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5/2214


“不管‘日不落帝国’的实现跟蒸汽机有没有关系,如今李宽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它们就有关系了。看来蒸汽机的大发展,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长孙兄,我准备一会就去安排人去大唐皇家专利局确认一下,看看蒸汽机研究所到底为蒸汽机申请了多少专利。”
荥阳郑氏跟楚王府的矛盾,不像是长孙家那么深。
明明已经看到了蒸汽机的运用前进,郑海自然不会因为意气之争而放弃。
“怎么?你想进入到蒸汽机制作这个行业?”
长孙冲颇为吃惊的看着郑海。
“是的,蒸汽机的发挥,已经是势不可挡了。我们郑家也不能落后,一定要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蒸汽机。到时候不管是为了给自己的造船作坊提供蒸汽机,还是售卖给其他造船作坊,都有很多选择。”
听了郑海的话,长孙冲难得的没有反驳,而是保持了沉默。
……
“刚刚我已经说了蒸汽机的两大用途,大家是不是觉得蒸汽机的前途非常广阔?”
李宽准备一次性的把蒸汽机的用途都给抛出来,让长安城的勋贵世家,彻底的提起兴趣。
大唐要向工业革命进军,单靠楚王府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
与其楚王府独自吃一个小蛋糕,倒不如把蛋糕做大,楚王府只要吃一半就行。
到时候,这一半的蛋糕,也要比整个小蛋糕多很多。
蒸汽机有很大的历史作用,这不是简单的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在后世,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机械工业甚至社会的发展。
它解决了大机器生产中最关键的问题,推动了交通运输空前的进步,把人类社会的人员交流推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并且,随着蒸汽机的发展而建立的热力学和机构学为汽轮机和内燃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些对大唐未来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其实,蒸汽机的用途还远远不止这两种。像是作坊城中的那些作坊,有许多工艺都可以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来实现。比如捶打铁锭,使用了蒸汽机之后,一次性可以加工更大的铁锭,可以锻造出质量更好的零件。
再比如捶打纸浆,效果绝对比现在的水车要好无数倍,甚至可以直接让造纸成本下降一大截。
再比如使用蒸汽机来作为冲压机的动力,解决零件加工过程之中动力来源的问题。
不客气的说,在十年后的作坊城,每一个作坊里面都会有蒸汽机的身影,它会让作坊的生产效率更高,产品的生产成本更低,质量却是变得更好。”
李宽这话,算是彻底的给蒸汽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蒸汽机可以运用的场合如此的多,长安城那么多商家,他们只需要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发展,就可以避开蒸汽机研究所的竞争。
毕竟,到现在为止,蒸汽机研究所也只是在铁路上面取得了先机。
大不了大家就把这一块的市场让给蒸汽机研究罢了。
“一旦各个作坊开始大规模的使用蒸汽机,那么就意味着生产效率成倍成倍的增加,生产成本却是不断的下降。
这么一来,不但百姓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原本买不起的产品,作坊的掌柜也可以在降价之后,仍然挣到更多的钱财。
甚至大家可以把这些产品运输到海外售卖,跟那些没有使用蒸汽机的海外作坊竞争,完全可以把他们吊起来打。”
不说别的,李宽准备在未来几年,把大唐的棉布推广到海外各个国家,彻底的垄断棉布的供应,让所有的蛮夷都为大唐纺织业的发展贡献一文钱的力量。
除此之外,有了蒸汽机,压榨甘蔗将变成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白糖的加工成本,必然也将进一步的下降。
到时候大唐出产的白糖,也将成为跟丝绸、瓷器一样,畅销全球。
到时候,海外的国家提到大唐,想到的就不单单是丝绸和瓷器。
他们还会想到棉布,想到白糖,想到茶叶,想到镜子,想到四轮马车,想到自行车,想到各种各样的产品。
无数的黄金和白银将会伴随着大唐货物的出海而流向大唐。
到时候,中国这个词,将变得名副其实。
长安城将成为所有蛮夷最向往的存在。
大家想象一下八十年代的时候,国人对于美国的向往。
到时候,其他蛮夷对大唐的向往,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了这么多,大家肯定很好奇,这个蒸汽机什么时候会大规模的生产?这个蒸汽机的加工制作难不难?是不是只有蒸汽机研究所可以生产这个蒸汽机?”
给大家画了三个大饼,李宽觉得也差不多了。
接下来,就是要忽悠更多的人才和资本进入到蒸汽机的生产和进一步的研发。
当然,李宽也没有那么伟大,完全将蒸汽机研究所辛辛苦苦努力了多年的东西,完全拿出来跟大家共享。
“观狮山书院已经发出了重金悬赏,收购所有从南美洲运回来的橡胶。大家可萌不知道橡胶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你们也不用去纠结,只要知道这个橡胶对于生产密封零件有这无可替代的优势就可以了。
只要这个橡胶大量的被带回长安城,蒸汽机的大规模量产就算是条件成熟了。至于制作难不难,就要看你们的水平了。
只要缴纳一个金币的授权费用,任何一家作坊都可以从蒸汽机研究所获得蒸汽机的所有结构图纸,并且只要额外支付一定的费用,研究所还可以安排人员去指导你生产制作蒸汽机。”
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这些年花费了将近百万贯的钱财。
为了书院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要慢慢的把这笔成本收回来。
一台蒸汽机一个金币,对于有些人来说,觉得很多。
但是对于蒸汽机的售价来说,又一点也不多。
李宽相信长安城中,一定会有一些作坊感兴趣的。
……
“无忌,你觉得这个李宽说的话,有几成真,几成假?”
高士廉将李宽的演讲从头到尾理了一遍,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能够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坐稳,高士廉自然是有点本事的。
李宽把蒸汽机的情况介绍的如此详细,甚至愿意把技术授权给所有的作坊生产,这背后蕴含的东西,绝对是不能忽视的。
虽然大家都还不知道蒸汽机的前途到底有多么广阔,但是从李宽的话中来看,绝对是充满了想象空间。
“虽然我不是很愿意相信,但是李宽说的话,很可能都可以在一定程度的实现。只是不知道实现的时间需要多久。”
长孙无忌脸上也没有了笑容。
这一刻,他知道长孙家跟楚王府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不客气的说,如果不是自己在朝中有诺大的权势,对上楚王府的手段,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大唐财神爷,这李宽,绝对是名副其实啊。
最关键是,明明已经那么有钱了,更多的钱却是像是只喜欢楚王府一样,拼命的往楚王府流动。
有钱的越有钱,没钱的还是没有钱。
“哼,既然李宽那么自满的放开了蒸汽机的技术,那我们也不用客气,先尝试着看看能不能把蒸汽机运用到铁器的打造方面。”
高士廉很快的就为蒸汽机的发展锁定了一个方向。
对他来说,研究蒸汽机车,绝对是一个得不偿失的事情。
因为没有足够多的铁路,蒸汽机车根本就不会有前途。
但是,修建铁路,那根本就是在拿钱铺路。
高士廉不认为大唐在短时间内会出现大量的铁路。
“嗯,眼下也只能先这样了,不能处处都让楚王府的人占了先机。另外,观狮山书院既然有蒸汽机研究所,渭水书院也一样可以设置一个蒸汽机研究所,让他们在李谚的基础上开发更多、更好的蒸汽机出来。”
想着观狮山书院糟蹋了近百万贯钱财搞出来的蒸汽机,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变成大家的技术,长孙无忌的心情莫名的变好了一些。
虽然每一台蒸汽机都需要向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缴纳一个金币的费用,但是跟蒸汽机庞大的研发费用比起来,这一个金币简直就是不用钱一样。
……
“我今天想要说的内容,主要就是上面这些了。在演讲的最后,我想要说一点,那就是今天下午蒸汽机研究所将会在书院的铁路上进行蒸汽机车的第二次试验,欢迎大家前往观看!
最后,我给大家三个提问的机会,询问关于蒸汽机的问题。”
在场的有一堆是朝中大佬,李宽没想着要在台上长篇大论。
“楚王殿下,请问观狮山书院真的会修建作坊城到长安城明德门的铁路吗?”
李宽的话刚刚落地,郑海就先站了起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