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3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4/2214


不过高的也有限。
炒菜在长安城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御膳房的那帮厨子,已经能够非常熟练的制作各种炒菜。
哪怕是楚王府中流传出来的九转大肠之类的菜肴,御厨们也都做的像模像样了。
所以一个油焖蝗虫,只不过是花了五分钟的时间,就新鲜出炉了。
这一下,李宽也不先端给李世民,直接自己拿起了筷子,夹了一只油焖蝗虫往嘴里塞。
御厨的天赋,果然非常了得。
李宽只不过简单的提点了一下,做出来的东西就像模像样了。
一旁的李世民看到李宽很享受的吃掉了一只油焖蝗虫,也直接拿起了筷子,夹了一只品尝了起来。
“嗯,这油焖蝗虫的美味,还真是跟油焖大虾有几分相似之处。不过,朕觉得油炸蝗虫也好,油焖蝗虫也好,还是那白灼蝗虫,听起来都让人感到有点膈应。不如改个名字叫做油炸飞虾、油焖飞虾和白灼飞虾,众位爱卿觉得如何?”
“陛下这个提议实在是太好了!”
“简单的改了个名字,就让这些菜变得美味可口了。”
“改的还真是好啊,微臣就觉得之前的名字怪怪的,陛下这么一提议,感觉立马就不同了。”
……
谁说大佬就不拍马屁的?
拖出来,看我不打死他!
李宽很是无语的看着一般朝中重臣,在那里拍马屁。
你们闪开,让我来!
第1108章
大家都来抓飞虾
“陛下,这白灼飞虾,一定要沾一点酱料,那样最好吃。为了去掉飞虾身上的一丝腥味,这酱料里头专门放了姜末、蒜蓉和茱萸,再加上一点陈醋和酱油,味道应该非常特别。”
油焖飞虾制作完毕最后,压轴的就是白灼飞虾了。
这道蝗虫菜式,才是普通百姓最有可能食用,门槛最低的。
所以不管是李世民还是长孙无忌等人,都对这道菜很看重。
“跟海虾比起来,稍微少了那么几分韧性,但是软糯的口感,倒也非常独特。特别还是那茱萸,简直就是起到了黄龙点睛的作用,让白灼飞虾一下子变得美味了起来。”
这一次,李世民倒是慢条斯理的品尝了起来。
因为刚刚油炸飞虾和油焖飞虾吃的有点多,肚子已经有点装不下了。
“茱萸的辣味,会刺激味觉,让人的胃口变得更好。不过,如果把茱萸换成辣椒,口感会更好,可惜的是微臣地里面的辣椒,目前都还在生长,要不然抓一把剁碎了制作成辣椒酱,不管用来下饭还是蘸酱,味道都是非常不错。”
在接连见识了蝗虫的三种吃饭之后,李世民的心情彻底的放轻松了。
大唐如今不缺粮食,哪怕是关中受到蝗虫的影响,粮食产量大减,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但是,一旦有心人利用百姓对蝗灾的恐惧心理,挑起一些事端的话,那样会有什么结果,就真的很难说了。
如今李宽的三道菜肴,算是彻底的打消了大家对蝗虫的担忧。
再加上楚王府的各个铺子又愿意一一文钱的高价收购蝗虫,大家还有什么好怕的?
指不定蝗虫飞到长安城外的时候,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在忙着抢着抓蝗虫呢。
甭管是鲤鱼还是生蚝,亦或是蝗虫还是鳄鱼,但凡是变成了大唐百姓们的盘中餐,就不用特别的担心会有数量太多、泛滥成灾的情况出现了。
“宽儿,接下来的几天,你觉得要怎么样才能最快速度的让百姓们都知道如何制作蝗虫宴呢?趁着蝗灾的信息还没有完全扩散开来,我们直接把百姓们对蝗灾的恐惧消除,那么这一场蝗灾,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确认清楚了三道蝗虫菜肴真的非常好吃,李世民开始考虑起下一步的安排。
刚才李宽说的三个手段,第一个完全是面向未来的,可以等这场蝗灾过去之后再来安排。
至于第二个事情,则是需要等到蝗虫接近长安城的时候才比较适合行动,因为大部分的鸡鸭养殖,都在长安城周边。
总不能赶着一大群鸡鸭去到变得州县吃蝗虫吧?
两只脚的畜生,移动速度怎么可能比得上两只翅膀的蝗虫?
“这个也简单,朝廷安排人撰写几篇文章,作为长安城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来刊登,与此同时,要求各个青楼酒肆之中的说书人,全部都以如何吃蝗虫为主题来讲解说书内容,让他们成为大唐百姓的科普员。
当然了,说的再多也没有亲眼看见来的有说服力,微臣觉得趁着这个机会,可以在长安城的许多地方设置一个大排档,主打蝗虫宴和烧烤,想来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能让尽可能多的百姓有机会见识油炸飞虾的美味。”
李宽进颐和园之前,就已经提前猜测到了今天的主题。
如今李世民不管是有什么问话,他答起来都是头头是道的。
“好,长安城这边,可以这么安排,想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但是已经爆发了蝗灾的几个县,要怎么办呢?”
李世民现在对李宽可是信心十足。
美味的蝗虫宴,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这个也很简单,微臣出宫之后,立马就安排人去那些县收购蝗虫,长安城的各个商家也都可以去这些地方收购蝗虫,然后转卖给楚王府的铺子。那些百姓原本惶恐不安的心,在看到抓蝗虫可以卖钱的场景时,立马就会变得激动起来。
到时候,全民抓蝗虫的场景,一定会在这些地方兴起来。如果可以扶持一两个典型人物出来,让大家看到蝗灾的时候,依靠抓蝗虫也能发家致富,那么百姓们对蝗虫的畏惧心理就会进一步的下降。
到时候指不定一些抓蝗虫的高手,恨不得天天都是蝗灾呢。”
李宽虽然没有亲眼见识过蝗灾来临时候的场面,但是铺天盖地的蝗虫降临在地面的时候,如果去抓蝗虫,那简直就是一把一把的往筐里面装。
运气好的,一天抓个几百斤,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如果一家老小全部动员起来,甚至一天就可以抓个一两千斤的蝗虫。
哪怕是晒干了,也还有好几百斤。
那可就是好几百文钱啊。
这绝对比大部分百姓一个月的全家收入都要高。
要是持续那么个几天,许多百姓就要发家致富了。
地里面损失的那些稻谷,立马就变得不那么心疼了。
养殖鸡鸭需要耗费粮食,如今这蝗虫吃了稻苗,就当是养殖蝗虫的花费了。
“好!如果宽儿你能在半个月内平息关中的蝗灾,那么朕必定重重有赏!长安城中,各个衙门的人员,这段时间你都可以调用,任何人要是敢不服从安排,你可以直接来找朕。”
李世民看到李宽胸有成竹的模样,立马就把应对蝗灾的事情交给了他。
一事不劳二主!
既然应对蝗灾的方案是李宽提出来的,那么如何落实提案,自然最好也让李宽去搞了。
李世民就可以在一旁淡定的看着李宽是如何对付让人头疼的蝗灾的。
“微臣遵旨!”
虽然李宽心中其实不大想去接这个活,但是眼下没有人比自己更加的合适,他也就只好勉为其难的同意了。
怎么说李世民这一次也算是下了血本支持李宽了,长安城中的各个衙门,这段时间他李宽都可以调动。
这个权利,绝对大到没有边。
要是李宽趁着这个时间段做出什么大事出来,还真有可能成功呢。
……
渭南县,常家村。
常宏建满面愁容的坐在自家地里头。
放眼望去,可谓是满目疮痍。
已经到了稻子抽穗的时间了,原本差不多可以坐等丰收的到来。
可是,昨天突如其来的蝗虫,把这一切都毁掉了。
虽然蝗虫刚刚来临的时候,还达不到铺天盖地的那种场景,但是数量却是绝对怎么数也数不过来。
刚开始的时候,常宏建还挣扎了一下,拼命的去到地里,把一只又一只的蝗虫给捏死。
但是,他的两只手哪里抓的过来?
眼看着一阵“淅淅索索”之后,自家的稻田,就变得光秃秃的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4/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