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5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8/2214


观狮山书院冶金研究所里头,就有专门的一帮人跟楚王府炼铁作坊在专门研究特殊钢。
跟阿牛特殊钢作坊里头研究的特殊钢相比,冶金研究所里头的特殊钢,可以说是特殊钢里头的特殊钢。
削铁如泥的宝剑,在冶金研究所里头,根本就不算是什么不可实现的目标。
“楚王殿下,为何同样是钢铁,有些可以用来制作模具,有些却是只能用来加工链板呢?”
长孙无忌旁边,高士廉像是真的什么都不懂,虚心请教的样子。
“很简单,因为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配方,独特的冶炼条件和独特的热处理方法。”
李宽这话,像是给出了答案,但是其实又是什么都没有说。
偏偏高士廉还不能说什么不是。
“朕听说现在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下属的蒸汽机作坊,匠人们已经开始两班倒,没日没夜的生产各种各样的蒸汽机设备。
按照目前蒸汽机设备展现出来的效率,一台机器往往就能顶得上十几名匠人,这会不会导致长安城迅速出现一大堆失去工作的匠人呢?”
作为统治者,李世民自然也是非常关心百姓的就业问题。
只有人人都有工作,街面上闹事的人才会少,朝廷的统治才会更加的牢固。
至于两班倒,那就更正常了。
一班工作十二个小时,一天就满了。
至于什么五天八小时的说法,自然是不存在的。
李宽要是在这个年代提出这样的观点,估计大家都要觉得他是不是脑子里进水了。
就连匠人们都不会支持这样替自己考虑的人。
第1221章
走马观花
多年以来,长安城一直都处于用工紧张的局面之中。
这不仅导致了匠人工钱的不断上涨,也让西市人市变得异常活跃。
一个健壮的奴仆,价格可以去到一万唐元,甚至更多。
至于一些优质的新罗婢女,更是去到了两三万唐元。
有时候还是有价无市。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大唐的用工紧张局面会一直持续下去。
至少李世民不这么认为。
最近十年,大唐到底增加了多少人口,李世民可能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是大体上的概念还是有的。
很显然,大唐已经迎来了人工增加的热潮。
最近十来年出生的新生儿,慢慢的都将步入到这个社会。
到时候怎么给这些人找到活干,其实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当然,鼓励大家去移民,肯定可以很好的解决人口多余问题。
但是这要看大家愿意不愿意。
现在作坊城大量开始采用蒸汽机设备,这就意味着许多原本由人负责的工作,被蒸汽机取代了。
一旦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就可能导致成千上万的人丢掉工作。
这对于长安城来说,就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不管这些人是不是长安本地人。
已经见识了长安城的繁华,很多人都已经回不去了。
或者说是不愿意回去了。
就像是后世的北上广深,虽然不断的有逃离北上广深的说法。
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却是已经离不开这些地方。
你让在大城市待了十几年的人回到八线小县城,那还真的有很多人都已经不习惯了。
最终还是会回到大城市。
“陛下,您放心!机器虽然很强大,但是并不是万能的。固然,在个别作坊,会因为引入了蒸汽机设备或者是其他的机器,出现减少帮工数量的情况。
但是,整体来说。新式机器的出现和使用,将会为大唐创造更多的商机,为大唐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口就业。”
李宽自然知道李世民在担忧什么问题。
登基十九年,李世民已经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
这个时候,对他来说,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他不希望大唐内部出现什么乱子。
哪怕是为了稳定,影响了大唐的发展速度,李世民都是觉得可以接受的。
毕竟,站在不同的位置,考虑问题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
“楚王殿下,可否给大家说一说,新式机器的使用,到底会怎么给大唐创造更多的商机?”
作为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也是非常关注大唐的经济发展的。
这些年,户部的收入之中,商税和市舶税合起来的占比,早就已经超过了农业税。
朝廷现在花钱敢大手大脚,就是因为每年的赋税收入都在快速增加。
“这个其实也很简单。新式机器的出现,就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升。而生产效率提升了,那么每件商品的成本就会下降,永久自行车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商品的成本下降了,售价自然也会下降,销量就会上涨,这不仅可以拉动这个产业链的发展,还会带来新的商机。
比如说自行车的用量上去了,是不是会在各个坊间出现一些专门维修自行车的匠人呢?
各个坊间开设的售卖自行车的铺子是不是会增加呢?
相应的,各个自行车作坊为了让自己的自行车卖的更好,就会找人设计宣传方案,找人设计更好的款式,这些都会导致新的用人需求。
当然了,这些可能带来的影响都不是那么明显。
最明显的就是新式机器的出现,将会让大唐开始朝着工业化社会迈进,这将大大的提升大唐的综合国力。
从今往后,大唐四周的小国,想要挑战大唐的权威,承担的风险将会大大的增加。”
李宽简单的给大家说明了一下使用新式机器的影响,最终落脚点放在大唐综合国力的提升上面,让李世民和房玄龄都非常的满意。
“楚王殿下,你虽然解释了这么多,但是不可否认,新式机器的出现,还是给一些作坊的匠人带来了危机,让他们丢失了工作吧?
就像金太打铁作坊,因为使用了蒸汽冲压机来生产鱼洗,导致西市售卖木盆的铺子生意变得异常冷清,相应的作坊只有倒闭的份。”
长孙无忌别有用心的提出了一个反驳。
他嘴里说的是西市的木盆铺子,心中实际上想到的是东市高记鱼洗铺子吧。
自从体制的鱼洗出现之后,高记鱼洗铺子就彻底的凉了。
如今高家已经在考虑割肉关门了。
“长孙司空的这个观点,让我产生了一个困惑。我们大唐的勇士们不远万里的去到南美洲,找到了高产的庄稼,这些高产庄稼的出现,必定会导致大唐的粮食价格下降,让一部分的农户和商铺收入受损,那么按照您的逻辑,是不是这些高产的农作物,都不应该去推广呢?
或者说,我们的炼铁作坊发明了直接将铁矿石冶炼成精钢的工艺,导致了一些制作精钢的打铁铺子生意受到影响,是不是也不应该推广这种冶炼精钢的工艺呢?
亦或是玻璃镜子的出现,让铜镜失去了市场,导致了制作铜镜的作坊倒闭,那是不是玻璃镜子也不应该出现呢?
说的再大逆不道一点,大唐的建立,让隋朝……”
“行了!宽儿你带我们去下一个作坊转一转吧。”
眼看着李宽似乎要上纲上线,而长孙无忌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难看,李世民在一旁打断了李宽的说话。
他不想看到长孙无忌跟李宽在那里撕逼。
“没问题,旁边就是长安精工,陛下可以过去看看一枚简单的螺栓,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李宽占据上风,李世民出手了,他自然不会再纠缠着长孙无忌。
很快的,一行人就来到了长安精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8/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