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2214


就倭国现在的工业水平,估计连春秋战国时期的都还不如;整个倭国还刚刚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也难怪历史上他们会在今后的几百年不断的派出遣唐使,为的就是学习中原先进的政体、文化、技术等内容。
后世大家在倭国看到的和服、茶道等东西,起源都是在大唐。
“以大米作为货币的话,那么就意味着难波津有大量的大米库存了?”
李宽突然觉得,如果回去的时候没什么可带的话,带上一船大米也是可以考虑的;甚至今后完全可以考虑加大倭国大米的贸易。
“难波津是倭国最大的港口,大米的存储量和流动量应该是仅次于奈良的。楚王殿下如果需要大米的话,小人也可以帮忙准备。”
“怎么,你想跟本王做生意?”这个时候,李宽要是再看不出三太郎的打算,那就太给穿越者丢人了。
“愿意为楚王殿下效劳,整个难波津的情况小人都非常熟悉,哪家的东西好,哪家想要买什么,小人都清楚,王爷要是肯赏脸给一口饭吃,绝对不会后悔。”
三太郎一个磕头,跪在了李宽的面前。
“玄策,东海渔业今后在难波津需要有一个据点,这三太郎的联络,就交给你来安排了。”
后世的上海滩,有各种各样替洋人干活的买办,李宽现在来到倭国,也一样需要熟悉当地情况的倭国人替自己做事。
只要大唐一直强盛,三太郎一个小小的商人根本就不可能有胆子坑自己。
“王管事,瓷器拿过来。”这个时候,杨七娃也抱着一个包裹回来了。
“三太郎,喏,这就是大唐的瓷器,你看看作价几何?”
王玄策从包裹里取出两件瓷器,轻轻的放在了铺子柜台上。
这些瓷器是从登州府临时收购的,质量说不上多好,也算不得多坏;在大唐,小富人家都是用得起的。
“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三太郎小心翼翼的拿起一个瓷瓶观摩着,“这瓷器在难波津,一年也没有几次能够见到呢。”
大唐这个时候和倭国没有贸易往来,和高句丽、新罗百济也几乎没有往来,所以瓷器在倭国还是一个非常稀缺的玩意。
“你就说你愿意花多少代价换吧。”李宽不想为了两个普通的瓷器在那里浪费时间。
“楚王殿下,小人愿意用等重的银子换!”
“什么?”李宽眉头一皱,以后自己听错了。
“王爷,这……这用等重的银子换算是很厚道的价格了,小人绝对没有占您的便宜。”
李宽:……
王玄策:……
第154章
苏我虾夷
从三太郎的铺子里出来,李宽和王玄策等人都没有再逛下去的想法了,还是赶紧回码头看看那几船的货吧。
等重的银子换瓷器!
这要是长安城有哪家瓷器铺子敢这么卖东西,要么卖的就是不能贩卖的贡品,要么就是在坑人。
但是在难波津,大家眼中普普通通的瓷器,居然卖出了贡品的价格。
倭国人这是人傻钱多速来啊。
“王爷,我觉得造船厂可以扩大规模,多建造几艘飞剪船,这船速度快,非常适合运货。”
王玄策难掩心中的激动。
大家虽然都不差钱,但是没见过这样挣钱的。
长见识了啊。
“王爷,码头那块地,我觉得等船队离开倭国的时候,我带着一些护卫留在那里,再让三太郎帮忙雇佣一些倭人帮忙修建一些建筑和围墙,作为我们长期的据点。”
程处默今天也算是开眼了。
“刚才那铺子里有不少铜器,看来倭国应该是不缺铜的,船队回去的时候可以考虑运输铜锭,正好缓解朝廷的铜钱慌。”
尉迟环的脑子在那三个家伙里面是最灵光的,一下就想到了一个不错的主意。
“要我说,直接找到倭国人的金矿铜矿银矿,派遣一队人马,直接占领了。”房遗爱觉得大家想的都太复杂了,不如干脆点。
李宽:“行了,这些事情回头再说,反正我们也不是这两天就离开倭国。”
……
第二天,为了在天黑前赶到奈良,天还蒙蒙亮,李宽一行人就出发了。
初秋的倭国清晨,到处都笼罩着一层白蒙蒙的雾气,偶尔一两座山头从雾里面冒出来,倒是凭空多了点人间仙境的感觉。
“楚王殿下,今天到了奈良,寒舍已经准备薄酒,请您屈尊下榻。”
九条信一很清楚李宽在大唐的地位,也深知程处默等人的背景,自然是极力的抱紧大腿。
“那就打扰九条君了。”
人生地不熟的,李宽自然也乐意去到一个相对熟悉的人家去住宿。
九条一边跟李宽等人说着倭国的风土人情,一边不断的暗示跟九条家合作,他会充分保证大唐的利益,他会是大唐在倭国朝堂的合格代言人。
这个时代的倭国也好,大唐也好,老百姓的国家概念其实不是很强。
新罗、百济和倭国这种才开始受到儒家、佛教影响的国家就更是如此了。
对于九条信一来说,他最关心的永远是九条家能否变得繁荣昌盛;如果这个代价是损失倭国的利益,那就损失去吧,没有人会在乎。
其他家族也都差不多,更不用说,倭国现在是权臣苏我虾夷说了算,下面的其他贵族对他的忠诚度就更加低了。
如果是和新罗、百济这样的小国家合作,大家的顾虑可能会很多,步子不敢迈的那么大,但是跟大唐合作就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年代的大唐,绝对是倭国需要仰望的存在。
……
长安城。
“老爷,有二郎的消息了吗?”
房玄龄刚刚回府,夫人卢氏就皱着眉头过来打听房遗爱的消息。
“夫人,二郎和楚王殿下在一起,请莫要担心。”
“老爷,为何我听说二郎跟着楚王殿下去了倭国?是真的吗?”
房玄龄心里咯噔一声响,谁那么多事?
二十来年的夫妻了,卢氏看到房玄龄这个表情,立马就明白传言是真的了。
“房乔,当初我怎么说来着?让你去把遗爱从登州府叫回来,你偏偏不听。然后好端端的一个人,却是出海去打鱼了,打鱼没有危险吗?打鱼是一个宰相公子做的事情吗?现在更是好了,直接跑去倭国了,倭国那等蛮夷之地,隔着大唐不知道多远,这……这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你让我怎么活啊?”
卢氏说完,眼泪就哗啦哗啦的开始流了。
房玄龄一向是惧内,被卢氏一顿反问,整个人一点宰相的气势也没有,只得好言好语的哄着,同时心里也在不断的埋怨李宽不靠谱。
……
五合居。
“长孙兄,我这有一个好消息,你一定很感兴趣。”
郑海坐在长孙冲对面,脸上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
“郑兄,这段时间陛下赐婚,我忙这忙那的都有点消息比闭塞了。怎么,有什么好事?”
长孙冲满面春风,今年李世民刚提拔他为宗正少卿,又把长乐公主李丽质赐婚给他,谓之亲上加亲,可谓是好事不断。
要是李宽在长安,肯定会想办法反对这么婚事。
表兄妹结婚?
长孙皇后这是只信任自家侄子吗?
李丽质这么贤惠的一个人,让长孙冲这只猪给拱了,怎么想怎么不舒服。
“长孙兄,那个李宽跟着倭国遣唐使出海了。”
“出海,那李宽在登州搞出东海渔业,不是时常出海吗?”
长孙冲一时没有反映过来。
“不一样,这次是去倭国啊!嘿嘿,我打听过了,去倭国少则十几天,多则一个月,这段时间里,但凡是发生什么意外,那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