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9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3/2214


“先是搞出面向全国的人口调查,然后现在又是组建什么大唐邮局。
这些事情都不是什么小事,真的要做好的话,难度非常的高。
最关键的是这些事情的意义到底有多大,是一个很值得让人感到怀疑的东西。
花费这么多的钱财去搞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让人感到怀疑啊。”
在萧锴眼中,人口调查也好,大唐邮局也好,基本上都是不会直接产生收益的事情。
但是投入的人力物力却是非常的多。
这么一比较的话,就觉得这个事情好像有点不值得去做了。
“我的观点跟你不大一样,你会有这个想法,说明你的格局还是太低了。
太子殿下安排下来的这两件事情,其实每一件都不简单。
如果真的能够顺利的搞出来,那么这绝对是属于有大格局的事情啊。”
萧瑀那可是三朝元老,说不定到时候都是四朝元老了。
那个眼光,自然不是一般人可以比较的。
“大格局?阿耶您的意思是这个大唐邮局的背后,也蕴含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萧锴还是太年轻,显然是看不到那么深远的意义。
“当然了!大唐立国以来,统治区域越来越广,如今更是已经将触角伸到了海外各地了。
要维持这么广阔土地的统治,单纯的依靠军事力量肯定是不够的。
所谓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国家的治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大唐邮局的建立,一方面是相当于朝廷进一步的把触角伸向了各个县,甚至是各个乡村。
虽然这种影响可能不是那么的直接,但是一旦大唐各地的消息能够比较畅通的流通,那么间接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巨大的。
举个例子,如果岭南道有个小县城里头有人要举报某个贪官污吏,那么他只需要往邮箱里头投放一封信,成本非常的低。
但是如果是放在现在,人家要翻山越岭的来长安城举报,基本上是不现实的。
当然了,这个举报的过程肯定也没有那么简单,当地官员也肯定会通过各种手段来阻拦。
但是至少相当于给各个官员做事多了一个掣肘的东西,让那些官员不至于有天高皇帝远,做事乱来的想法。”
萧瑀随便举了一个大唐邮局带来的影响的例子。
这个影响显然不是李宽搞大唐邮局的初衷,但是却是实实在在的会产生这样的影响。
“如果只是要监察百官的话,御史台就可以去做,也可以让百骑司去做,并没有必要耗资巨大的去成立大唐邮局吧。”
萧锴仍然不是很能接受自己阿耶的这个解释。
“监察百官只是其中一个效果,最关键的还是大唐邮局加速了大唐各地之间的信息和货物的流通。
这些年,由于商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也比之前多了许多。
那么多人背井离乡,跟家乡之间的沟通其实也是很有必要的。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信息沟通,对于进一步的促进各地的人员和商品流通是非常有好处的。
像是岭南的水果,在本地可能一文不值。
但是制作成罐头之后,在长安城就能卖上好的价格。
很多商品在本地都是非常廉价,没有什么意义的。
但是在一些地方却是非常受欢迎。
通过大唐邮局的建立,各地之间能够更好的沟通相关的信息,促进商品的流动。
并且,这对于安稳人心来说,其实也是有好处的。
要不然很多人离开家乡之后,家人连他的什么的动静都收不到,这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萧瑀虽然能够感受到大唐邮局的好处,但是这个东西毕竟不是他提出来的。
要让他一二三四的说出特别多的好处,也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不过就现在这个认识,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反正按照您的意思,太子殿下搞出来的这个大唐邮局,我们配合着做好就是了,对吧?”
萧锴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大唐邮局的意义,不过自己阿耶都表示了认可,他也不会跳出来反对。
“嗯,好好配合一下吧,特别是涉及到江南老家那边,不要掉链子了。”
……
“郎君,太子殿下这是公器私用,直接让大唐邮局从奔驰四轮马车作坊采办五百架马车,这个做法也太过分了吧?”
城南马车行里头,韦宝很是不满在站在韦思仁面前抱怨着。
反正房间里就只有他们两个人,有些出格的话,说了也不怕被人听到。
“如果大唐邮局真的按照太子殿下公布的方案进行推进,那么需要的马车远远不止五百架。
这个订单,确实不能让奔驰四轮马车作坊完全吃下去。
不过陛下如今已经南巡了,朝中几乎都是太子殿下说了算,我们应该要怎么阻拦这个事情比较好呢?”
韦思仁自然是对大唐邮局现在的马车采办事情不满的。
但是要怎么把这个局面给翻转过来,他却是还没有想到什么好主意。
将质量,城南马车行是绝对不敢说自己的质量比奔驰四轮马车作坊生产的要好的。
将成本,自己是有一些优势,但是他也听说这笔订单,奔驰四轮马车作坊给了一个优惠价。
这个优惠价,肯定比自己现在正在售卖的价格要低。
虽然自己如果一口气拿下五百架的订单的话,也可以给一个更低的价格。
但是人家要是耍流氓,拿大量采购的价格跟自己的零售价格相比的话,在流程上还真不能说一定有问题。
最关键的是操作这个事情的吕小北,完全就是观狮山书院的人,铁杆的不能再铁杆的太子党。
这种情况下,哪怕是韦思仁很不满,一时半刻也不知道要从哪里切入进去。
“我听说这个大唐邮局,单单初始的筹建费用,户部就划拨了三百万贯,后面还会有更多的投入。
这么多的钱财,没有经过朝臣的充分讨论就开始实施了,我觉得应该不是很妥当的吧?
可不可以让御史台那边发发力,先把这事给搅黄了?”
韦家跟御史台的关系还算不错,里面有好几个御史都跟韦家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
所以这个时候,韦宝首先想到的就是怎么利用御史台的力量。
历朝历代,一旦碰到类似的大事的时候,御史们是最积极的。
这事扬名立万的好时候啊。
“御史台的那帮人也不傻,这个事情虽然耗费巨大,但是不管是对于勋贵世家,还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你让他们怎么跳出来反对呢?难道就因为花了比较多的钱财,就要反对吗?
那户部每年花费那么多的钱财去修建水泥道和铁路,那就更加应该反对了。”
韦思仁现在也学聪明了,不会傻傻的什么时候都让御史台的相好出手。
“如果通过朝堂上的手段没有办法解决的话,那我倒是有一个大胆的提议。”
韦宝深呼吸一口气,让自己的脑子尽量变得清醒。
“什么建议?”
“太子殿下不是一向是非常讲究遵守商业规则,希望大唐的商业都能在规则内进行发展吗?
那么这个大唐邮局的马车购买,也应该按照规则来购买啊。
他们需要多少辆马车,有什么特别要求,这些都应该对外公开,然后让所有的商家都参与到报价之中。
最终根据大家报价的优劣来选择从哪里购买。
在这个购买过程之中,最好还要有御史台的御史负责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公平。
这样一个提议的话,很多人应该都是会支持的,御史台应该也乐意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