,这个理由他们也无话可说。”
长孙冲想到能够让李宽吃瘪,心情一下子就变更更好了。
对他来说,今年可谓是大喜之年,先是刚刚过完年,李丽质就生下了长孙家的嫡长孙,起名长孙延。
紧接着,阿耶让自己慢慢接手的炼铁产业,又不断迎来喜讯,价格接连上涨,眼看着今年上半年就能挣到往年一年还多的利润,由不得他不高兴啊。
长孙家不缺钱,但是长孙冲享受这种成就感。
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李宽难受一把的话,那就更爽了。
虽然他有的时候也不理解自己阿耶为何一直跟楚王府过不去,按理说两家似乎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深仇大恨,但是左右自己也是不待见李宽的,过不去就过不去吧,自己也没有想要去改变的想法。
谁让那李宽老抢自己的风头呢?
“行,再拖一拖,等到下个月,差不多就可以按照市面上的价格把钢条卖给他了。”
长孙无忌掐算了一下时间,觉得自己这么安排是最完美的。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但凡是观狮山书院还想买那么多的钢条,也就只能捏着鼻子接受了。
想一想,还是一件挺开心的事情呢。
……
侯君集大闹工部的事情,该知道的人,自然都很快的就知道了。
杨本满这样的御史自然也不例外。
这似乎是件大事。
能够做到监察御史的位置,杨本满自然不是真的一点本事都没有,只不过很多时候,他的性格有些缺陷,这也是他基本上就止步于监察御史的重要原因。
要知道,他可是秀才科出身,属于绝对的高学历人才啊。
隋唐时期的秀才,可不是明清时期的秀才可比。
前几年科举改革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取消了秀才科,原因就是秀才科的难度太高了,能够考中的人非常的少。
说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
妥妥的比后世清北的学历不知道要高多少呀。
“杨东,这长安城的铁料和精钢价格上涨之事,你是否有听说?”
杨本满心中盘桓着怎么在这件事情当中发挥自己的作坊,刷一刷存在感。
御史嘛,你要是一年到头都不弹劾几个重臣,那你还是一个合格的御史吗?
“阿郎,这可是最近几个月长安城东西两市最热乎的话题之一呢,老奴自然是听说了的。不过,因为我们家茶园也好,制茶作坊也好,基本上不怎么需要使用到铁料,所以我就没有跟您详细汇报了。”
杨东不知道杨本满为何突然问起了这个事情,不过还是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这长安城的精钢价格,为何突然之间上涨的这么快呢?就连工部制作兵器都受到了影响。”
“嘿,阿郎,这件事情,我还真是听说了一点传闻。”
杨东见自己家主很有兴趣的样子,也忍不住开始卖弄起了自己的消息灵通的一面。
“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买铁料和精钢的人多了,但是市面上卖的铁料和精钢却是增加的比较少,所以价格自然就上涨了。”
“这个我懂,听你这口气,莫非还有其他原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