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8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4/2214


“这几天《大唐日报》上面在连篇累牍的报道人口调查的好处,许多普通百姓似乎也是支持这么做的。
我们就是想要反对,似乎也找不到很好的切入点啊。”
郑海有点苦恼的说道。
王杰说的东西,他自然是能够理解的。
但是现在的关键不是这个,而是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把人口调查给搞黄了。
“所以这才是李宽的厉害之处啊,看起来没有什么深意的一个人口调查,他却是整出了那么多的好处出来。
什么今后朝廷的移民政策、交通政策、民族政策……各方面的事情,他都能人口调查扯在一起。
陛下登基二十一年了,看到大唐如此繁华,自然也是想知道大唐的具体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
特别是李宽还一直强调这么一个人口调查,只有国家强盛的时候才能进行的下去。
历朝历代,就没有哪个帝王完全完成过这项事情。
如果这一次能够成功,这也是青史留名的事情。
这么一说,陛下自然也是全力支持了。”
王杰有点郁闷的说道。
这个时候,他越来越感受到李宽的不好对付了。
人家不跟你搞什么阴谋诡计,而是堂堂正正的办事,你要想阻拦,反倒是更加难了。
现在钱财不用朝廷出,只要各个州县配合观狮山书院的人口调查中心去办事就行了。
如果这个时候还有官员跳出来反对,就很容易让人怀疑你别有用心了。
真的当人家李宽是病猫啊?
新官上任三把火,谁也不想自己主动的跳出来让李宽那火烧自己啊。
“在长安城这边,我们估计是没有办法去阻拦了,不过现在李宽在《大唐日报》上面不断的引导舆论,我们也可以在其他报纸上安排人写一些相反意见的文章。
然后到了下面的州县,我们再给人口调查增加一些困难,让一些人不要配合观狮山书院的调查。”
郑海想了想,觉得自己只能先这么做了。
“嗯,最好就是能够让百姓对人口调查的事情生出反感来,这样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王兄你这个主意不错,观狮山书院的人到时候肯定只能安排几个人到各州,具体执行任务的还是各州县的胥吏。
到时候我们找一些胥吏,让他们在调查的过程中,故意给百姓们增加一些烦恼,让他们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不断的骚扰百姓。
到时候,哪怕是人口调查已经进行到了一半,很可能也会没有办法继续进行下去。
这么一来,我们的目的也算是达成了,甚至效果比现在直接阻拦还要好。”
郑海这么一说,王杰立马眼前一亮。
这个主意不错啊。
甚至效果比现在直接阻拦还要好。
当然了,引导舆论这个事情,肯定还是要做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一种铺垫了。
……
“师父,这人口调查的事情,不管是怎么改造成说书的内容,也是比较枯燥的,倒不如讲一讲海外的各种奇遇,客人们更加喜欢呢。”
郭云鹤看着自己已经上了年纪的师父,居然在那里重新编写了一套说书内容,要自己带头在酒楼里头说。
正常情况下,郭云鹤对于自己师父亲自改编的说书内容,肯定都是很期待的。
这往往都是让自己名气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但是今天的这个故事,他看完之后,觉得不是很满意。
如今的郭云鹤,在长安城的说书圈子里头,也算是个名人了。
这人有了名气,自然想法就会多一些。
当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倒也不敢不听郭得志的话。
“云鹤,这个你就不懂了,我们说书人本来是三教九流当中下九流的人物,现在能够有今日这样的地位,太子殿下功不可没。
这人口调查的事情用说书的内容说出来,固然还是有点枯燥的,但是至少比报纸上相关的文章要来的让人感到舒服一些。
你看了最近的报纸,应该很清楚这人口调查是太子殿下一手推动的事情。
虽然我们这样帮忙宣传,太子殿下不一定会知道,起到的效果也不见得就会非常的好。
但是至少表达了我们的态度,让大家知道我们长安城的说书人,跟太子殿下是一条心的。
至于你说的顾客是否感兴趣,这个时候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伴随着阅历的增加,郭得志的觉悟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很显然,他现在考虑的事情已经不完全是怎么样来提高自己的名气或者让生意变得更好。
他已经不大需要这样做了。
“这种朝廷的大事,跟我们一个说书人有什么关系吗?
师父您以前不是说要让我们尽可能的避免参与到朝堂大事之中吗?”
郭云鹤虽然听懂了郭得志的话,但是心中的疑问却是没有变少。
“没错,为师是说过这样的话,那主要是不想您掺和到朝廷的党争之中。
你也知道,归根结底,我们就是一个说书的。
朝堂上的大佬可能没有办法对付自己的敌人,但是要想对付我们,还是很简单的。
所以这些年,除了支持太子殿下的相关事情,其他朝堂上的事情,我都是不同意介入的。”
郭得志这么一说,郭云鹤就无话可说了。
不管李宽还是楚王殿下的时候,亦或是太子殿下,自己的师父都是他的铁杆支持者。
甚至长安城里头的很多商家,也都是铁杆支持者。
看来这一次的说书内容,自己就是想不变更都是不行的了。
……
“阿耶,你觉得太子殿下搞出来的这个人口调查,能够顺利的搞下去吗?”
长安县的县衙里头,顾盼盼一边吃饭一边跟自己阿耶说着话。
所谓的食不言,寝不语,在她身上显然是已经不适用了。
最开始的时候,顾炼是不能接受这个情况的,但是时间久了,慢慢的就习惯了。
“这个事情现在还很难说,不过目前户部已经跟观狮山书院算学院在筹划具体的推进事项了。
我估计来年一开春,立马就会在整个大唐展开。
听说为了让人口调查工作顺利的进行下去,太子殿下可是不仅让观狮山书院参与那么简单,背后应该还有一系列的其他安排。”
作为长安县的县令,顾炼自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我看现在长安城的舆论情况,是说什么的都有。虽然有不少人表示了对这个事情的支持,但是反对的也有不少。
估计这个事情要顺利的进行下去,也没有那么容易。”
“那是当然,这人口调查的工作,影响最大的就是各地的豪族,他们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见不得光的人口。
在这次的调查之下,如果各地的胥吏真的严格执行,那么好多事情可能就会暴露出来。
太子殿下可是说过了,这人口调查是大唐的国策,任何人都不能阻拦。
谁要是敢在明面上跳出来反对,那么太子殿下一定会杀鸡儆猴的。”
顾家自己本身就是一方豪族,所以人口调查对世家的影响有多大,顾炼自然非常的清楚。
虽然大唐现在的主要税收都是商业税和市舶税,农业税的比例在不断的下降。
但是大唐终究还是一个农业国家。
而作为一个农业国家,人口的意义自然是非常巨大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4/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