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5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05/2214


我准备把这些的东西,慢慢的全部都给研究出来。只是遗憾的是现在橡胶实在是太贵了。
单纯的依靠船队从南美洲带回来的橡胶,感觉每一次试验,那都是在烧钱啊。”
想到从海员手中收购橡胶的场景,赵小二就有点肉疼。
按照他的理解,这橡胶就是从橡胶树上面割下来的树胶,跟松脂那些东西是差不多的。
正常来说,橡胶的价格也不应该比松脂要高多少。
但是现在一斤橡胶,在长安城里就需要花费至少一百文钱才能才能买到。
有时候船队带回来的橡胶不多,这个价格还能上涨到好几百文钱一斤。
这要是把橡胶制作成四轮马车的轮子,哪怕是不算加工费用,单纯的购买橡胶材料的费用,估计就要去到十几贯钱了。
这谁用得起啊?
“我听说楚王殿下已经在鼓励大家在南洋种植橡胶树了。南美洲的气候,跟那样那里应该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为了检讨在南洋推广橡胶种植的可能性,去年的时候,气象研究所的朱铜还专门去了一趟蒲罗中呢,也不知道现在那里的情况是怎么样了。”
李谚自然也是知道现在的橡胶价格到底有多昂贵。
如果只是蒸汽机上少量的使用,那么贵一点也就贵一点了。
反正蒸汽机不便宜,哪怕是花个几贯钱,甚至是十几贯钱来购买橡胶,也不算什么。
但是如果要让橡胶大规模的进入到各行各业,那肯定就不能这样了。
“那看来我得尽快给橡胶多找几种运用场景了,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勋贵去南洋种植橡胶。
要不然大家就以为蒸汽机上可以使用橡胶作为密封件,就没有什么动力去折腾橡胶种植了。”
赵小二心中,立马就觉得自己应该加快橡胶研究的进度了。
哪怕只是先拿出一些不成熟的作品出来,也是可以的。
到时候办一个展览会,让大家见识一下橡胶的用途,应该会很有效果。
看来,自己零零七的日子,还要继续啊。
……
当长安城才刚刚迎来春暖花开的季节,南洋这里已经炎热异常。
尉迟环穿着一件短裤短褂,很是随意的跟朱铜站在一片空旷的土地面前。
“尉迟郎君,蒲罗中这里的气候非常炎热,跟那些海员描述的南美洲的气候应该是非常相似的。
并且,从地球仪上来看,两者应该都是出于差不多的一个纬度上面。
所以楚王殿下说,在蒲罗中四周先尝试种植橡胶树,我是完全赞同的。”
朱铜黝黑的脸庞上,满是自信。
作为大唐首屈一指的气象专家,他有这种自信。
“楚王殿下也真是的,我原本只是提议先种植一个几百亩,看看到底能不能种活,但是他偏偏要让我一口气把所有拿回来的橡胶种子和幼苗都给利用起来。
这么一来,至少就需要五千亩的土地才能种下这么多的橡胶树了。”
尉迟环每天都会看《大唐日报》。
虽然从长安城到蒲罗中,这些报纸的消息已经过时了。
但是这仍然是蒲罗中的官员、商家了解长安城动向的嘴便捷方式。
蒸汽机上使用了橡胶制作的零件作为密封件,这在报纸上也是专门的报道过的。
也有一些报纸曾经报道过有些船队单纯的依靠从南美洲运输橡胶回长安城,就发了大财的消息。
所以橡胶有使用价值,售价还比较高,这些信息尉迟环都是知道的。
可如今李宽希望尉迟家把整个家族的发展重心都转移到橡胶种植上面,他就不完全同意了。
主要是他不觉得大唐需要那么多的橡胶啊。
今年种植第一批五千亩的橡胶园,明年指不定就会有五万亩的橡胶种子会被人从南美洲带回来,到时候他们尉迟家全部都要把它们种植到地里面吗?
按照树木的生长速度,这橡胶种子要变成可以收割橡胶的橡胶树,没有个几年功夫,根本就不可能。
这就意味着尉迟家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种植橡胶树,但是却是看不到一点收益。
哪怕是这些年尉迟家挣了不少钱,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
虽然南洋这边的土地就跟白送一样,几乎不要钱。
但是把土地上面原本的树木砍伐干净,腾出空间来种植橡胶树,这都是要耗费大量人工的。
偏偏大唐各地,现在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人手紧缺的场景。
长安城的一名最普通帮工,工钱都已经上涨到了每个月三百文钱。
稍微有点本领的帮工,一个月的工钱去到一贯钱,那是很正常的。
像是四级工以上的帮工,工钱更是已经上涨到一个月五贯钱。
哪怕是尉迟家全部购买奴仆去搞橡胶树种子,购买奴仆的钱财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难怪尉迟环心中会有纠结。
“尉迟郎君,您跟在楚王殿下身边做事,已经有十几年了吧?这么多年以来,楚王殿下判断的事情,什么时候出过错?
跟楚王殿下做事,什么时候吃过亏?既然楚王殿下支持尉迟家大力种植橡胶树,那我觉得尉迟家放手一搏,尽可能的扩大橡胶树的种植规模,那就对了。
等到长安城其他勋贵反应过来的时候,估计橡胶树种子的价格就要上一个台阶了。”
朱铜现在对李宽有一种盲目的自信。
事实上,楚王府的相关产业里头,有许多人心中都有这种自信。
“你说的也有道理。当初程家跟房家在广州大量种子甘蔗的时候,据说也很有疑问。我阿耶当时就不敢大规模的种植,结果就错过了最佳时期了。
这一次橡胶树的种植,我们尉迟家不能再错过了。”
尉迟环也不是真的不想种植橡胶树,只不过心中有些担忧,想要找个人分享。
现在朱铜这么一说,他很快就不焦虑了。
……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特别是像是橡胶种植这样必须在光天化日之下完成的事情。
就在尉迟环在蒲罗中附近大规模的开垦土地,种植橡胶苗的时候,有心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大力,这一次出海我们每个人都挣了一千多贯钱,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象的数字。
现在回到长安城,直接买一处院子,开个小杂货铺子,这辈子也能过得很安稳了。
但是我觉得有点不甘心那样的生活,现在的南洋,充满了机遇,只要我们搏一把,可能以后的身价就不是一千多贯,而是一万多贯,甚至是十几万贯。”
阿南跟王大力坐在蒲罗中的一家饭馆里头,为今后的事情而烦恼。
自从去年年初他们一狠心离开了工作了十几年的渭水码头,直接跟着一帮人凑了一艘海船,跟在东海渔业后面去到了南美洲。
王大力跟阿南没有随大流的去寻找狗头金,也没有把重点放在寻找新植物上面。
相反的,在长安城的时候,王大力就听他在观狮山书院上学的儿子说过橡胶的事情,然后去到南美洲之后,就跟阿南重点向土人收购橡胶。
在南美洲待了几个月之后,他们每个人都携带了几千斤的橡胶回来了。
都不用等回到长安城,在蒲罗中就有人高价把这些橡胶给收购了。
手上有着一笔钱财的他们,开始为接下来的行程发愁了。
是继续找一艘海船去南美洲,还是回长安城好好的过日子,似乎都是一个值得选择的方案。
“这一次我们带着橡胶回来挣了大钱,肯定立马就会有很多人有样学样的去南美洲收购橡胶。下一次要再想带回来那么多的橡胶就很难了。
哪怕是带回来了,价格还能不能卖的那么高,也很难说。”
王大力显然不是很支持继续去南美洲搞橡胶贸易了。
他们单枪匹马的,肯定搞不过别人。
“你说的没错,我也觉得再去南美洲,花费一年的时间,结果可能只能挣个几百贯钱,似乎不值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0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