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6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3/2214


到时候各种各样的特殊钢,应该会大量的出现在市面。
唯一不确定的就是这些特殊钢,性能到底能不能做到比长安精工的好。
或者是长安精工后面能不能推出性能更好的特殊钢。”
令狐无疆很是纠结的说道。
他不懂金属冶炼,但是他知道大唐的炼铁作坊,不同的作坊和作坊之间,水平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楚王府的炼铁作坊出产的精钢,质量就是比其他的要好。
这里面应该是涉及到很多配方和生产工艺的东西。
事实上,特殊钢的制作,确实也是像令狐无疆猜测的一样,充满了许多门槛,并不是真的谁都能做出一样的东西。
要不然到了后世,华夏就不用每天都还需要进口大量的特殊钢了。
明明大家都知道特殊钢里头添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你买回来的特殊钢也可以通过金相分析出来里面的各种成分,但是你就是制作不出来跟人家一样性能的东西。
这里面涉及到各种配方和工艺,根本就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就建议你先观察一番。”
“可是我手头上积压的资金有点多,要是一直放在大唐皇家钱庄的账面上,就实在是太吃亏了。”
“这个很简单,你不是觉得今后那几种新金属的产量会增加的非常快吗?
那你就先找几个准备生产这些金属的作坊,提前购买一些这些作坊的股票。
这个买卖的风险性就相对要小很多了。特别是锌锭,现在已经找到了很好的商业化应用途径了,完全可以大胆的去投资。”
杨本满这话,算是为令狐无疆指明了一条方向。
金属原材料的生产制作,对于后世来说是一个夕阳行业。
可是对于此时的大唐来说,却绝对是朝阳行业。
只要你的作坊能够把这些东西生产出来,就不用担心会卖不出去。
唯一有区别的是你以多少的利润率把它卖出去。
“这个倒是好办,这段时间,大唐股票交易所新上市了好几支这样的股票,倒是可以容纳不少的资金需求。”
“嗯,除了这些作坊之外,拥有这些矿藏的作坊,你也可以多关注一下。指不定原本价值几千贯的一个矿山,就变成价值几万贯了呢。”
“您还别说,城外的有一个红铅矿就是跟你说的那样,一个月内就价值上升了好几倍,昨天才被人高价给收购了。”
令狐无疆跟杨本满交谈了一番之后,就信心稳稳的朝着大唐股票交易所而去。
第1359章
太子港的变化
当长安城还笼罩在春天的尾巴之中,位于南半球的太子港,却是迎来了自己的秋天。
空气中弥漫着略带着草木清香的味道,树叶已经满满的染上了颜色,缤纷的秋意,触眼可及。
太子港湛蓝的海水,跟四周众多五彩的树叶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副非常美好的画面。
“阿耶,今年的牛羊长得都非常的好,牧民们已经开始修建羊毛了。”
李厥今年已经十一岁了,在大唐这个时代,算是已经懂事的人了。
对于李承乾来说,被贬到澳洲,是一件让人很难受的事情。
但是对于李厥来说,那个时候的他,懂的东西还不是很多。
但是来到了太子港之后,他就爱上了这里。
所以对于澳洲的生活,他反倒是充满了热爱。
当然,经过了几年的缓冲,李承乾也是彻底的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通过引入牛羊,在太子港附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牧场。
这里的气候,显然是比镇北道更加适合畜牧业。
哪怕是到了冬天,往往也都不会下雪。
草场上一年四季都有嫩草供牛羊食用。
所以短短的几年时间,这里就已经有了十几万头牛羊了。
按照现在的发展节奏,再过个几年,这里的牛羊数量就能超过一百万了。
而广袤的澳洲,要养活一百万牛羊,那根本就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
要知道,后世的澳洲,可是有一亿多只羊,人均拥有羊的数量是世界第一。
整个国家的羊群数量,也占到了全世界的六分之一。
可想而知,太子港四周的养殖业,前途是多么的广大。
“羊毛粗加工作坊要及时收购牧民们手中的羊毛,不能让牧民们觉得我们是在骗他们。”
当初李承乾只不过是带了几千号人来到太子港。
但是到了现在,这里却是已经有两万多人了。
能够这么快的增加人口,除了从永平港和蒲罗中购买奴仆之外,最关键的还是吸引了一批愿意冒险的唐人过来定居。
只要唐人来到太子港,直接就可以拥有一千亩的草场,然后还能免费得到一栋木屋和半年的口粮。
在头五年的时间,不需要缴纳任何的赋税。
这样的条件,对于一些了解太子港一部分信息的唐人来说,还是挺有新引力的。
虽然路途遥远,但是在这里却是立马就能让一个贫穷的大唐百姓,变成相对富裕的小地主。
这么一个机会,在大唐内部,是很难提供的。
至于去镇北道这些边疆,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特别是岭南道的百姓来说,那么风险跟去澳洲是差不了多少的。
反正都是人生地不熟,要冒险自然要去收益高的地方。
所以在太子港的努力之下,每个月从蒲罗中固定出发去太子港的海船之中,都会有少则十几户,多则几十户的大唐百姓,拖家带口的来到太子港。
这些人是太子港繁荣稳定的根基,所以李承乾对他们的生活情况是非常关注的。
以前,他虽然是大唐太子,但是对于普通百姓的生活情况,可以说是完全不了解的。
但是在太子港生活了几年,李承乾却是完全变了一副模样。
如果李世民再次见到他,估计都没有办法相信李承乾的变化。
“阿耶你放心,长孙管家早就已经安排妥当了,不管是羊奶牛奶,还是羊毛,府上都有专门的人去向牧民收购。
从大唐过来帮我们修建奶粉作坊和羊毛线作坊的匠人,也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了。”
李厥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显然是已经开始参与到太子港的日常管理之中了。
“郎君,在太子港西边五十里处,匠人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炭矿藏,到时候我们也可以直接制作蜂窝煤和蜂窝煤炉子,让大家也不用担心冬天的寒冷了。”
长孙家庆是长孙皇后的侄子、长孙炽的孙子,很早就被任命为李承乾的侍读。
李承乾被贬到澳洲之后,侥幸捡回来一条性命的长孙家庆,也跟着被贬到了澳洲。
如今他算是太子港的三号人物,每天也是忙碌异常。
“衣食住行,这些东西是百姓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那石炭矿藏的发现,对于我们太子港来说,也算是意义颇为重大。
我已经让人带信去长安城了,到时候会采办一部分四轮运输马车上的关键零件回来,然后再请二哥帮忙安排几名匠人来帮我么组建一批四轮马车。
以后我们太子港的东西,除了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玩意,其他都尽量自己解决。”
李承乾现在虽然待在澳洲。
但是每个月一趟的海船,还是会把每一期的《大唐日报》等报纸都给带到太子港。
所以他对大唐的了解,虽然信息有点滞后,但是还是比较清楚的。
眼下要开采石炭矿藏,四轮运输马车肯定是不能缺少的。
甚至水泥作坊,李承乾都已经拜托李宽安排人帮忙协助开设了。
当然,李宽的这些帮忙,自然不是完全无偿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