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9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8/2214


作为最早参与到澳洲探索的李耿,从去年开始也将自己的前程压在了澳洲这边。
在跟李宽商量了一整天之后,李耿带着上千人的船队来到了太子港南边,几乎位于澳洲最南端的墨尔本。
墨尔本这个城池的名字,都还是李宽专门给它取的。
大唐在海外的领地越来越多,为了便于自己理解,李宽很是直接的给李耿画了一个圈圈。
就连这个名字,也借口这是当地土人对这一片区域的叫法,所以干脆就入乡随俗,叫做墨尔本。
这么一来,将来可以更好的招安一些土人。
虽然谁也不知道这个时候的澳洲到底有多少土人,但是李宽推测,这么大一片土地,百来万人应该是有的。
并且从适合人类生存的角度考虑,太子港附近和墨尔本附近的澳洲东南部区域,应该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虽然已经把李承乾安置在了这里,但是李宽并不是真的希望到时候李承乾或者是他的后人在澳洲独立建设一个国家。
这并不符合大唐的利益。
要知道,澳洲别看地广人稀,但是资源是真的丰富啊。
不管是耳熟能详的铁矿还是煤矿,它的储量都是非常高的。
其他的铜矿、铀矿之类的,也一点都不少。
不客气的说,澳洲的矿藏资源,比大唐本土还要丰富不少。
所以这里算是大唐必须要控制在手中的一个区域。
相比南洋等各个岛屿的复杂局面,澳洲这里的情况显然要单一很多。
只要大唐愿意花费足够的精力,是有可能把这里变成大唐在海外的一块固定领土的。
“李耿也就刚来一年而已,我转去那墨尔本看过一次。
虽然那里的天气似乎更加适宜生活,但是距离大唐实在是太远了。
哪怕是蒲罗中的商家,现在一般也就是到太子港就算是完了,很少船只会继续前往墨尔本的。
所以短期内李耿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威胁。
但是朝廷把李耿安置在那么一个地方,我觉得应该是有一些其他心思的。
特别是我听说将来那里很可能会驻扎大唐水师,那就更加意有所指了。
郎君,坦白的说,我觉得李耿去墨尔本,除了朝廷想要发展澳洲的原因之外,监视我们,应该也是一个主要的目的。
毕竟这些年我们太子港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大唐日报》和《长安晚报》等几大报纸都在这里专门设置了记者站。
长安城那边对于这里的情况并不是一无所知。”
长孙家庆的这个分析,让李承乾沉默了好一会。
他自然知道自己这么一个身份特殊的人物,朝廷不可能放任不管。
特别是现在的当朝太子是李宽,他就更加不可能完全不监视自己了。
但是能够想到是一回事,真的发现事实是这样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心情了。
“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以二哥的做事风格来看,他当初既然愿意主动的帮我们。
那么只要我们安分守己的在这里发展太子港,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除了必要的护卫,我们并没有特别的去发展武力。
至少在短时间内,他应该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忌惮的。
再说了,在城主府中,我就不信没有他的眼线。
当年那个楚王府情报调查局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
如今他贵为大唐太子,恐怕手下的情报调查局,力量就更加强大了。”
李承乾这个时候确实没有再次造反的念头了。
他也知道就以他的影响力,造反是搞不出什么名堂来的。
顶多就是在太子港这里折腾,他就是想要攻击附近的大唐势力,除了去年刚刚多来的李耿之外,都找不到可以下手的对象了。
但是如果大唐要对付他们,那就非常容易了。
只要不允许船队往太子港行走,基本上就可以把太子港给搞废掉。
不管是太子港的各种出口货物,还是百姓们日常使用的物品,许多都是高度依赖于大唐的输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真的没有船队到来,那么太子港就是一个死港。
虽然不至于立马崩溃,但是大家的好日子肯定就一去不复返了。
而大家之所以愿意跟着你去造反,自然是为了能够过上好日子。
如果造反之后,日子变得越来越苦了,那么还有谁去支持你呢?
“希望如此吧!不过现在南边有了李耿,估计北边不需要很长时间,也会有人在那里修建新的港口。
到时候源源不断的唐人会来到澳洲,将我们包围在太子港。”
长孙家庆这些年负责太子港的移民吸引工作。
所以对于大唐的人口变化情况是非常了解的。
虽然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个关于大唐人口数量的准确数据。
但是根据长孙家庆掌握的情况,大唐最近十年的人口增加速度是非常夸张的。
不客气的说,大唐立国到现在,估计人口已经翻了一番了。
按照现在这个生育速度发展下去,估计再翻一番也就是时间问题。
到时候,虽然大唐本土的地域也非常的辽阔,但是每个人拥有的田地数量肯定是非常有限的额。
甚至过个几年之后,许多地方会出现没有新的土地来分给新添丁的人口来了。
这么一来,澳洲对大唐百姓的吸引力,肯定会更加大。
毕竟,到现在为止,只有澳洲这里是你来了就能分到一千亩土地的。
这可是比朔州北部的一百亩土地要夸张的多了。
就以大唐百姓对土地的热切追求,等到澳洲这里更多的消息传回到大唐各地的时候,来到澳洲的人口,肯定会迎来一个高峰。
到时候澳洲的人口很快就会突破一百万人,然后快速的向两百万人,三百万人进发。
诺大的澳洲,完全可以养活十个八个的大州城。
感受到了澳洲的商业魅力的大唐商家,也肯定会源源不断的安排船队来到这里做生意。
“没关系,人来的越多越好。
按照现在的情况,我这辈子都是不能离开澳洲的,但是如果如今有其他的城池的话,我们去转一转,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现在比较遗憾的就是我们太子港没有属于自己的造船作坊和炼铁作坊,很多东西加工运输起来还是非常的不方便。
好在水泥作坊现在已经不受什么限制了,要不然对于我们的建设来说,还真的是一个阻碍。”
现在大唐对外输出的新技术,主要就是水泥。
各个国家如果有需求,都是可以考虑设立水泥作坊的。
只不过是各地的规模不一样而已。
像是水泥这种附加值不是很高,但是有时生产建设必需品的商品,如果不在本地开设作坊生产,单靠贸易的话,显然还是没有几个商家愿意去售卖的。
毕竟水泥只是一种建筑材料,不可能卖个天价也还继续指望其他人去购买。
总不能这个世界上就你一个人聪明吧?
“以前,炼铁作坊主要都是会在长安城,其他地方的作坊的技术水平跟长安城比起来,那是差的远了。
但是这几年,由于铁路的修建,已经钢筋混泥土建筑的增多,大唐各地对于钢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所以太子殿下在镇北道和江南道都修建了新的炼铁作坊。
这些作坊都是可以直接将铁矿石冶炼成为精钢的,实现了精钢产量的历史性突破。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如果太子港这里只是修建一个比较普通的钢铁作坊的话,估计朝廷那边应该不会有特别大的反响。
但是如果我们想要生产一些比较特别的钢材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出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8/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