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7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9/2214


别看李治是一个在朝中没有什么影响力的太子,但是真要是对付顾炼,却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毕竟大家的等级差点有点实在是太大了。
“今天长安城有什么动静了?是因为这个事情,所以你不让我出门吗?”
顾盼盼也不傻,刚刚她是没有往这方面去想,现在听了自己阿耶的话,立马就明白了很多事情。
“太子殿下,有可能要在明德门行那玄武门之变的事情了。”
“哐当!”
顾炼的话刚刚说完,顾盼盼手中的茶杯立马就掉在了地上。
“阿耶,您是说……您是说……太子殿下要在明德门对付陛下和楚王殿下?那楚王殿下岂不是要危险了?”
虽然现在没有人敢明着讨论玄武门之变的事情,但是并不表示大家就忘记这件事了。
甚至伴随着大唐变得越发的强大,许多人对于当初李世民取代李建成成为大唐太子,然后登基为帝的事情变得更加有兴趣。
像是顾盼盼这样的世家子弟,自然对其中的很多细节都清楚的不得了。
“很难说!如果太子殿下得逞了,那么楚王殿下肯定是有危险了。
不过太子殿下之前在长安城的影响力太弱小了,我不觉得他今天就能那么如意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
但是这种事情,没有到最后时刻,是谁也没有办法去猜测的。
我们顾家虽然跟楚王殿下走的比较近,但是也不能算是完全的楚王党,阿耶现在只能当作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要不然为父根本就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面对自己的女儿,顾炼还是很坦诚的。
“作为长安县县令,现在你发现了这么大的事情,如果没有任何动作的话,到时候陛下知道了,能够饶过你吗?
阿耶,我们赶紧安排人去楚王府通知她们啊。
要不然到时候东宫的人肯定会出手对付他们的。”
虽然顾炼不认为自己是楚王党的人,但是顾盼盼可不这么理解。
如果自己知道李治都要出手对付楚王府了,但是却是什么也不做。
这绝对不是她能接受的。
“不行,事情尘埃落定之前,我们什么也别做。你以为长安城里只有我们知道这个事情吗?
其他勋贵世家深耕于长安城那么多年,可能什么消息都没有收到吗?
甚至就是楚王府自己,据我所知,也是有一支非常隐秘的情报力量的。
你觉得他们真的什么都没有察觉到吗?
但是大家什么都没有做,你不觉得这个事情背后本身就透露出一股诡异吗?”
顾炼很是郁闷的给顾盼盼继续说道。
如果不是现在的局面他实在是看不懂,担心帮忙变成帮了倒忙,他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的。
“阿耶,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这一下,顾盼盼是真的有点迷糊了。
她是不傻,但是更多的精明都是体现在商业上。
对于政治上的事情,她其实接触的不是很多,还真不是很能理解里面的条条道道。
“楚王殿下跟太子殿下争夺储君之位,但是这两年却是跟长孙党斗的那么凶?
这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太子殿下实力太过弱小,完全是依靠长孙党的支持才能坐稳位置。
如今这个事情十有八九是太子殿下自己搞出来的,长孙无忌估计都不知道。
这种情况下,有几个人觉得太子殿下能够成功呢?
对于楚王府的人来说,一旦太子殿下这样子做了之后失败了,那么他的储君之位还能够坐的下去吗?
之前楚王殿下谋划了那么久的事情,是不是水到渠成的就成功了?
所以今天东宫做的事情,对于楚王府来说到底是好是坏,为父是真的不知道啊!”
顾炼自然很清楚自己女儿的心思,所以好好的把里面的门道给说明清楚了。
“阿耶你的意思是这件事情,很有可能楚王府的人知道了,但是故意当做是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放任东宫去迈出那么关键的一步,到时候就彻底的结束长安城上空的阴霾?”
顾盼盼现在也有点领悟过来了。
这个解释虽然也没有证据,甚至还有点牵强。
但是认真的想一想,似乎也有道理啊。
“为父是这么认为的,特别是结合今天调查了解到的一些信息来看,这个可能性很可能是存在的。”
“如果这样的话,那自然是最好了。但是万一不是呢?”
顾盼盼这么一问,又把顾炼搞的很无奈了。
这个问题,让自己怎么回答?
自己要是知道最终的答案,那还用得着那么犹豫了吗?
……
“伊藤君,长安城的局面,似乎有点不对劲呢。”
倭国使臣府邸,久保田七郎从外面回来之后,立马就来到了伊藤浩之面前。
作为最早安排大量勋贵子弟来长安城学习的国家,倭国人现在在长安城至少有一两万人。
当然,其中以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到大唐的倭国女人为多。
但是倭国内部的勋贵子弟,也至少有几百人在长安城里头求学或者游学。
所以倭国使臣府邸的人员也变多了不少,需要调查的东西也多了不少。
作为在长安城待了比较多年的人员,伊藤浩之和久保田七郎算是大唐通了。
“我分析了大唐最近两年发生的事情,然后再结合最近百年各个帝王登基的手段,觉得太子殿下要想顺利的登基为帝,很可能会有什么非常手段使出来。
否者一味地等下去,很可能储君之位就保不住了。
你回来之前,我们负责盯着东宫动静的人员已经跟我汇报了情况。
如果我没有猜测错误的话,太子殿下应该是准备今天动手了。”
不得不说,李治这一次还真是想当然了。
连倭国人都已经察觉到了东宫今天的举动不正常,就他自己以为什么事情都没有。
难道倭国人都已经看出来的事情,百骑司和楚王府的人会看不出来?
难道百骑司和楚王府就没有安排人员盯着东宫的动静?
很显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难怪顾炼之流都选择了沉默,冷眼旁观局势的发展。
“这……这岂不是说长安城里要出大事了?”
久保田面色一变。
在他看来,东宫要办大事,这绝对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哪怕这个事情可能跟倭国没有什么关系,最终肯定也会会产生一些影响。
毕竟倭国现在是楚王府的势力范围,如果楚王府被东宫给铲除了,那么倭国要怎么办?
大唐会如何对待倭国?
这些都是需要久保田他们去思考的问题。
“会不会出大事,要看你怎么鉴定什么是大事。
也许东宫就是蜡头枪一支,看起来动静很大,到时候却是悄无声息的沉寂下去了,也不是不可能。
眼下太阳已经快要下山,天可汗乘坐的火车应该快要进站了,谜底很快就要揭晓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9/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