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4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5/2214


到时候需要的橡胶密封件,肯定会多很多,对它的性能要求也会高很多,专门成立一个研究所,确实很有必要。
其实在我看来,不仅有必要成立一个橡胶研究所,还可以专门成立一个铸造研究所、锻造研究所,甚至是冲压研究所,为各种零件的生产提供帮助。”
蒸汽机研究所虽然是一个研发机构,但是现在也修建了属于自己的蒸汽机作坊,用来大规模的开始生产蒸汽机。
这生产一两台蒸汽机跟生产几十上百台蒸汽机,肯定不是一个概念。
之前,很多东西都是依靠着匠人一个一个的制作出来的。
虽然作坊城不少的作坊都开始推出标注化的零件,但是在蒸汽机上面,却是回归到了比较原始的状态。
所有的零件都几乎是纯手动打造,成本高不说,生产效率还低。
现在李谚自然要考虑改变这一个局面。
“没问题,到时候刘界你安排一下,组织教谕和学员成立相应的研究所。”
观狮山书院现在想要拥有自己独立研究所的教谕,可是有大把。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培养,也算是发掘了不少的人才,为大唐的工业革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现在蒸汽机的技术已经开始扩散开来,再过个几年,大唐的工业革命可就真的要开始显示出属于自己的威力了。
到时候,纯手工的作坊,肯定会经历一波倒闭潮。
能够适应变化的,肯定会变得更加强大。
故步自封的,可能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没问题,属下立马就去安排!”
一直跟在李宽身后没有说话的刘界,这个时候自然是要站出来旗帜鲜明的表达自己的态度。
“听说农学院现在把暖棚建设规模搞得很大,这蒸汽机研究所看完了,我们去农学院的研究所转一转吧。”
到观狮山书院各个研究所里视察,是李宽非常喜欢的一个活动。
随手指点一下那些教谕,大唐在某方面的技术可能就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农学院的地盘是整个书院最大的,他们不仅在书院内部占据了上百亩的地方,还在书院旁边的渭水岸边有上千亩的试验田。
其中有一百多亩的试验田,都是采用了玻璃制作的大棚,用来给农作物的育种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
刘界没有什么创新能力,但是执行力很强,对于书院的情况也很了解,妥妥的一个大管家。
很快的,他就带着李宽出现在了农学院的暖棚之中。
“楚王殿下,您怎么过来啦?”
李宽刚刚进入到暖棚,迎面而来就看到了唐同人。
这位唐俭的三儿子,不好好的过自己官二代的生活,反倒是迷上了农业。
虽然现在已经被李世民提拔为司农少卿,但是整天却还是往观狮山书院跑。
作为观狮山书院最早的一批学员,唐同人如今也算是农学院里头的资深教谕了,有自己的独立研究项目。
不过,这两年他的兴趣慢慢的转移到了新作物的培养方面,整个他负责的暖棚,种的都是稀奇古怪的植物,跟猛兽园那边的合作比较多。
“听说整个观狮山书院农学院的新作物,都在这一块大棚里头,本王自然要过来凑凑热闹,看看你都培养出了什么新作物。”
李宽跟唐同人算是比较熟悉了,说起话来也很是随意。
“那您可是来对了,我们这几年培养的新式菘菜,一颗就有七八斤,绝对跟外面售卖的菘菜不同。”
作为冬天百姓们餐桌上最经典的菜肴,菘菜是长安城百姓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蔬菜。
特别是从楚王府中流传出了菘菜的窖藏方法,哪怕是不使用暖棚种植,大家也能在冬天吃到一些新鲜蔬菜了。
“七八斤一颗?那倒是真的不错,已经基本达到我的理想状态了。”
李宽当年可是亲自主导了菘菜的培育,自然对它的变化很是熟悉。
不管是晒制菜干,还是制作腌菜,亦或是窖藏起来冬天吃。
长安城百姓已经把菘菜给玩出花来了。
今年辣椒大规模的种植之后,楚王府的厨娘甚至开始制作辣菘菜,如今已经是海底捞里面最受欢迎的一个小菜了。
“您看!这个,这个,还有那一片,都是我们正在培育的几种菘菜。明年开始就可以提供一批种子给到农户种植,到时候大家都种上新式的菘菜之后,产量至少可以增加三四成,让菘菜成为真正的家家户户都能够吃得起的蔬菜。”
唐同人是真的喜欢农业,要不然也不会一头钻到这个领域之中。
要知道,研究农业的,哪怕是你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所,哪怕是你已经是这个行业的翘楚,它的工作环境,也注定是比较恶劣的。
亲自下地,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一天到晚在田地里面记录数据,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变化,这也算是日常工作了。
好在观狮山书院对于农学院颇为重视,在各种经费和补贴方面,会向农学院的教谕和学员倾斜,要不然这几年农学院的学员数量肯定要大幅下滑。
“很不错,这些菘菜比我想象的长的还要好!”
恍惚之间,李宽感到自己好像回到了后世。
这一排排的菘菜,跟十几年前长安城中的菘菜相比,完全就是两个东西了。
反倒是跟后世的长得几乎一样了。
“前面我们还试种了各种各样从胡人那里买回来种子,如今正在确认哪些东西是可以食用,哪些东西是可以用作观赏使用,哪些东西是可以入药,您要不要去那边参观一下?”
观狮山书院农学院不仅研究粮食作物和蔬菜,也在跟医学院合作研究各种药材的大规模种植,还面向市场推出了一些花卉盆栽,也算是慢慢的有了一些商业气息。
“走,去看看!”
听唐同人这么一说,李宽立马就提起了兴趣。
当年,从各个胡人那里高价收购种子,可是他李宽的最爱。
如今这个任务落到了农学院的头上,他也想过去看看有没有惊喜。
“这是从一名羌人那里买回来的种子,种出来的花非常鲜艳;这是一名西域胡商那边买回来的种子,似乎牛羊很喜欢吃这种草。
旁边这一小片是从南诏国的商人那里买回来的种子,据说这东西在南诏国的一些巫医那里是重要的药材,我们还在跟医学院一起研究它的用处。
还有这些是倭国人主动送给我们的种子,说是一种独特的百合,不仅颜色跟我们大唐的有所不同,还能散发出比较浓郁的香气。”
唐同人一种一种的给李宽介绍着暖棚里面的作物情况。
很显然,他是真的沉下心来好好的搞研究了,要不然这些东西他不可能那么的熟悉。
“咦,这花是从哪里来的?”
很快的,李宽跟着唐同人进入到了另外一个暖棚之中,放眼望去,却是一片黄色的海洋。
“楚王殿下,这些长得跟黄色菊花有点相似,但是花朵要大很多倍的东西,是从一名海员那里买回来的种子。
据说这个海员是今年最早一批从南美洲回来的呢,当时人家还讹了我好几十贯钱,才愿意把种子卖给我呢。”
唐同人显然对这个东西印象深刻。
虽然观狮山书院发出了悬赏,所有从海外带回来新奇作物的人员,都有希望获得丰厚的赏赐。
但是,并不是你随便找点花花草草,然后就说这是海外找回来的,就立马可以拿到赏赐。
像是眼前这个东西,在唐同人看来其实就是比较特殊的菊花,当初自然是不愿意出天价去购买。
而那名海员也是随手在南美洲的路边采摘了一些种子,只是顺手而为,所以也没有寄予太多的期待。
“什么菊花,这是向日葵!”
“向日葵?这个名字起得还真是贴切。这东西从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的这一段时间,还真的是是向日的。
它的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等到太阳下山之后,花朵又慢慢往回摆。等到下半夜的时候,又开始转向了东边,等待着太阳的升起呢。”
唐同人这话,让李宽非常坚信眼前的就是向日葵。
前世的时候,虽然经常嗑瓜子,但是亲自见到向日葵的次数,其实不算多。
但是得益于梵高的名作,向日葵的模样实在是太容易记住了。
如果唐同人种的这些向日葵还没有开花,那么李宽还真是认不出来,指不定就真的错过了。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这个向日葵,不管是当成是花卉种植,还是当成一种全新的经济作物来种植,都是很有意义的。你可以把它作为今后的重点推广作物,扩大它的种植规模。”
向日葵可是个好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