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3/2214


虽然理论上,船队是属于东太平洋公司旗下的,不能说是完全属于楚王府了。
毕竟,东太平洋公司有差不多一半的股份都在外面呢。
但是没有任何人觉得李宽把这些辣椒搬走,有什么不合适的。
没办法,这年头,你要公私分的那么清楚,可没有那么容易。
李宽能够把船队带回来的狗头金和银块全部挂在东太平洋公司的账上,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当然了,李宽也不是那种沾其他小股东便宜的人,象征性的还是会给点钱的。
“没问题!我现在就安排!”
来福这几年已经渐渐的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为人非常低调,只是在楚王府中协助程静雯和武媚娘管理一些内部的事情。
也就是今天这个场合实在是太特别了,他才会跟着一起过来。
“王爷,有了这些辣椒,您之前说的麻辣火锅是不是就可以有了?”
晴儿是个小吃货,一心念念不忘李宽曾经提过的麻辣火锅。
“这可不仅可以制作麻辣火锅,还有酸菜鱼什么的,可以做的菜式多去了。你等着,到时候长安城里肯定会兴起另外一股饮食风潮。”
李宽可是知道辣党的规模有多么庞大。
哪怕大唐现在没有人喜欢吃辣,一旦自己搞出来的那些辣菜流传出去,立马就会吸粉无数,给新式菜肴提供广大的市场空间。
农户们在水田里种植水稻的时候养殖的草鱼和鲫鱼,将来的价格肯定会迎来一波上涨。
“王爷,除了这些植物,我们还在美洲发现了一些很特别的动物,其中一种长得很像是骆驼的羊,我们叫他驼羊,现在就养在希望港,充当驴子使用。
另外,旁边那艘船上还有一只体型巨大的象龟,我准备送到万兽园里面供人观赏。”
李义协的嘴巴基本上就没有停止过,不断的给李宽介绍着各种情况。
“没问题,就按照你说的去办!这船上的事情忙完之后,你就赶紧回一趟家吧,这么久没有回家,估计你阿耶和阿娘都想你想坏了。”
李宽一会还要去颐和园让李世民见识一些土豆的魅力,所以确认完毕辣椒真的带回来之后,便准备撤退了。
……
颐和园中,李宽亲自指挥着御膳房的厨子制作菜肴。
土豆焖排骨!
蒜蓉炒土豆丝!
干煸土豆片!
炸土豆丝!
土豆饼!
烤土豆!
土豆炖鸡块!
红烧土豆!
御膳房的厨子虽然是第一次制作这些菜肴,但是这些都属于家常菜的范畴,没有什么难度。
只不过是半个小时的时间,这些菜肴就全部准备好了。
“宽儿,朕可是连吃午饭的时间都给推迟了,为的就是你的土豆大餐,你可别让大家失望哦。”
李世民今天把房玄龄等一帮大臣都留在了身边,准备让他们跟自己一起品尝这个来自美洲的土豆,到底好吃不好吃。
所谓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土豆到底是不是像李宽说的那么好,大家先尝尝就知道了。
“陛下,这些菜肴看上去都很普通,但是味道绝对不差。关键是做起来很简单,非常适合大规模的推广。您先尝一尝这土豆炖排骨?”
虽然菜不是李宽亲手做的,但是他对御膳房的厨子还是很有信心的。
“好!那我就先开开荤了!”
李世民不客气的拿起了筷子,夹起了一块土豆放入口中。
“细嫩稠滑,跟山药的味道有那么几分相似之处;虽然谈不上什么人间美味,但是味道确实算是不错。”
李世民吃完一口之后,给出了一个中肯的评价。
事实上,李宽就没有指望大家吃到这个土豆的时候,全部面露惊讶,纷纷赞美。
这不现实啊。
毕竟,土豆就是土豆,你不可能做的比那些山珍海味还要好吃。
李宽让大家见识土豆的魅力,也不是让大家要把土豆吃出山珍海味的感觉来;而是要让大家感受到土豆不管如何做,都能够成为一种平均水平之上的菜肴。
并且,还可以充当主食来吃,这就足够了。
“确实像是陛下说的一样,味道还算不错,不比莱菔和菘菜之类的差。”
房玄龄品尝了一口之后,也附和着说道。
李世民开了头,其他大臣自然也就不客气了,纷纷品尝了起来。
“宽儿,这土豆既然已经从美洲搞回来了,那今后的安排,你是怎么考虑的?”
顺顺利利的吃完了午饭之后,李世民将话题转移到了土豆的后续安排上面。
这算是朝廷在今后一两年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毕竟,不管是哪个年代,都不会嫌弃粮食太多的。
“陛下,微臣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就当是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李宽也放下了筷子,准备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跟大家好好的宣传一下。
第1006章
镇北道
土豆可不可以吃,好不好吃,这个很简单就可以确认,谁也不会有太大的疑问。
但是土豆的产量到底如何,土豆的种植麻烦不麻烦,土豆适合在哪里种植,这些土豆种子要怎么分配,这肯定就会有争议了。
“还抛砖引玉!那你抛吧!”
李世民看到李宽这个表情,就知道这个家伙肯定是有什么想法了。
而长孙无忌则是一下就提高了心中的警惕级别,想要看看李宽要搞什么幺蛾子出来。
至于房玄龄和萧瑀等人,则是好奇的看着李宽。
刚刚他们已经尝试了土豆的味道,虽然谈不上是人间美味,但是口感不错的评价却不算夸张。
这么一个东西,如果产量真的很大,很适合大规模推广的话,那么意义还是非常不凡的。
“土豆作为一种适应性非常广,产量非常高的新型农作物,未来几年内的经济价值是非常高的;对于朝廷来说,不仅要尽可能的扩大土豆的种植规模,更要在扩大的过程中,为朝廷的一些战略服务。”
“楚王殿下,土豆到底适不适合大唐的气候和土壤,到底是不是产量那么巨大,这些都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一味地扩大推广规模,到时候出了问题怎么办?国之大事,切忌操之过急,特别是农业上的事情,一旦出了问题,是会出大事的。”
李宽的话刚刚说完,长孙无忌就出言打断。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无忌说的很有道理,这土豆也许在美洲是一个产量比较高的农作物,但是在大唐是什么情况,我们都不知道。贸然大规模的去推广,风险很大。”
高士廉也在一旁出声赞同长孙无忌的意见。
“按照目前带回来的土豆数量,也就差不多够种植几万亩的土地。长孙司空和高尚书的担忧,我也是理解的。不过我觉得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担忧。今天楚王府把这几万亩的土豆都给种了,产量怎么样,是否适合大唐的气候和土壤,就一清二楚了。
这个时候,土豆的种子也够多,明年就可以立马推广上百万亩的土地种植土豆。这个时候,才需要考虑我刚才提到的如何为朝廷战略服务的事情了。”
李宽这话一出,李世民听了忍不住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李宽说的大规模推广也好,如何为朝廷的战略考虑也好,其实都不是现在立马需要面对的事情。
只不过朝廷做事,肯定要事前想好未来的规划,所以才在今天就进行讨论。
毕竟,等到今年下半年,土豆丰收之后,就立马需要开始执行这些规划了。
甚至在这个之前,就可以去开始执行一些东西了。
“宽儿你还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就接着说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