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2214


尉迟环说的话,大家都听到了。
当然,有些完全听不懂汉话的人,那就看自己的命了。
这些人只要缴纳了投名状,其他俘虏的性命就保住了,反抗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反抗不一定能活,但是不反抗,似乎却是可以活下去。
“很好!非常好!你们不会为今天的选择后悔的。你们每一个人,都至少会是一名伍长。”
尉迟环刚开始的时候,心里面还是有点担心,会不会找不出一百一十个人来。
没想到倭国人的节操比自己想象的要低多了。
“接下来,我将从你们当中选出十名队长,首先,汉话说的很流利的人先站到前面来。”
尉迟环的第一次筛选,立马就刷掉了一半以上的人。
即使是站出来的四五十人,也不见得真的说的很流利。
不过,语言的东西是作不得假的。
“认识汉字一百个以上的再往前站一步!”
尉迟环没敢把标准定得太高。
虽然这段时间,也有部分从楚王府的作坊里面过来的匠人,按照惯例在教授帮工们识字,但是到底有几个人是用心学习了的,不得而知。
哪怕是用心学习了,时间不够的话,也学不到多少东西。
当然,最早投奔东海渔业的那批倭国帮工,在这方面肯定是有优势的,毕竟东海渔业在石见国,也算是出现了一年多了。
“好!没想到还能有十几个人。”
尉迟环看到眼前的场景,不由得露出了笑脸。
“最后,愿意将家中亲属送到难波津的,站出来。”
尉迟环不可能真正信任这些倭人,哪怕是他们已经缴纳了投名状。
所以,再追加一道保险,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质子这个玩意,那是老祖宗玩剩下的,但是哪怕是到了几百上千年以后,仍然在盛行。
尉迟环也没有兴趣去表现自己的大度,而是直接的表示了要把队长们的家属送到难波津当做人质。
反正难波津那里也是缺少人手,这些质子弄过去了的话,还可以制衡一下那里招募的倭人。
玩弄平衡之道,这可不是只有帝王才懂的。
小田切听到尉迟环的话之后,稍微犹豫了一瞬间。
把家人都送到难波津,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
石见国道难波津是几乎每个月都有船只来往,但是,一旦把他们送过去了,自己要再见到家人,估计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郎君,我愿意!”
倭人队长只有十个名额,按理说已经算是石见银山里面有点身份地位的人物了,小田切觉得这些唐人没有必要虐待这些队长的家属。
也就是说,只要自己一门心思的替他们干活,自己的家属去到了难波津,也能过上好日子。
至少,不用担心会饿死吧?
大唐天朝上国,有多厉害,这段时间他也是听那些匠人们说过很多。
从这些匠人们自豪的神情当中,小田切可以准确的判断他们说的话有几成真。
“好!你叫什么名字?第一队的队长就是你了!”
尉迟环看到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立马就拍板让他当了第一队的队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人家交的另外一个投名状了。
有了小田切带头,后面的事情就顺利了。
“我也愿意!”
“我同意!”
投名状都缴纳过了,要是因为犹豫错过了成为队长的机会,那就可惜了。
第303章
一矿顶一国
石见码头上,几艏飞剪船缓缓的在靠岸。
几只海鸥在港口飞翔,不时的发出阵阵叫声,程处默站在船头,看到码头那边已经有东海渔业的人出来迎接,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自从收到尉迟环他们发现李宽口中的石见银山的消息之后,程处默先是兴奋,但是紧接着就是担心。
这么一个大银矿,意味着什么,他自然很清楚。
再加上尉迟环让他带一批护卫和匠人过去支援,程处默的担忧就更盛了。
如今看到石见码头还在东海渔业的控制之下,说明局势应该没有出现大的变故。
“尉迟三郎和房二郎呢?”
船只还没有完全停稳,程处默就先跳下了船。
“郎君,他们最近这段时间都在山里的银矿上。”
“走,带我去看看!”
程处默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那个传说中的银山到底规模如何,为何让远在长安的楚王殿下都念念不忘。
……
石见银山周边的白桦树,最近又倒了大霉了。
矿上的人数一下子从几百名变成了将近两千名,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需要的营地面积,一下就变大了好多。
冶炼作坊的建设需要空间,矿石存放需要空间,众人的住宿也需要空间……
好在这个时候的倭国,木材是绝对不缺的,只是用了几天功夫,周围的树木就被砍伐了一大片,腾出了上百亩的空间。
“啪!”
“啪!”
“我叫你偷懒,我叫你偷懒!”
小田切挥舞着鞭子,拼命的抽打着一名倭人俘虏。
尉迟环的神来之笔,把倭人俘虏交给倭人来管理,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这些倭人,对付起偷懒的俘虏,下手比护卫们要狠的多。
而尉迟环及时公布了一条规定,让俘虏通过努力有机会变成普通的帮工,甚至最近一段时间还搞了几个典型出来,这进一步分化了倭人俘虏。
不客气的说,当初益田和藤野带来的那帮人,要么死在了石见银山,要么已经彻底的沦为一名奴隶,为石见银山的建设添砖加瓦。
“小田切,你们队这几天表现不错,今晚给你们每人加一条鱼。”
尉迟环带着几个护卫,在营地里到处转悠。
这段时间,白银的产量不断的在上升,尉迟环每天的心情都非常不错。
要不是矿上唐人数量实在太少,尉迟环不放心大规模招募倭人,这个银矿的开采规模,还可以翻几番。
毕竟,银矿开采最费时费力的就是矿石的采掘,而这个问题,其实只要人够多,不怕时不时的矿难,就不是什么问题。
“郎君,远处有一队人马过来,似乎是程郎君来了。”
“程大哥来啦?”尉迟环脸露微笑,“哈哈,我去迎一迎,这次一定要让他好好的开开眼界,看看到底什么是银山。”
……
“一天就可以出产白银三千两?”
程处默虽然有心里准备,但是还是被尉迟环口中的数字给惊呆了。
“当然,程大哥,你看,这些就是今天刚刚冶炼出来的,我全部都让他们制作成两斤左右一块的银砖。”
尉迟环和程处默见面之后,立马就来到了冶炼作坊里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