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8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0/2214


“一个热水瓶卖十贯钱,,哪怕全部都是利润,一天卖个三百个,也就是挣了三千贯钱。
但是如果一天卖了三千个,甚至更多,那么哪怕是售价降低到两三贯钱,人家挣的钱也很可能是比现在要高的。
你不是已经掌握了一些玻璃制作的工艺了吗?
虽然还不能准确的推断出玻璃制作的成本,但是怎么都高不到哪里去的。”
长孙无忌这么一说,长孙冲就无话可说了。
玻璃这个东西,虽然外面卖的很贵,但是还真不一定意味着它的生产成本就很高。
要不然观狮山书院农学院就会有几百亩的暖棚了。
这些暖棚,可都是使用玻璃屋顶的呢。
“不管怎么说,人家这一次也算是充分的表达了对人口调查的重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额算是给所有反对人口调查的人一个无声地警告吧。”
看到自己儿子没有再说话,长孙无忌继续发表着自己的观点。
以前他还没有特别大的感觉,但是这段时间他却是发现李宽处理起一些事情的技巧,已经到了自己都找不到对策的程度了。
这让长孙家怎么就对抗?
……
“杏香,王掌柜真的愿意以批发价出售一批热水瓶给到我们吗?”
热水瓶在长安城里头搞出了那么大的动作,除了新罗王国的金胜强之外,其他人自然也是非常关注。
有些人是跟金胜强一样抢着买了几个热水瓶送回国,算是变相的给自己的上司送礼。
但是也有些人是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想要掺和一把。
“没错!按照市面上售价的八折给你提供热水瓶,但是订购数量不能少于一万个,否者就按照九折的价格售卖。”
九条杏香虽然是九条信一的女儿,但是她早就把自己当成是东宫的人,可不会因为为了九条信一出卖东宫的利益。
“没问题,一万个就一万个,难波津和奈良那边应该就能把这一万个热水瓶给消耗掉了。
不过这个供货周期能不能缩短一下?要等到今年六月前才能完成所有的供货,时间是不是拖得太长了?”
九条信一对九条杏香帮自己问回来的条件其实还是比较满意的。
不过能够给自己争取的利益,他自然也是想要争取的。
“这个没有办法,珍品阁那边热水瓶有多么的畅销,你也是看到了的。
要不是看在我的面子上,人家压根就不会现在跟你谈合作。”
九条杏香这话让九条信一无话可说。
他也是去珍品阁亲眼见证过热水瓶的热销场景的。
正常情况下,他要是想要买个几个热水瓶,问题不大。
无非就是多花一点钱而已。
但是如果他想要购买几千个,甚至上万个热水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这个时候,还真不是简单的买的越多就越便宜了。
而是你买的太多,没有货给你。
“行吧,第一批能够先给我五百个,也算是值得往难波津送一趟了。
不过就是不知道除了售卖给我们之外,这些热水瓶还有没有售卖给其他人呢。”
虽然九条信一不是很想利用自己的女儿来打听消息。
但是很显然大家都知道九条信一之所以能够在长安城立足,身份地位比其他番邦使臣的还要高那么一点,就是因为他有一个优秀的女儿。
“货物到了登州的时候,记得如实的向市舶司缴纳市舶税,不要到时候再回来的时候给人追问,那就不好了。”
虽然市舶税的比例不是很高,但是如果有机会可以不缴纳的话,显然大家都是不想缴纳的。
所以九条杏香专门提醒了一下自己的阿耶,可不要贪便宜,到时候得罪了市舶司,那今后就完全没有办法做海贸生意了。
“你放心,我们一向都是老老实实的缴纳市舶税的,一文钱也不想犯错误。”
九条信一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半个大唐人了。
只要他辞掉倭国使臣的这个位置,立马就能将户口转移到长安县,成为大唐的一个子民。
这些年,有不少曾经的番邦属国的子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时候的外国人想要成为唐人,难度相对没有那么大。
哪像是到了后世,你一个外国人想要归化,那简直不是一点点难。
……
“杨御史,你说那暖心热水瓶作坊都以开始修建了,为什么还不拿到大唐股票交易中心上市交易呢?
以现在热水瓶的销量,哪怕是这个作坊只是出于修建之中,也至少有个十万贯的估值,甚至更高。”
令狐无疆早就给杨本满拜过年了。
不过整个春节,他却是还是喜欢隔三差五的往杨府跑动。
“你要搞清楚这些作坊去大唐股票中心上市交易的目的是什么?
人家暖心热水瓶作坊显然是不差钱的,为什么要跑到交易中心去把自己的股票售卖给其他人呢?
到时候那么丰厚的利润,就要分润给其他人了。
这肯定不是李宽想要看到的结局吧?”
杨本满从另外一个角度,一下子就回答了令狐无疆的疑问。
令狐无疆想了想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在自己身上的话,似乎也没有必要拿去上市呢。
自己独自享受这个福利,他不香吗?
凭什么要跟你们分享?
至于上市之后带来的所谓市值的变化,只要你不想售卖股票,不想通过这个操作来套钱,那么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关注的意义。
“要是按您这么说,这个暖心热水瓶作坊今后岂不是都不会在大唐股票交易中心上市交易了?”
令狐无疆虽然理解了杨本满话里的意思,不过心中的遗憾却是怎么掩饰都掩饰不住。
没办法,自己这么看好的作坊不上市,那就意味着自己没有办法从里面分一个杯羹啊。
“短时间内肯定是不会的,至于以后其他作坊也能制作热水瓶了,也许情况就会发生一些变化。”
听杨本满这么说,令狐无疆没有兴趣再讨论这个话题了。
相反的,他把注意力放在了长安城到凉州的铁路修建上。
“我准备明天去大唐交易中心购买水泥和钢铁相关的作坊的股票。
听说长安城到凉州的铁路在今年二月份就会正式动工了。
这条条路可是比长安城到洛阳的都还要长很多,算是沟通长安城和陇右道的交通要道。
里面涉及的资金投入,据说超过两千万贯,这肯定会有力的推动市场对精钢和水泥的需求。”
令狐无疆每天都会认真的研究《大唐日报》上面的报道,从中找出朝廷政令变化的一些征兆。
很显然,这一次从长安城到凉州的铁路要开始修建的消息背后,令狐无疆发现了其他的商机。
“水泥做饭现在已经遍布大唐各地,甚至蒲罗中那边都有水泥作坊了。
所以哪怕是朝廷要修建长凉铁路,水泥作坊的股票不见得就会上涨多少。
哪怕是现在上涨了,估计过个几个月就跌下来了,甚至会跌的更惨。”
杨本满现在的眼光也被训练的变得很高了。
只有那些占据着垄断地位,或者是技术很先进的作坊,才是他眼中的好作坊。
像是蒸汽机作坊玻璃作坊镜子作坊永久自行车作坊之类的,都属于好作坊。
但是水泥作坊的话,除了极个别不管推出新技术的之外,大部分都是入不到杨本满的眼的。
现在令狐无疆又不是没有选择,他怎么可能随便赞同投资水泥作坊的观点?
“那钢铁作坊呢?修建铁路肯定是需要使用到大量的钢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0/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