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4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3/2214


“嗯,我们现在去启程回去,只要运输一船的新式铜钱过来,这辈子就算了发了。这么好的事情,绝对值得我们去把金城的所有铜钱都收集起来重新铸造呢。”
很显然,这个商家在新罗应该也是颇有势力的,要不然也不敢打铸造铜钱的主意。
“嗯,金郎君您可以跟圣骨合作,把宫里头储存的铜钱全部拿出来重新铸造,到时候我们新罗就不用担心缺钱了。”
两人满怀着喜悦,朝着码头而去。
在他们看来,一场富贵正在朝着自己飞奔而来啊。
这么好的机会,他们自然是不想要再错过了,要不然觉得对不起自己啊。
第1153章
货币战争
“王郎君,我手中的铜钱已经全部清空了,铸币作坊也从今天开始彻底停工了。”
三太郎虽然对暴利的铸币作坊念念不忘,但是却是很果断的执行了王有才的指示。
通过将近一个月的运作,三太郎发现自己的身家已经翻了一番。
这还是在东海渔业拿走了大部分的利益的前提下,可想而知铸造假币的利润到底有多高。
何况还是这种几乎是得到官方承认的假币制作,真的就是在抢钱啊。
“嗯,从明天早上开始,我们所有的作坊和铺子都拒绝接受任何铜钱,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市面上流通的铜钱全部都是垃圾,根本就没有什么价值,想必大家都对这个理由不会有什么异议。”
王有才面色冷酷的宣布了这个决定。
如今的倭国,各种劣质铜钱横行,已经找不到几枚像模像样的铜钱了。
甚至就是一些金币和银币,质量也都迅速的下降,已经到了谁也没有办法接受的程度。
除非你自己愿意给币值腰斩之后再腰斩。
可是显然没有谁会主动的这么做。
“目前倭国的所有棉布都是来自大唐,天气也开始慢慢的变凉了,对棉布、棉被和棉衣的需求都在增加;与此同时,各种瓷器、丝绸、镜子、蜡烛、自行车、四轮马车、香水、香皂等物质也全部都是来自大唐。
而倭国最主要的出口货物是各种海货和稻米等土特产,主要也是售往大唐。只要我们宣布不再接受铜钱,改为由唐元支付,那么短时间内就可以让难波津市面上的铜钱消失。不过,这又有产生一个新的问题呢。”
三太郎对倭国的情况还是非常熟悉的,考虑的也算是比较全面。
“什么问题?”
“那就是大唐皇家钱庄里头的唐元,要流通起来,就要让大家手中都有唐元,要不然就无从谈流通的问题。可是,除了那些劣质的铜钱,大部分人家手中已经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钱财了。”
三太郎发现局面其实很残酷。
如果你把铜钱换成了货物,那么结局可能不至于那么悲惨。
但是如果你把家中的钱财全部换成了劣质的铜钱,又没有花出去的话,那就真的是砸在了手中了。
就倭国市面上流通的铜钱,只能把它当成是铜矿一样重新去冶炼、提取铜锭了。
这个时候,一文钱的价值,连之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了。
可谓是一月之间,就给倭国的财富进行了一次再分配。
“这个问题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麻烦,我们可以有好几种手段把唐元投放到市面上。首先,我们可以给跟我们合作比较密切的倭国商家提供贷款,到时候这些唐元贷款肯定会在市面上流动。
其次,我们可以开通各种金银铜钱兑换唐元的业务,把大家手中已经很难继续使用下去的金属按照实际价值兑换成唐元。
再者,我们还可以加大收购倭国土特产的步伐,将我们自己手中的唐元花出去,让倭国人手中有唐元可以使用。
当然了,这些都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完成的,但是却是可以迅速的让倭国勋贵和百姓意识到唐元的便捷性和实用性,不再担心这只是一张纸。
与此同时,东海渔业可以出面在难波津发行《倭国日报》,将倭国的宣传阵地给占领了。配合着难波津孔子学院的发展,让倭国人按照我们希望的样子去成长。”
王有才这个方法,显然是准备将倭国牢牢的控制在大唐手中。
这种控制,不是单纯的军事控制,而是从经济、文化等方面全方位的影响。
如果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过个几十年,倭国绝对就是一个大唐的仆从国,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
至于在这个过程中,倭国是不是会变得比以前富裕一些,这反倒是王有才不大在意的事情。
因为你变富裕了,那就说明羔羊变肥了,可以更好的收割。
你要是变贫穷了,那么对比之下,倭国人对大唐肯定就会更加的向往,这对吸引年轻的倭国女子和壮劳力去大唐当仆人,也是有好处的。
“没问题,我早就在考虑是不是在难波津也搞一份报纸出来。一方面是更好的控制倭国的舆论,另外一方面是让我们的商家能够更好的了解倭国发生的事情。眼下纸张的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只要在驻地里头设置一个印刷作坊,就可以开始发行报纸了。”
孟浩对发行《倭国日报》,自然是非常支持的。
不过,之前李宽一直限制各种有技术含量的作坊在倭国修建分号,所以倭国到现在为止出售的报纸都是《大唐日报》、《长安晚报》、《曲江日报》等长安城印刷的报纸。
哪怕是每天都有船只在两地来往,长安城的报纸到难波津以后,也绝对是过时很久了。
“书中的铜钱突然变得没有任何价值了,我们也要注意倭国的那些贵族会不会闹事。孟统领,这段时间要麻烦你多加注意了。”
王有才可不希望煮熟的鸭子给飞了。
他还准备把倭国这里发生的事情,整理出一套理论,融入到自己准备发行的新书里头呢。
“王郎君,你放心,倭国人怎么折腾也逃不出我们的手掌心!”
孟浩对难波津的局势把控,显然是很有信心的。
……
奈良城中,苏我入鹿焦急的在房中走来走去。
“大臣,眼下除了向大唐皇家钱庄借贷,我们没有别的办法。短短的三天时间,已经传来了四起动乱,如果朝廷再没有什么动静的话,一场大的动荡就不可避免了。甚至下面藩国的一些大名也会借着这个机会闹事。”
九条信一这一次是跟着王有才的船只回到倭国。
不过,他到了难波津之后,立马就转道回奈良城了。
就连孟浩都没有见到他的影子。
“东海渔业前段时间都不是什么铜钱都接收的吗?怎么突然之间就宣布不再接收任何的铜钱,还把话说的那么难听,说那些铜钱全部都是垃圾!”
苏我家族如今是倭国朝政的实际话事人。
这年头,倭皇的权利还没有苏我家族的大。
你的权利越大,责任自然就越大。
出现问题了,大家肯定都过来找你。
“前段时间,我们可以理解为东海渔业过贯了舒服的日子,没有注意到铜钱的变化,或者是对铜钱的变化不是很在意。
但是,短短的一个月内,各种各样劣质的铜钱充斥市场,东海渔业的人就是反应再迟钝,也能发现不对劲了。
所以他们现在拒绝接收任何的铜钱,其实也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就那些含铜量那么低的铜钱,用手一掰就断了。
别说是东海渔业,哪怕是我们倭国自己的商家,如今也都是宁愿接收唐元,也不愿意接受铜钱的。”
九条信一虽然是倭国人,但是一颗红星已经向着楚王府。
要不然李宽也不会专门安排他回国走一趟。
“许多百姓都把家中的铜钱兑换成了劣质的新式铜钱,原本还以为占了便宜,但是现在看来,绝对是亏大了。偏偏这样的家庭还有不少,要是都跑出来闹事,可是个大麻烦啊。”
苏我入鹿觉得一阵头大。
之前,他觉得位置越高,日子过得越舒服。
现在发现似乎不是这样子呢。
“要么派兵镇压,要么发放救济,或者使用唐元从百姓手中把劣质的铜钱回收上来,否者倭国各地肯定会乱套的。但是派兵镇压的话,其实也是要花钱的,算上战后的抚恤,其实倒不如直接从大唐皇家钱庄借贷一笔唐元出来,然后从百姓手中兑换铜钱。
其实我们也不用一元唐元兑换一枚铜钱,只要一元铜钱兑换五枚铜钱就足以解决这次的问题了。这么一来,百姓们虽然还有点损失,但是已经比较轻微,就当是给大家一个使用铜钱的教训。”
九条信一这一次回国的目的,自然也是为了配合王有才推广唐元的运用,废除倭国的其他货币。
所以,话里话外,他都是怂恿苏我入鹿去向大唐皇家钱庄借钱的。
至于借钱的利息有多高,那就是下面的人讨论的事情了。
“要把百姓们手中的铜钱都收回来,至少需要几千万元的唐元,甚至更多。我们要是一口气向大唐皇家钱庄借贷这么多钱财,他们愿意借给我们吗?”
苏我入鹿在房间里转悠了两圈,也找不到什么好办法。
“正常情况下,肯定是非常难的。但是朝廷把赋税收入作为抵押的话,我觉得还是问题不大的。我们不是仿照大唐设立了市舶都督府,在难波津等地设立了市舶司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