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2214


李世民瞟了一眼,继续低着头批阅奏折。
“陛下,恰恰相反,微臣没有碰上什么难事,今天是为了解决我大唐的难事而来。”
“哦?我大唐有什么难事啦?朕怎么不知道?”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看着李宽。
“在陛下的励精图治之下,我大唐的疆域与日俱增,而从各处边疆到长安城,消息传递的时间也是越来越长。很多时候,从岭南而来的消息到达陛下手中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月了。这对于稳定大唐的统治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不客气的说,这种消息传递速度,已经影响到了我大唐的统治基础。”
以李宽的见识,哪怕是面对李世民这个千古一帝,也不担心说话会被牵着鼻子走,只不过三言两语之下,就让李世民对自己的话题提起了兴趣。
“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几年朝廷稍微宽裕了一些,各州县也都在不断的整修官道。”李世民皱了皱眉头,“莫不成你有什么想法不成?”
“路途遥远这事,微臣是没办法的,这个问题伴随着疆域的扩大,只会越来越严重。但是交通不便,这是完全可以改善的。”
“朕不是已经在改善了吗?”
“陛下,现在的改善,只是改善而已。只需要一场大雨,就能让各处的官道陷入到泥泞之中,哪怕是长安到洛阳这样的官道,也经不起几次暴雨的袭击。”
李宽对大唐的官道是不满意的。
虽然核心的官道修建的还算宽敞,也有用一些碎石加固,但是坑坑洼洼,是怎么都避免不了的。
严重影响马车的运输速度不说,还比较伤车、伤马。
“宽儿,你不用在那里给朕绕圈子了,你究竟想要干什么,就直说吧!”
“修路,修水泥路!陛下,有句话叫做,要致富,先修路。这路修建的好,不仅可以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稳固朝廷的统治,更加关键的是,还能大大的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修水泥路?”
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觉得李宽简直是在天方夜谭。
那水泥多贵啊,大唐这么多官道,都修成水泥路的话,那户部的税赋收入哪怕是翻一番也不够啊,哪怕是修建大明宫,也没有这么吓人啊。
“对,大明宫中的水泥路,效果怎么样,陛下想必再清楚不过了。如果长安城到洛阳,到太原,到凉州的官道都能改成水泥路,意义绝对重大。”
李宽没指望着一口吃成胖子。
像后世那样村村通水泥路,那是不可能的。
能让大唐主要的州府,主要的边疆重镇开通水泥路,就已经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了。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坑领导的马周,自己收到他的书信,知道凉州城的水泥作坊兴建完成之后,好久没有动静的破系统,就给了自己一个任务。
【修建一万里水泥路!】
这是大唐,不是后世的基建狂魔国度,一万里水泥路,要修到牛年马月才能建好啊?
没办法,李宽只好进宫忽悠李世民去了。
第285章
打消李世民的担忧
修路是不是好事?
当然是好事!
李世民想不想大唐各处的官道都宽敞平坦呢?
自然是想的。
大明宫的修建当中,大量的使用了水泥,这些水泥路的好处,李世民不知道吗?
他当然知道。
但是为何没敢提出把官道改建成水泥路的想法呢?
要知道,大唐是踩着隋朝的尸体建立起来的。
隋文帝是多么的雄才大略,为何到了杨广手中,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就把江山给彻底败坏了?
三征高句丽,固然是最直接的原因,但是在李世民看来,大隋的灭亡,从杨广登基元年就可以看到了。
大业元年,杨广下令营建东都,每月征集两百万民夫,在十个月就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接着,杨广又下令修建运河、龙舟,以及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晋阳宫、西苑等各种宫殿,特别是修建大运河,动用了几百万的民夫。
要知道,整个大隋也就只不过几千万人口而已,这是直接征调了十分之一的人口。
这些工程工期短,酷吏一层一层压迫之下,死在施工现场的民夫到底有多少,根本就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目。
所以大唐建国以来,对于大规模的征调民夫,都是非常慎重的。
自然而然的,全面修建水泥路的想法,李世民也就只敢在梦里面想一想了。
“宽儿,这水泥路,朕自然是知道是个好东西,但是好东西做起来,不一定就有好的结果啊。前隋的那大运河,不好吗?大运河沟通了南北,让人员物资流通都变得方便,自然是好的,可是……”
李世民听了李宽的话,思索了好一会才出声。
“陛下,微臣知道你担心的是什么,其实这些大工程,为何会导致隋朝的灭亡,归根结底是隋炀帝太急了,不顾实际的一味强压。但是,我们的水泥路,完全可以吸取大运河修建的经验和教训,缓缓图之,不征用民夫,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导致民变了。”
系统这次布置的任务,李宽是不指望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三年内能够完成就算是快的了,五年也不算慢。
“缓缓图之,朕是认可的。但是不征用民夫,那谁来修路?再说了,这修路的沙石也许不值钱,但是那水泥,总不能你楚王府免费提供吧?”
前隋血淋淋的教训摆在那里,李世民不敢轻易的做出决定。
“凉州有一支捕奴队,这个事情,不知道陛下是否清楚?”
“哼!朕没跟你提这事,你倒好意思主动说!朝中为了这事,弹劾你的奏折都快要堆成山了,朕怎么能不知道?”
捕奴队,不管是在哪个朝代,都不会是一个光彩的职业。
对于那些讲究以理服人的圣人弟子,捕奴队的做法,完全就是野蛮人的行事途径,自然是接受不了的。
“捕奴捕奴,陛下,既然是奴,那么用来修建水泥沙石作坊也好,铺设水泥路也好,自然是只要管他们一口饭吃就行了。陛下如果担心水泥路的修建,影响太大,完全可以先从凉州城开始,修一条凉州通往长安的水泥路。一边修,一边看看效果,看看修路的影响,然后再来扩大规模。”
李宽没有指望李世民会同时启动整个大唐的官道改建工作,真要是这样,叫停的就应该是自己了。
李宽还想好好的做这个舒服的亲王,可不想大唐陷入到隋末动乱那样的局面之中。
“你是说用那些捕奴队捕捉的奴隶来修建水泥路?”
“这是一部分人员,另外一部分,可以使用俘虏。单单去年吐谷浑的俘虏就有几万,朝廷不管是把他们安置在哪里,都是个祸害,指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又起来造反了。”
李宽觉得大唐每次对外作战,在经济账方面都是亏的,甚至所有的中原王朝,在对外作战的时候,都面临这个困局。
在李宽看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讲究仁义道德了。
对自己的百姓讲究仁义道德,李宽是一点意见都没有,但是对于那些胡人、蛮夷……
五胡乱华之时,汉民被称作两脚羊。
在李宽看来,但凡不是大唐子民,都是属于尚未进化成人的行走动物。
“苛待俘虏,朝中的反对声音必然很大,也会让以后的征战面临更加强烈的抵抗啊。”
听了李宽的话,李世民有些心动,但是仍然还有顾虑。
“陛下,南山建工已经基本完成了大明宫的新建,几万名帮工很快就要闲着没事做了。有这几万名帮工,再加上几万吐谷浑俘虏和捕奴队捕捉回来的人手,这凉州到长安城的水泥路,一两年也就修建好了。至于朝中的反对声音,就让南山建工去承担吧。”
不管会招致什么骂名,李宽都是铁了心要说服李世民同意兴建水泥路的,要不然,自己的任务就别指望完成了。
这要是完不成任务,把系统中的积分用光之后,就再也兑换不了物品了。
那就相当于太监家中掉下西施和貂蝉,干着急,动不了啊。
“宽儿,修建水泥路,交给南山建工,朕是放心的。让户部支付一定的费用,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你要想通过修路来挣钱,朕是不能接受的。”
李世民有点想不通李宽为何这么热心的要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成功了,得益的是大唐,是沿路的百姓。
失败了,遭受骂名的可就是他李宽了。
他图的是什么?
莫非……
李世民心里突然咯噔一声,宽儿不会是有了不该有的想法吧?
“陛下,你放心,单单一个东海渔业,就足够儿臣衣食无忧的过完这辈子了,这水泥路的修建,楚王府绝对不会从里面挣一文钱。当然,垫钱这事,微臣也是不干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